A.0.1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c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试验取样应根据地层岩性变化及岩体分级单元进行布置,并能反映拟分级岩体的坚硬程度及其变化规律。
2 标准试件为圆柱形,可用钻孔岩心或在坑探槽中采取岩块加工制成。试件直径宜为48mm~54mm,并应大于岩石最大颗粒直径的10倍。试件高度与直径之比宜为2.0~2.5。
3 试件加工精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1)试件两端面不平行度误差不应大于0.05mm;
2)沿试件高度、直径的误差不应大于0.3mm;
3)端面应垂直于试件轴线,最大偏差不应大于0.25°。
4 可采用自由吸水法或强制饱和法使试件吸水饱和。对软岩或极软岩,试件应采取保护措施。
5 试验时,试件应置于试验机承压板中心,试件两端面应与试验机上下压板接触均匀。应以每秒0.5MPa~1.0MPa的速率加载直至破坏。应根据破坏载荷及试件截面面积计算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6 每组试件数量不应少于3个。
A.0.2 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的测试,其试件尺寸应符合下列规定:
1)径向岩心加载试验,岩心直径宜为30mm~70mm,长度应为试件直径的1.4倍;
2)岩心轴向加载试验,岩心直径宜为30mm~70mm,长度为试件直径的0.5倍~1.0倍;
3)方块体试件或不规则块体试件,试件的最短边长宜为30mm~80mm,加荷点间距D与通过两加载点的最小截面平均宽度W之比宜为0.5~1.0,且加载点至自由端的距离L应大于0.5D。
2 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测试过程中,沿加载点间的距离量测允许偏差应为±2%。岩心轴向试验中的试件纵截面宽度W、方块体试件及不规则块体试件的通过两加载点的最小截面平均宽度W,其量测允许偏差应为±5%。
3 试验时应连续均匀加载,使试件控制在10s~60s内破坏。当破坏面贯穿整个试件,并通过两加载点时,试验结果方应有效。
4 未经修正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Is——未经修正的点荷载强度指数(MPa);
P——破坏载荷(N);
De——等价岩心直径(mm)。
岩心径向加载、岩心轴向加载、方块体及不规则块体加载试验,其等效岩心直径De应分别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D——加载点间的距离(mm);
A——通过两加载点的最小截面积(mm2);
W——通过两加载点的最小截面平均宽度(mm)。
5 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应换算成直径为50mm的标准试件的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Is(50)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Kd——尺寸效应修正系数;
m——修正指数,可取0.40~0.45,也可根据同类岩石的实测资料,通过在对数坐标图上绘制不同等效直径的P~D2c关系图,并用作图法确定。
6 点荷载强度指数测试,同组试验岩样数量不应少于10个。试验成果应为舍去最大、最小测试值后的算术平均值。
7 点荷载测试不适用于砾岩和Rc不大于5MPa的极软岩。
相关资料推荐:
知识点:Rc、Is(50)测试的规定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4人已点赞
分享
岩土工程
返回版块1.59 万条内容 · 37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岩体基本质量级别该怎么确定?4.1.1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应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两者相结合,并应按表4.1.1确定。 表4.1.1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4.1.2 当根据基本质量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确定的级别不一致时,应通过对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的综合分析,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级别。当两者的级别划分相差达1级及以上时,应进一步补充测试。4.1.3 各基本质量级别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可按本标准表D.0.1确定。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参数,可根据其两侧岩石的坚硬程度和结构面结合程度,按本标准表D.0.2确定。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