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大家好,我是小蚂哥。凡尔赛宫园林作为法国勒诺特园林的代表,在欧洲整整流行了一百余年,并且深深影响了欧洲园林设计,我们现代广场设计中也能找寻到它的影子。这期就让小蚂哥带你走进凡尔赛,近距离无缝地了解它的方方面面。
由于文章很长所以我分成了三篇,这一周会陆续发布,试图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你深度了解凡尔赛的方方面面。
第一篇我们主要梳理凡尔赛的历史。本篇内容主要取自于维基百科和凡尔赛宫官方公号中的文章:建造世界最大的宫殿分几步?一文捋清凡尔赛宫的上下400年!
凡尔赛简史
1624年:
故事从不起眼的“纸牌屋”开始
位于巴黎西南方约19千米处,奢华代言词“凡尔赛”,曾经只是一个不为人知的村庄。它的名字来源于古法语 “versail”,意为开垦过的土地 。因为周边茂密的树林,这里受到了国王的青睐,成为狩猎的理想场所。
1624年,国王 路易十三 在凡尔赛高地的磨坊边上首次修建了一座狩猎小屋。十年间,他派人重修了这座简陋的小屋,升级为一处可以偶作逗留的乡间别墅——因为其红色的砖墙、黑色的的板岩屋顶和白色的石边,这里又被人戏称为 “纸牌屋” ,看上去十分单薄。
这哥们也是一个猛男,在位期间通过三十年战争制霸了欧洲,给自己儿子留下了一个强大的法兰西帝国。
接下来的路易十四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吧,自号太阳王,在位72年,是在有确切记录的世界历史中在位最久的君主。
不过我还是得吐槽一下,你确定把自己的头部这样插在门上很好看嘛~
不仅如此,路易十四是一个有着各种怪癖的国王,比如说他因为迷信洗澡会让人生病,所以常年都不洗一次澡(在这里心疼皇后10秒)。他个子较矮,所以工匠给他做的鞋都会加一个垫高,在机缘巧合中成为了高跟鞋的鼻祖。
别看人家全身蕾丝,他可有众多情妇,而且在路易十四的带动下,整个法国社会对于优雅、品味和精致生活的追求,都达到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高度。
路易十四对于凡尔赛宫来说是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因为在他任内,全国各地的能工巧匠都汇集凡尔赛,为了打造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奢华宫殿。但是要说到凡尔赛建造的原因这就是另一个故事啦。
1660年,路易十四参观了财政大臣富凯刚刚建成的沃·勒·维贡特府邸,为其建筑和花园的宏伟壮丽所折服。当地巴黎郊外的行宫有很多,圣日耳曼宫、凡塞讷宫、圣克鲁宫等竟无一可与之相媲美。
路易十四大怒遂以“贪污”罪名将富凯投入巴士底狱,并且 将他的3位设计师招入麾下,他们便是日后的 “凡尔赛三杰” ——建筑师路易·勒沃(Louis Le Vaux)、园林设计师安德烈·勒诺特尔(André Le N?tre)和画家夏尔·勒布伦 (Charles Le Brun)。更宏伟的计划逐渐在路易十四的心头萌生。
但其实也有一些现实原因,当时巴黎市不断发生动乱,仅在1648年-1653年的5年间就发生了两次规模巨大的投石党叛乱。一堆堆的暴徒每天在自家门口闹事谁顶得住?所以路易十四决定将王室宫廷迁出混乱喧嚣的巴黎市区。
但在原本的行宫上建设宫殿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上图这幅 1668年的凡尔赛宫全景油画 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建筑规模。路易十四在红砖黑瓦的城堡前,以相同的风格加建了侧翼和广场;而环绕城堡西面的皇家花园也显露出雏型。
但是问题来了!路易十三的城堡体量太小,就算增加再多边翼也只是小打小闹。不仅如此,随着古典主义之风吹向法国, 城堡的砖瓦结构已经过时的可笑 。大家都建议整体拆除重建,可是路易十四却寸步不让,因为这座旧屋承载了他对父亲的回忆……怎么办呢?
1670年:
“信封式”宫殿改造计划
1670年城堡扩建
面对刁钻的甲方,建筑师路易·勒沃提出了巧妙的解题思路,不仅可以保留原有城堡,还能全面升级体量和风格——那就是 被称为“信封”(Enveloppe)的扩建设计: 用新建的大理石立面建筑将原本的小城堡三面包围起来!
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穿过东边的金色大门接近凡尔赛宫时,眼前看到的还是路易十三时期风格的红砖城堡。但是当我们抵达西面的皇家花园,再回头一瞥时,陡然出现的却是一座 洁白而宏伟的古典主义宫殿 。
这是路易十四特别强调的为了怀念自己的父亲,行宫的东立面保留下来作为主要的入口,并修建了大理石庭院(Marble Court)。
绿色部分内部就是原本的路易十三的狩猎小屋,路易十四用这样的方式怀念了已故的父亲。
东面的大理石庭院拥有非常丰富的质感和倒影
1674年 同样极富创意的建筑师芒萨尔(Mansart)接了班继续 凡尔赛宫的建设,他增加了宫殿的南北两翼、教堂、橘园、大小马厩等附属建筑,并在宫前修建了三条放射形的大道。
正是他设计了 镜廊(Galerie des Glaces) 。起初,这里是勒沃设计在城堡中心的一处露台(上图),因为缺少遮挡,利用率并不高。1678年,芒萨尔将其改造为室内长廊,以巧夺天工的落地镜作为主要装饰。镜廊成为了路易十四接见大臣和使节、举办宴会的核心场所。
1682年:
“宇宙的中心”诞生了
1682年5月6号, 路易十四正式将法兰西宫廷从卢浮宫迁到凡尔赛宫,凡尔赛成了法国实际上的首都 ,为了消除地方贵族的割据和叛乱,路易十四将全国主要的贵族都集中在凡尔赛宫居住。这一招其实和中国君王把皇亲国戚放在京城养起来的道理是一样的,让它们沉迷在优渥的生活中很快就会丧失战斗力,皇帝的统治也就自然稳固了。
1688年凡尔赛宫主体落成,而整个宫殿直到1710年才全部完成,建设持续了47年之久。随即成为欧洲最大最雄伟的宫殿,并成为法国乃至欧洲文化艺术的中心和发源地。
理论上,路易十四要求所有的廷臣都住在凡尔赛宫——要知道在鼎盛时期, 宫殿容纳了36000人, 为了扩大空间,芒萨尔在“信封”的基础上继续扩建,在城堡两边修建了对称的南翼和北翼。如此,从园林一侧看,宫殿宽度超过400米,蔚为壮观。
1695年绘制的宫殿图景
1688年,芒萨尔改造了东方风格的“特里亚农瓷宫”——一座位于宫殿西北角2千米处的避暑宫殿,以更为坚固的大理石宫殿取代,即今天的 大特里亚农宫(Grand Trianon) 。
不过还是忍不住要说一个小八卦,凡尔赛宫最初建造了700个房间,但却只有30多个厕所,大部分人每天都只能随地大小便,整个凡尔赛宫其实味道并不好闻。
为了彰显王权的尊严,凡尔赛宫经常举办场面浩大的典礼,晚会,舞会,狩猎和其他娱乐活动。在巅峰时期——路易十五晚期和路易十六早期,维持凡尔赛宫的费用占全法国收入的四分之一。这也让法国大贵族被奢靡的宫廷生活所腐化,失去了反叛的力量。
1715年,在长达74年的统治之后,太阳王落幕,一个时代终结了。
1722年:
私密生活的享乐宫
1715年,路易十四仅存的继承人继位,他便是 路易十五 ,当时年仅5岁,被接到巴黎抚养。1722年,12岁的小国王决定从巴黎迁回凡尔赛宫,他怀念这个伟大的地方,希望再续曾祖父在这里的辉煌。
路易十五的个性却和太阳王截然不同 。后者热衷于被“围观”,恨不得将日常琐事都打造成公开仪式,而路易十五却渴望个人隐私。他设法在国王大套房的背面开辟了一系列小型但舒适的 私人套房(Petits appartements) ,通过一连串楼梯和暗门,只向至亲和情妇开放。
在长达60年的任期里,路易十五对先王的城堡有着一丝不苟的尊重。唯一的大规模工程是新建的 皇家歌剧院(Opéra Royale) 。正是在这里,路易十五的孙子,即未来的路易十六迎娶了奥地利公主玛丽-安托瓦奈特(Marie-Antoinette)。
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在皇家歌剧院的婚礼(上)和今天的歌剧院实景图(下) ? Chateau de Versailles
当 路易十六 于1774年 上台时,凡尔赛宫表面保持着路易十四时期的样貌,但内里却藏着一堆烂摊子。前任们发动的战争让国家负债累累,而路易十五留下的风流韵事又给王室贴上了荒淫无度的标签。
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延续了“私人化”的趋势,渴望逃避这一切。王后不喜欢正宫的繁文缛节,择居于园林深处的 小特里亚农(Petit Trianon) 。在那里,她修起了英式花园,还按照诺曼底的乡村风格建起一座私人农庄,和儿女们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
路易十六、玛丽王后的肖像和1780年的小特里亚农宫英式花园
可惜,这只是暴风雨前的宁静。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攻占了巴士底狱,愤怒的人群向着凡尔赛宫挺进。10月6日,路易十六和玛丽王后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离开了凡尔赛宫。 这一走,就是永别。
1789年路易十六被民众挟至巴黎城内,被喷怒的民众推向了断头台,之后就是法国大革命的故事了,凡尔赛宫作为王宫的历史至此终结。
1837年:
献给法兰西全部的荣耀!
王室一走,凡尔赛几乎倾刻间衰落了。宫中的艺术品(绘画、雕塑、挂毯等)被迁往卢浮宫博物馆,而大多数家具则都被拍卖了,好在宫殿建筑群幸存了下来。
接下来短暂复辟的几位君主,包括拿破仑、路易十八和查理十世,都只是凡尔赛宫的匆匆过客。在这期间凡尔赛宫多次被洗掠直到1833年 路易-菲利普(Louis-Phillipe) 上台,才为这里翻开新的篇章:不再是宫廷和王权的中心,凡尔赛宫将成为承载民族记忆的地方—— 一间法国国家历史博物馆 。
王朝盛极而衰的循环总是不断上演,但还好历史为我们保留下来了这一座华美的宫殿,作为影响了整个欧洲大陆一百年的园林,我们值得去探索它蕴含的秘密。
法国园林为何是人工的规则的?
在讲解凡尔赛园林的布局之前,我相信很多人都对法国园林规则式、人工化的设计有着和中国园林相反的认知。中国园林追求自然本源,而法国园林突出人定胜天。这句话没什么错误,但也不全对。
追寻本质之道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所写的《理想国》里提出了一个“理式”的理论。
大体来说就是世间万物都有一个抽象的永恒不变的“理式”。现实只是模仿“理式”的产物,而艺术是模仿现实的产物,所以可以把 艺术看作是对“理式”模仿的模仿。
理式也就是神的别称,类似中国的道,也就是万事万物的本质。
古希腊人认为“数”就是美的本质。“数”中蕴含了秩序、几何、比例,也就可以看作是“理式”在现实中的变现。那么 人通过艺术的手段变现“数”的美,也就间接地表现了“理式” ,也就可以看作是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所以从“理式”的角度说,法国园林大量的人工化、几何化也是在表达自然的本质,这和中国园林寻求自然的真谛是一致的。只不过用的方式不同罢了。
渴望统一
凡尔赛宫是统一而强大的法兰西的象征。在路易十四时期,法国刚刚摆脱了百年的分裂和战乱,经历了战乱,半野蛮时代的人看见真山真水并不会感受到美,而是想起了挨饿与战争。
1618-1648的三十年战争
在陈志华先生《外国造园艺术》中写道:“ 园林形式反映了人们想要摆脱什么?追求什么? ”
对于一个打了几十年仗,经历了各种动乱和分裂的人来说,规则化的景色可以给他带来美的感受。所以美也是相对的,也是要考虑时代背景和个人追求的。
好了,这期我们讲解了凡尔赛宫的前世今生,也大致解释了为什么法国园林是规则的,下期我们正式开始拆解凡尔赛宫,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哦,蚂蚁景观,以小见大,我是小蚂哥,我们下期见吧~
(文章来源于公众号 蚂蚁景观,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学习了 各种文化历史
回复 举报
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