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网 、商讯、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国际中建海龙
装配式建筑4.0时代的先行探索
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发展智能建造,推广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和钢结构住宅,建设低碳城市。随着装配式建筑的规模扩大,最终将会形成新的市场推动力。
作为装配式建筑4.0时代的领军者,截至目前,中国建筑国际中建海龙已在中国大陆完成超过200个装配式项目的设计工作,建筑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涉及公营房屋、公租房项目、房地产项目、公共建筑、隧道桥梁等多个领域。兼具质量、效率、成本、环保等优势的绿色装配式建筑不仅是对建筑业的重新定义,更是基于央企社会责任的考量。未来中国建筑国际还会不断探索,以全产业链技术优势,打造一体化建造新模式,为大家带来更多惊叹。
入装配式4.0时代的核心技术——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块化集成建筑)建造技术。由于“快建房建好房”的突出特点,MiC建造技术近年来为香港建筑业熟知。中国建筑国际多次运用MiC建造技术承建中央援港防疫项目: 2021年,历时120天设计建造完成全球首家全MiC负压隔离病房传染病医院——北大屿山医院香港感染控制中心;2022年,历时122天完成两处香港永久社区隔离治疗设施,提供了逾2万张隔离床位。
7层酒店样板楼
12天拔地而起
近日, 在中建集团旗下中国建筑国际中建海龙珠海基地一座满足永久性建筑物标准的7层酒店样板楼,在12天内拔地而起。 这是新一轮疫情下中国建筑国际响应国际健康驿站建设号召的先行先试,也是 在MiC技术探索中又一次重大实战突破 。
72小时完成基础工程浇筑
和128个MiC单元生产
90小时完成所有箱体吊装
12天实现样板楼封顶
该项目开创了同类建筑
高标准建设最快纪录!
工厂化
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样板楼的建设引入了新型装配式工厂的自动化生产,所有部品部件均采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一体化装修完成。
如此一来,传统建造过程中约80%的现场工序被前移至自动化智能工厂进行,不仅大幅降低了施工安全风险和现场用工量,同时建筑精度和质量也得到有效提升。而在建筑现场,工人只需对部品部件进行简单组装来完成全部建设,真正实现了像“造汽车”一样造房子。
值得一提的是,该样板楼装配率高达95%,达到国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7)最高级——AAA级标准。
作为住宅类建筑,厕所工程是难点。为破解这一难题,建设团队选择在工厂完成卫生间全部部件的制作和基础安装工作(如墙板、底盆等),再将其运往施工现场,待箱体吊装完毕后进行卫生间剩余部件的安装。
数字化
为建筑“智造”全新DNA
工厂化生产离不开数字化技术的应用与加持。样板楼的建设还运用了基于BIM-MES系统的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信息化管理技术,从设计端到生产端,包括设备和供应链体系已全部打通。
通过数字化管理,可随时查阅每个构件从设计端到生产端的信息。在进度管理上,整个产能是否可支撑订单需求,还差多少,是否饱和等信息也会清晰呈现。
在产品质量管控方面,则做到了生产、建造流程可追溯,在使用阶段如果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追溯故障源头。
数字化技术的引入能更精准地指导自动化生产、更严格地开展质量检验、更高效地进行全方位管控,为建筑项目“智造”出新的DNA。
低碳化
引领绿色建筑新时代
MiC产品的建造方式不仅有助于建筑行业提质增效,也十分符合绿色发展建造理念。据测算,该样板楼在建设过程中减少了25%的材料浪费、70%的建筑垃圾和55%的能源消耗,现场噪音、粉尘等污染也显著降低,绿色节能优势体现得尤为明显。
同时,由于具备可拆卸重复使用的特性,一些采用MiC模式临时建设的特定应急项目在使用周期结束后,相关单元可拆卸运送至其它地方,组装成新的应急设施,构件二次使用率可达90%以上,有效避免了建筑材料浪费,也能快速恢复土地的循环利用。
全国首个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MiC项目
预计可提供2740套房源
近日, 国内首个高度近100米的模块化保障住房项目在深圳市龙华区开工建设。 该项目由深圳市人才安居集团有限公司规划建设,由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设计建造,旗下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筑单元的智慧化设计生产。
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华区樟坑径地块,规划建造5栋28层、99.7米高的人才保障房,总建筑面积为15.8万平方米,预计提供2740套房屋。
深圳龙华樟坑径地块项目效果图
人才安居工程是深圳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重要抓手。自2016年成立以来,深圳人才安居集团一直致力于持续提供优质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为新市民、青年人提供“高品质、有温度、可负担”的安居之所。
在龙华樟坑径地块项目中,深圳人才安居集团大力引入装配式4.0时代的核心技术——MiC(Modular Integrated Construction,模块化集成建筑)建造技术。
中央援港启德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现场
作为国内首个高度近100米的混凝土模块化集成建筑,该项目花费工期不到一年。若按照常规建造方式,完成时间需两到三年。
同时,MiC建造技术在此次项目中突破了混凝土模块技术只能用于中低层抗震结构的瓶颈,采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与连梁+混凝土MIC快建技术,在抗震、隔音、防火、防潮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该项目实现了标准化立体模具批量生产,装修也可一次性在工厂完成。
此外,数字化、智能化贯穿项目建设全过程。 该项目将成为全国首个全生命周期数字化交付MiC项目, 全流程融合智慧设计、智慧生产、智慧物流及智慧运维等高新技术,为国内保障性住房建造提供了现代化和智慧化样板。
中国建筑国际执行董事、行政总裁张海鹏表示:“集团将创新运用在模块化建筑领域的整套先进技术,全力将项目打造成全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示范工程、形象工程和品牌工程。
中建海龙珠海生产基地
通过MiC建造技术 , 龙华樟坑径地块项目也将成为绿色示范工程:单位面积建筑废弃物产生量不高于150吨/万平方米,相比传统建造模式减少75%以上;材料损耗相对传统建造模式减少约25%;碳排放强度相对基准建筑减排率25%以上;污水排放100%达标;能耗相对国家标准减少30%以上。
“在践行‘快建房、建好房’使命的同时,希望该项目为国家‘双碳’战略、全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深圳人才安居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赵宏伟说。
此外,深圳人才安居集团与中国建筑国际创新开展“共建+共创”特色党建工作,全面落实龙华项目的绿色建造和智慧建造,全力打造全国新型建筑工业化的样本工程。
国内首个双电梯井道MiC技术成功交付
5月31日,深圳中学泥岗校区学生宿舍新增电梯一号楼交付暨启动仪式举行。该项目由中建海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海龙”)及中海建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海建筑”)承担设计、生产及施工任务,为深圳市重点新型建筑工业化课题试点项目,是国内首次采用双电梯井道MiC技术的高层建筑产品。
“新增电梯”项目是在原有的四栋高层学生宿舍中加建电梯。每栋宿舍楼增设两台电梯,共增加了八台1.6T电梯。建筑面积约2100平方米,主体采用MiC模块化集成建筑技术。
项目使用了 108个MiC模块单元,实现了工厂100%自动化流水线生产, 集成电梯轨道、梯门与装饰装修。在MiC模块单元生产过程中,还应用了智慧工厂管理平台,可以实现自动化排产、生产进度可视化、二维码追溯质检等全链条数字管理。
据中建海龙及中海建筑董事长张宗军介绍, 该项目是国内首次采用双井道MiC技术的高层建筑, 通过中建海龙自主研发的滑移耗能式主次结构连接节点、叠箱竖向联通式灌浆连接节点,保证了整体建筑的抗风、抗震的安全性能。
由于本次项目是在旧建筑上加建电梯,如何确保新旧建筑的连接精度和质量,就成为了实现快速建造的关键。张宗军表示,该项目利用工业级毫米级公差,取代传统建筑的厘米级公差, 而自主研发MiC高精度定位系统,则为模块的快速精准装配提供保障,提升项目工业化程度。
从基础施工到电梯交付,“新增电梯”项目实际施工周期不足两个月。仅用20天就完成主体吊装及安装,大幅度缩短了建造工期,得到了校方领导及师生的一致肯定。
同时,该项目在绿色建造方面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一般来说,传统建筑项目的废弃物排放会高达600吨/万平方米。“新增电梯”项目施工现场建筑废弃物排放的目标仅为25吨/万平方米,远低于《绿色施工评价标准》300吨/万平方米以及国家“十四五”目标200吨/万平方米的标准和要求。
张宗军透露,项目还通过在电梯机房加装电能回馈装置,有效回收电梯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时多余的势能, 将该部分电能回馈到电梯局域电网,回馈利用率约20%。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装配式施工
返回版块9374 条内容 · 12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如何掌握室内石材策划、放线施工操作方法?石材工程板排版已经成为一种不可缺少,重要的工序,石材产品出厂必排版,否则产品不能出厂。有些产品甲方和业主不来厂验收排板效果的话,石材加工企业必须拍照发给甲方和业主确认排版效果,不然产品到工地甲方和业主不会签收的。 1、室内石材策划原则 1)同一工程尽量选同一个矿源的同一个层面的岩石,并保证同一装饰面及相邻部位的花纹颜色协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