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种驯化应该坚持“既积极又慎重”的原则。在认真分析和选择引种植物的基础上,应进行引种试验,采取少量引种、边引种边试验和中间繁殖到大面积推广的步骤,尽可能避免因引种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
(一)引种材料的选择
(1)明确影响引种植物适应性的主要生态因子
当要引入某一园林植物的种或品种时,要从当地综合生态因子中找到对植物适应性影响主导因子,作为分析适应性的重要依据。如北京早春旱风。
(2)研究引种植物的分布范围
研究准备引种的树种或品种的原产地及分布界限,分许引入对象的适应范围,分析主要农业气候指标,从而估计引种成功的可能性。如纬度、年平均气温。
(3)根据中心产区和引种方向之间的关系进行引种
从植物分布区靠近引种区边缘的区域引种,即“边缘引种”往往较易成功。
(4)根据植物亲缘关系进行引种
亲缘关系相近的园林植物,包括种和品种,在一起生长时,常常表现出想似的适应性,因此可以通过相似的种或品种分析引入品种适应的可能。
(5)从病虫害及灾害频繁的地区引入抗病性类型
(6)尽量引入经过遗传改良的材料
在保证引种成功的前提下,应尽可能地直接利用原产地经过改良的材料,这样才能使引入的植物在经过栽培试验后直接投放到生产中,保证引种的高效性。雙专最优的材料自然品种栽培品种往往是基因型相对纯合或是无性系的材料、而这类材料的适应性往往不及杂合和实生繁殖的材料。
(7)借鉴前人引种的经验教训
(二)调查和登记
(三)检疫
(四)试验
分别进行观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和区域试验、栽培试验。
(五)推广
引种驯化试验往往是在少数科研或教学单位进行的,实践的考验较少。因此,引种驯化试验成功的植物,还必须经过生产栽培和推广应用于城市绿地之后才能使引种试验的成果产生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
(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知识点:引种驯化的步骤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园林植物
返回版块19.38 万条内容 · 293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园林树木引种驯化的原理(一)驯化引种过程中的遗传学原理 (1)反应规范是指同一基因型适应不同环境条件表现出的表型差异。 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由于反应规范的差异,在引种中有不同的表现。 (2)植物群体中不同有性繁殖后代的个体间存在遗传组成上的差异 不同的遗传基础导致了植物适应性的差异,植物种子引入新地区后,利用这种差异来选择适应性较强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