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环保大厅 \ 好项目没留住,差项目留下来!东方园林危废并购为何失败?

好项目没留住,差项目留下来!东方园林危废并购为何失败?

发布于:2022-08-26 09:09:26 来自:环保工程/环保大厅 [复制转发]
  
导读      

并购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手段,是资本运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并购既可以加快主业发展步伐,也可以带动公司成功转型。


我们研究并购,要想更加清楚看到全貌,就要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用系统的思维,从一个较长的周期去看,以避免陷入项目细节的纠缠之中。并购本质上是服务于战略发展,一城一地的得失并不重要。


东方园林主业是水环境工程项目,具有一定周期性,公司希望通过增加新业务来对冲行业周期。经过研判,最终决定切入危险废弃物处理行业。公司一方面自建项目,一方面大举收购,共同推进。一晃近7年的时间,虽然其结果未达预期,但过程中许多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是研究企业通过并购进行转型的样板教材。

  

欢迎大家对文章内容提出指正意见,留言探讨,寻找底层规律,带动行业发展。


1      

     
为什么要转型    

东方园林在2015年进入PPP(政府民营合作项目)行业,实践中公司发现了整个行业有一个特征,就是融资相对容易。公司可以通过项目出表,进行融资,并快速扩张。而扩张的前期现金流反而会出现富余,原因主要是融资后投资前的时间差,多个项目会拉长这个时间差。

  

公司也意识到这种商业模式最大的问题就是不可持续,因此想利用短期的资金窗口期,进行新的产业布局,以对冲PPP行业带来的资金风险。PPP大体上有三个阶段,投资(融资)期,建设期,运营期。投资期因为融资现金流是正的,建设期逐步消耗现金流,而运营期现金流则长期回暖。



从战略上讲,公司需要利用前期的短期资金富余,寻找到一个需要规模投资,并且能够迅速形成正向现金流业务的业务。


而恰巧危废就是这样一个行业。2015年,危废处理供不应求,产能跟不上需求。短期利润高,现金流好,同时有一定的资质门槛。如果公司能够用3年的时间切入行业,5年的时间形成规模,恰好可以弥补PPP项目出现的资金缺口期,使其平稳过渡,迎来的新的发展。


公司如果自建项目,则需要至少2-3年才能达产,而收购项目则可以压缩时间,从这个角度看,通过收购项目完成战略布局是必然的选择。  


公司如果能够按期完成战略目标,在2020年左右可以实现30-50亿的利润,则可以通过融资带来200-300亿左右的现金,而主业恰恰是缺乏200-300亿的现金。如果执行到位,可能就会避免出现今天的资金危机出现。


在2015年就选择进入危废行业,算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的选择。这需要对自身业务,新行业的发展有清晰的认识,同时需要把两者统一结合起来考虑,体现极强的战略思维。


2018年5月,公司在投资者交流会上,宣布了如下目标。


2018年公司危废利润至少2-3亿,扣除集团管理费用等开支后约1亿。2019年利润预计5-10亿,扣掉集团费用后至少5-8亿,我是偏保守的,好一点可能会到7-8亿以上。某某总设定目标1000万吨,低于700万吨可能性不大,平均下来一年稳定利润50亿以上是必然的。


公司设定的总目标是实现1,000万吨资质,17、18年是拓展年,18、19是建设年,20、21年是达产年。

2      

     
并购转型的过程与结果    

制定战略后,公司通过一系列的投资收购,进军危废行业。



3年左右的时间,公司累计投资12个项目,金额达30多亿。但几个大项目都因各种原因,收购后又出售了。在手的几个项目业绩也一般,未达预期。公司年报显示,最近几年公司的固废收入只有3亿左右,与50亿利润的目标差距甚远。战略并购,效果未达预期。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先看几个重点项目。


1、富阳申能环保


2015年10月,公司收购了富阳申能60%股权,交易金额为14.64亿,形成商誉12.75亿。公司第一个重大收购,就是以近15亿价格收购了富阳申能的60%股权。交易金额大、商誉高,还是现金交易。回过头来看,在当时有无数质疑的声音,公司顶得住压力,稳准狠地完成收购,需要过人的胆识,超强的执行力。从标的公司之后的发展上看,这一笔收购判断十分精准,作为进军危废的第一单重大并购,取得了开门红。


然后令人遗憾的是,公司在2017年6月,将其出售。售价为15.15亿元,算是平价退出,理由是经营理念不合。这个结果令人唏嘘。申能环保后来被另一家上市公司浙富控股收购,整体估值增加到40亿,2021年完成利润4.98亿,累计完成利润超过20亿。


东方园林本可以借着申能,进一步收购另一家更大的关联企业,申联环保,从而完善产业链,获取巨大的利润。然而一步错,步步错,连续错失申能,申联,这两个项目利润超过20亿,本来都应当是东方园林的囊中之物。


从申能后续的发展来看,浙富控股确实支持了申能的发展,实现了原有股东剩余股份的现金退出。同时浙富控股全力支持项目公司发展,带来的大量的增值服务,重视度要远高于东方园林。这样看来,或许也就没那么遗憾了。


这个交易给我们的启迪就是,好的项目也要好的婆家。婆家的真正重视,才能更好地 发挥并购的效应。


2、几个重要项目的买卖


不仅仅是富阳申能项目,公司在其他几个项目的投资上,表现得也可圈可点,但后续却因为资金压力纷纷出售,虽然获得一定的投资收益,但从整体布局而言,则损失巨大。


2018年2月,公司以货币资金22,100万元收购了吴江市太湖工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65%的股权。2018年10月公司子公司东方园林环保集团与上海电气 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以22,230万元的价格转让吴江市太湖工业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65%的股权。


2016年12月,公司以货币资金4,800万元收购了苏州海锋笙环保投资有限公司60%的股权。2018年10月29日,公司子公司东方园林环保集团与上海 电气签订股权转让协议,出让了苏州海锋笙下属全资子公司宁波海锋环保有限公司60%股权,股权转让价格 为4.536亿元。


2019年2月,东方园林将吴中固废80%股权以1.92亿元的价格出售给苏州创元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本次东方园林出售的吴中固废80%股权,是公司在2015年11月以货币资金1.416亿元收购的。


2018年3月,东方园林以2.76亿元现金收购江苏盈天60%股权,2019年1月又将其折价为2.28亿元卖给当时的交易对方常州丹伟。


公司连续出售四个危废项目,获得了一定的财务收益。从这个角度上看,公司投资危废项目恰逢其时,战略和执行都得到了不错的体现。同时说明公司收购的项目的整体流动性较好,单体项目都具备较强的变现能力。


公司在危废上的投资金额不小,损失不大,甚至投资收益还是正的。但后续因为自身主业现金流紧张,不得不出售项目救急,破坏了并购节奏,使整个并购失去了战略支撑,导致最终转型失败。


后续东方园林又以高价4.5亿元收购江苏盈天75%的股权。一进一出,收购成本大幅增加,这也是资金紧张对项目估值带来的负面影响。


3、部分并购项目投资判断出了问题


公司2018年2月,以3.7亿的价格收购深圳洁驰,商誉高达3.3亿。洁驰这个项目在市场上飘了很久,几次收购重组都以失败而告终,标的业绩一路下滑。东方园林逆势收购,令人不解。投 资当年,项目就亏损3400多万,并计提减值准备。之后连续亏损,连续计提减值准备。


我查到一些当年券商的调研报告。项目负责人这样描述。 洁驰2018年利润0.6-0.7亿,东方园林70%的股权,归属东方园林利润大概0.4-0.5亿。2018年产量扩到250套,安装周期3-4个月,如果如期完成,利润增加值1.5亿,归属东方园林1个亿。 同时还做了一系列分析计算。


投资失败原因可能是因为投资判断能力,也可能是因为内部管控问题。东方园林整体的收购质量都一般,其危废的切入时间点很好,执行也很坚决,理应获得更大收益,但受限于投资水平,管控水平,最终战略的领先也被技术管理的问题给侵蚀了。


同样盈天化学的收购,也是业绩高估。投资团队预测: 2018年利润大概是将近3000万左右,到2018年7月30日新增1万吨焚烧,1.09万吨有机溶剂也将于2018年底拿到资质,2019年的利润约4500万(因为增加了50%的产能)。2019年底另外10万吨有机溶剂和3万吨焚烧加上来,工厂利润至少1个亿。


公司当年业绩仅为1300万,后面也没有看到起色。投资判断出现如此重大的偏差,可能是多种原因了。


小结:成功的项目没留住,失败项目留下来。


东方园林除了投资危废项目,还投资了水务、工程等多个项目。因为缺乏战略系统的支持,最终大部分都是以失败告终。这些零散项目的投资金额超过了危废项目,让有限的资金承受了更大的压力,这也是危废产业未能成型的一个原因。

3      

     
战略转型失败的原因    

就整个危废产业转型而言,公司一手抓自建,一手抓收购。收购的执行力上,节奏的把握上,包括大部分项目的判断上,表现尚可。


然而卖掉了最大的一个项目,其他项目受到主业资金链断裂的影响而出售,部分项目受限于投资管控能力出现亏损,几种情况综合导致公司未能实现战略目标。同时自建的项目也是被公司主业资金不足给牵连了。资金跟不上,时间窗口期就错过了,好日子就再也不会回来了。


从复盘角度看,目标未能实现有以下几个原因。


1、战略动机是投机,不是产业深耕。


公司的战略转型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现金流,辅助主业发展,并不是深耕一个产业。这样就会出现战略的盲区,进而忽视产业的内在逻辑。危废产业本质上也是有周期的,前期是供不应求,但很快就会供大于求。对一个产业如果没有10年以上的,跨周期的思考,就会出现短期行为。绝大多数企业投资危废的核心逻辑都是产能不足,要加大产能。这种思路的后果已经出现,就是标的业绩上涨后,高速下滑,这是整个行业周期的问题。


整体看下来的感觉。东方园林并购案例虽然多、危废占比大,但仍然给人一种特别散乱、打法不系统、莽撞行事的感觉,神散形也散。单独案例似乎没有什么太大价值。


战略方向下的系列并购才有意义。并购内容和节奏要有系统规划。并购投资不是投了就结束了,而是要打造一个系统架构,才能接得住,收购后,还得并购来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才能有作用。尽管项目后续受到了资金收紧的影响,但是即使不出售,继续经营下去,也不一定能像高能环境、浙富那样达到预期效果。


2、并购的资金来源是短债,不是权益资金


资金从哪里来,是什么性质的资金对并购而言非常重要。我们知道并购本质上一种长期投资,通过一次性投入,逐步切入行业,再逐步获取利润。因此无论是自建项目,还是收购企业,短期的现金流都是负的,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收回。


从这个角度看,企业的并购资金必须是以权益资金为主,可以适当匹配长期负债。并购后每年的项目收益现金,应该至少能否覆盖到其并购的贷款本息,否则又是短债长投。


如果企业用短线资金进行并购,就会影响并购节奏,带来时间压力,质量就难以保障。同时短线资金对流动性要求很高,一旦出现问题,企业还需要卖掉项目还债,这样就会釜底抽薪,彻底的摧毁长期主义,价值主义,导致投机主义。我们知道产业投资的退出难度很大,周期很长,一旦有了投机想法,有可能出现的结局就是,好的项目平价卖掉,差的砸在手上。短期报表好看一点,但实际上已经摧毁了并购的价值创造基础。


短债长投,同样是东方园林并购失败的核心原因。公司主业的受到了行业的冲击,资金出现了巨大的缺口,更没想到的是自己竟然点了这个导火索。危废业务尚未成型,就受到主业的牵连,拆东墙补西墙了,最终必然两边都没做好。


这种情况的出现,源于公司杠杆放得太大,缺乏冗余。收购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短债,杠杆又太大,导致遇到点风吹草动,很容易崩盘。 表 面看是因为差一点时间,本质上是都是缺乏冗余的投机。


许多公司都会犯同样的错误。


3、快速扩张导致系统能力跟不上。


企业主业高速扩张会带来的各种问题面。一个是骨子里的投机性,大部分高速发展的企业都是抓住几个浪潮,抓住某个机遇发展起来的,本身缺乏磨练,容易继续把投机的行为带到并购之中去,产生巨大危害。二是管理团队的能力跟不上,导致在具体交易管控中出现各种问题。三是资金跟不上,导致战略不能持续。


高速扩张必然导致管理出问题,好的企业一定是控制节奏,让业务等等团队。当企业制定一个高速增长的战略时,不仅仅要考虑业务、资金,还要考虑团队。战略要有冗余度,要考虑各种执行的困难。


东方园林危废这盘棋下得有点大,整体运作能力明显跟不上。这里面包括投资判断能力,综合运营能力,整体把握能力。这些问题都是系统问题,企业很难完美地获得所有能力,尤其是高速扩张的企业。


资金来自短债,战略缺乏长线思考,高速扩张带来负面影响,这些都是东方园林并购失败的内在原因,具体交易的成败很难扭转局面。


他山之石-浙富控股


我们拿浙富控股做个对比。浙富控股是一家民营上市公司,主营业务是水电业务,每年利润1-2亿左右,现金良好。公司是在2017年左右看到了危废业务的机会,开始了公司的转型之路。


公司分两步走,第一步控股股东体外收购。2017年,控股股东以15亿左右的价格入股申联环保,获得约41%的股权,申联环保用这15亿的资金收购了东方园林的富阳申能项目的控股权。申联体量比申能大些,但相互业务相似,具有很大协同。


第二步,上市公司收购。两年后,申联申能两个项目业绩大幅上涨。2019年,上市公司决定以129亿的价格定增收购申联,同时15亿现金收购了富阳申能剩余的40%的股份。


收购后,项目对赌业绩按期完成,上市公司业绩大涨,股价也水涨船高。2021年上市实现收入141亿,利润23亿,90%以上是危废业务贡献,公司市值达到250亿以上,实现了华丽的转型,投资者与控股股东都获得巨额的财富。


同样是转型,选择同样的行业,甚至起步还慢了一些,浙富控股是如何实现后发先至呢?我们发现两者一个本质的差别,就是资金渠道。浙富控股收购的资金来自股东多年的积累和定向增发的权益资金。总体上都是权益资金为主,几乎没有银行杠杆,这种资金来源的稳定,极大的帮助了公司的发展,这也可能是申能改嫁的一个原因。


浙富收购申联申能之后,以危废为主业,不断地扩张发展,实力逐步得到提升。自身主业是水电行业,现金流良好,资金充裕。两者相辅相成,或者说是互不打扰,给危废业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间。


对比东方园林短债长投,主业波动巨大,且投资分散,投机为主,每日游走于钢丝之上,自然很难与稳健的浙富相抗衡。投资如同打仗一样,从长期看,拥有大量资源储备的一方,其优势是碾压式的。



     
     
总结      
     

东方园林通过并购转型进入危废产业,前后历时7年,最终虎头蛇尾,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今天回头再看当时的各种资料,分析和报告,可以更加清晰地理解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殷鉴不远,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虽然危废转型没有成功、但是我们必须对东方园林的行业判断,系统性收购给予肯定。在这两个大原则下,即使出现了各种资金,管控的问题、也并没有造成重大亏损,甚至还有些许收益。脱离这两个大原则,零散性的收购,才是并购失败的最主要原因。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环保大厅

返回版块

4625 条内容 · 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小心四氢呋喃!

2006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发生一起实验室爆炸事故。 一名大学生在使用旋转蒸发仪从偶氮苯中蒸除有机溶剂时发生爆炸,玻璃碎片飞溅到她的脸部和上半身,所幸带了护目镜,但眼睛上方还是被玻璃划伤并缝了针。 据她回忆,她刚调整了底部的烧瓶,然后烧瓶就爆炸了。 爆炸后的照片,圆底烧瓶在水浴锅内爆炸 调查发现,爆炸最可能是由溶剂中的过氧化物污染物引起的。反应中同时使用了四氢呋喃(THF)和二乙醚,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两种溶剂都会形成过氧化物。随后用简单的测试分析了THF瓶中的样品,发现其中含有过量的过氧化物(超过100 mg/L)。旋转蒸发仪蒸发将过氧化物集中在玻璃反应容器的底部,并且容器的任何移动都可能导致现在干燥且对震动敏感的过氧化物晶体爆炸。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