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成都海思科广场

成都海思科广场

发布于:2022-08-23 15:36:23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国际建筑事务所10 Design(Egis集团旗下成员)设计的成都海思科广场项目宣告落成开业,已获得多个头部科技企业入驻。

项目位于成都高新区的新川创新科技园板块。该创新园区由四川省与新加坡联合打造,占地面积达1,034公顷,是为数字新媒体产业打造的一处全新的商业服务社区,入驻企业包括海思科医药集团、OPPO、方正科技以及快手等。

董事总经理夏太白 (Barry Shapiro)分享道:“这座多功能商务园区的总体规划以社交互动为核心。我们想要为所有入驻商户和来往游人打造一个真正兼容并包、以人为本的空间场所。我们在整个项目中融入了一系列彼此交织的公共空间,使整个社区紧密凝聚在一起,也为使用者们创造更多交流的机遇,激发无限的商业潜力。”

设计董事高尼克 (Nick Cordingley) 于2016年带领团队赢得设计竞赛,此后设计董事傅德理 (Scott Findley) 接棒将项目独特的愿景发展落地。 海思科广场地理位置优越,临近地铁站,交通便捷,因此设计从一开始就将其定位为服务周边商业及住宅社区的活力中心。它独具一格,是为创新型和知识密集型企业而打造的项目。

园区内,办公空间及零售休闲设施围绕一条东西向绿色中轴线井然陈列,各功能区则由多层级步行系统串联。建筑群经过精心排布,由西向东逐级攀升 —— 低层商业建筑位于人流更旺盛的西侧,吸引周边客流并将视线聚焦到园区中央;引人瞩目的总部办公塔楼作为城市展示面伫立在主路交汇的东北角;租赁办公楼则高低错落,置于二者之间,形成多元的视觉层次。

为提高园区内的步行体验,所有车道均设置在场地外围。设计将绿色景观引入,充盈整个园区。每幢大楼都设有开放的花园露台,供办公楼用户休憩、交流,场地北侧临街则设有一条宽阔的景观步道,吸引过往游人驻足和游玩,回应成都人对户外生活的热爱。

作为整个项目的标志性建筑,总部大厦由三个逐级退进的体块叠加而成,在南侧形成阶梯式花园露台。为保证建筑的高效使用,大楼平面呈平行四边形,围绕中央核心筒布置办公空间,以最大限度的灵活变化满足总部办公用户及多租户使用的需求,其中还包括为客户打造的新研发中心。

项目的商业零售区同样采用了灵活的楼面设计,以大面积露台兼容不同商业模式并提供更多露天餐饮空间。商铺和餐厅沿中央绿脊而设,与下沉广场和连接天桥相互交织,形成主要的活动枢纽,为内部街区引入客流。

在商业街上方,租赁办公楼采用了多元的楼面设计和建筑配置方案,能够根据不同租户的需求灵活转换,既可以为大型企业提供多层总部空间,也能为初创公司提供共享办公区域。

面积更宽阔的中层办公楼位于项目北侧,而面积较小的低层办公楼则沿项目南侧而建,最大限度地确保了每栋建筑的自然采光,同时将中心街道的风景揽入怀中。多层退让的花园露台也设计在靠南一侧,为员工们提供了额外的休闲空间,同时也为室内办公区域遮挡了灼热的阳光。

建筑外立面设计以蜀绣为灵感,以垂直纹理和交织图案统领整个项目的独特风格。设计团队选择在整体中性沉稳的色调中点缀着跳动的色彩,彰显出项目的现代感并寓意其蕴藏的无限活力。高性能的幕墙系统采用了低辐射玻璃,配合一系列纵向百叶,采用被动式设计为建筑进行遮阳节能并防止室内的眩光效果。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濮公山地质(石灰矿)博物馆

濮公山位于河南信阳境内,相传唐朝时濮濮道人隐居此山,采药炼丹,悬壶济世,其德行为万民所景仰,故被人们称为濮公山。文献记载,昔日濮山古树高藤、松翼排空,远望莽莽苍苍,雾生紫岚;近听鸟语虫啾,溪水潺潺。濮公山是一座石灰岩山,近几十年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为濮公山带来了巨大的商机,为了烧制石灰,当地建造了上百座小石灰窑,曾经郁郁葱葱的濮公山变成了狰狞的“狼牙山”。但这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不可持续,在国家严格的环保政策出台后,石灰窑全面停产,这里成为了废弃的石灰矿遗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