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景观素材 \ 「园林诗画」你知道沧浪亭中的千古名联吗?

「园林诗画」你知道沧浪亭中的千古名联吗?

发布于:2022-08-05 10:27:05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素材 [复制转发]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在古典园林中有太多值得细细品味的楹联,楹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园林中获得除视觉以外的信息,还能将这部分信息结合眼前的景物形成意境。所以我喜欢把楹联称作园林的园眼,借由楹联让我看到更深层的内涵。

在小蚂哥大三那年,第一次踏进了沧浪亭的大门,那是一个大雨滂沱的午后,迎门的大假山在雨中颇有一种真山之感。在山顶平地处有这样一个亭子:




此亭就是园林点题的沧浪亭,登山入亭即可感到周围高树环翠,犹如深处山林深处,一瞬间让我回到了魏晋时期,看到了阮籍抱膝长啸于山林间的画面。而就在这座亭子的石柱上刻有一副在古典园林中赫赫有名的楹联:








初看这幅楹联,只觉得是沧浪园主的自吹自擂,但其实这幅楹联可是大有玄机。


首先,我们来聊聊楹联的出处

沧浪亭是北宋时期苏舜钦的作品,苏舜钦是当时以欧阳修为首的诗文革新运动的主要倡导者,还是以范仲淹为首的庆历新政的主要参与者。





他的写作能力是一流中的一流,叶燮xie《原诗》说:“开宋诗一代之面目者,始于梅尧臣,苏舜钦二人。”欧阳修《苏学士文集序》说"子美之齿少于予,而予学古文反在其后",高度推崇他在诗文革新运动中的地位。可以说苏舜钦的诗作继承了杜甫忧国忧民,豪迈哀顿的胸怀与气魄。





他在年轻为官时,途经苏州,看到苏州城外明媚爽目的自然风光,就此写下一首名作《过苏州》来表达自己恋恋不舍的心情:

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

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

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

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

其中“近水远山皆有情”更是将苏州的景物描绘得生趣盎然,天机活泼。但苦于自己有公务在身,不过一颗种子悄悄地埋下了,庆历新政失败后,苏舜钦受到弹劾,开封出生的他并没有选择回到故土,而是又一次来到了苏州,建立了这座千古名园。





苏州山水全图卷 明·沈周

一天他经过州立的州学,看到城外有一块三面临水的荒地,方圆约有五、六十寻(合今天十几亩),循着水边杂花修竹掩映的小径,草树郁郁葱葱,很是优美。于是花四万钱将这块地买了下来。

四万钱折合40贯,如果按770文为一贯也不过50贯而已,对比《水浒传》中林冲买刀1000贯,杨志卖刀3000贯来说这块地是很便宜的。





沧浪亭修建完毕,苏舜钦给官场挚友欧阳修写了一封信,邀请他为自己的园林创作诗篇,作为老同事、好朋友的欧阳修当然义不容辞,遂写下了欧阳修版的《沧浪亭》。描绘了想象中的沧浪亭:





沧浪亭

【宋】欧阳修

子美寄我沧浪吟,邀我共作沧浪篇。沧浪有景不可到,使我东望心悠然。

荒湾野水气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环。新篁抽笋添夏影,老蘖乱发争春妍。

水禽闲暇事高格,山鸟日夕相呼喧。不知此地几兴废,仰视乔木皆苍烟。

堪嗟人迹到不远,虽有来路曾无缘。穷奇极怪谁似子,搜索幽隐探神仙。

初寻一迳入蒙密,豁目异境无穷边。风高月白最宜夜,一片莹净铺琼田。

清光不辨水与月,但见空碧涵漪涟。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祗卖四万钱。

又疑此境天乞与,壮土憔悴天应怜。鸱夷古亦有独往,江湖波涛渺翻天。

崎岖世路欲脱去,反以身试蛟龙渊。岂如扁舟任飘兀,红蕖渌浪摇醉眠。

丈夫身在岂长弃,新诗美酒聊穷年。虽然不许俗客到,莫惜佳句人间传。

其中有一句” 清风明月本无价,可惜只卖四万钱 !“,给出了清风明月的价格,四万钱,就是苏舜钦买这块的的价格。

苏舜钦在这样美妙的地方与清风明月为友,保持了内心的那份孤直与率真。这么美好的地方,只需要四万钱,简直太值了。

至此,楹联的上下两句的出处均已出现,但等到两句合二为一就是800年之后的事了。

八百年后的珠联璧合

让我们把时间从11世纪的北宋转到19世纪的清朝末期,一位和林则徐并肩作战的禁烟派斗士,同时也是楹联学的开山鼻祖——梁章钜。





他写了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楹联丛话》,搜集保存了大量历代联作。虽然楹联自唐朝、五代起就开始在民间流行,但大多文人由于传统的观念,还是把楹联视为“小道”,所以即便有千年的历史,楹联仍然少见于史籍,所以这本书对于保存楹联艺术遗产是十分重要的。





在这部书中有这么一段话:

苏州城南之沧浪亭……余藩吴时复加修治,增设台榭,蔚成大观……余因辑《沧浪亭志》得集句一联云:“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上系欧阳文忠公句,下系苏长史句,皆沧浪亭本事也。





写梁章钜重修了沧浪亭。有很多人都为其献上楹联,但自己始终觉得不妥,偶然中欧阳修与苏舜钦的诗中得到了这两句,由于都是写苏州写沧浪亭的,所以把它们合二为一,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千古名句。但文中又说:“然屡书皆不工,故此联迄今未悬挂。”自己写了很多次都不满意,故宁可不挂在亭内。又经过了数十年,到了清末,国学大师俞樾才为之书写,并镌刻在柱子上,才成就了园林中的一大经典。





完美的对账





细品之下,不得不佩服梁章钜的慧眼,“清、明、近、远”分别修饰了四种自然景物“风、月、水、山”不仅点出了沧浪亭苍翠疏朗的山林景致,还把借水苏州河远眺苏州风光的精妙设计也一并表达了出来。只有深度了解沧浪亭的人才能将两者联想在一起。





后半句的“本无价”、“皆有情”将视觉上升到意境的高度,优美的山水风光是无价的,但其中的每一处又能和游园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这两句结合在一起,少了原本诗中的含蓄,多了直抒胸臆的大气。看过这段历史,你才会明白,这并不是苏舜钦的自吹自擂,也不是欧阳修的逢人说项,而是作为800年后的“后人”梁章钜对这片花园最真挚的赞美。





好了,这期就先聊到这,我是小蚂哥,一个热爱园林的人。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景观素材

返回版块

7.04 万条内容 · 11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自古庭院多深情

七夕,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正如其名,充满浪漫与诗意。在西方情人节热烈地冲击之下,依然不动声色地静静徜徉在时光一隅,书写着中国人对情感细腻且婉转的态度。 在古时,庭院是人们起居之外的主要活动场所,而那时的传统文化与社会环境又造就了中国人内敛、含蓄的性格。所以,我们从古人的诗词里,读到了许多发生在庭院花前月下的缠绵悱恻,风花雪月的缱绻隽永,花好月圆的浪漫纷飞。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