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 机房空调(图文)

机房空调(图文)

发布于:2022-08-01 17:04:01 来自: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复制转发]

知识点:空调机房

空调一般分为两大类:

1、舒适性空调
这类空调的作用是造成室内空气具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在里边的人感到舒适。
2、工艺性空调(精密空调)
为了满足精密设备特殊工艺及特定环境的要求而设计的,其目的是精确控制其温度、湿度等并要求控制在一定范围。 

国家计算机房环境要求:
温度:夏季23±1 ℃ ;
温度:不允许发生大范围变化,其值小于5℃/H;
湿度范围:45%~65%RH ±5%
洁净度:每升空气中粒子大于0.5微米的颗粒数<=18000粒/升
气流速度:地板风口出风速度;
温度过高危害:
温度过高5 ℃ :计算机可靠性下降25%;
温度过高10 ℃ :计算机可靠性下降40%;
湿度过高或过低危害:
湿度超过80%RH :空气凝露,可能导致设备短路
湿度低于30%RH :产生静电

精密型与舒适型空调机组的比较: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机房专用空调基本系统构成:
制冷系统、加热系统、加湿系统、去湿系统 。
图片
加热系统: 
分电加热,热汽加热,热水加热等几大类。
电加热 :元件通电发热产生热源。
热汽加热:利用暖汽系统进行加热。 
热水加热:利用热水系统进行加热。
热汽、热水加热多用于中央空调,精密空调为提高效率,多采用电加热。 
加湿系统: 
电极式加湿器。
红外线式加湿器。
超声波加湿器。
图片

电极式加湿器原理:在电极上施加电压将水击穿,在电流的作用下形成热量使水沸腾产生蒸汽。
除湿系统:空气降温时或除湿时空调房间内达到饱和,饱和水蒸汽会在蒸发器上冷凝成水排出到室外。

7 种冷却模式:
直接膨胀 – 风冷
直接膨胀 – 水冷
直接膨胀 –水冷和自然冷却 (低噪音/更节能型)
冷冻水机组
双冷源 – 直接膨胀 (风冷)和冷冻水机组
双冷源 – 直接膨胀(水冷)和冷却水机组
双路冷冻水机组

精密空调的选配
制冷方式确定:
风冷---配置简单,维护容易,需要占用空间小。
水冷---制冷效率高,运行费用低 。
冷冻水冷---配置简单,经济,水管长度基本不受限制。
优先考虑风冷方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彼此独立,没有故障关联,
扩容方便。
有安装限制:制冷管道不能过长,室外机不应低于室内机3米。 
机房内的热源:
计算机设备的散热(主导热量)。
照明散热。
机房六面围。
护传热。
人体散热。
新风传热。
临时用电设备散热。
确定制冷量要求:
用热负荷计算。
根据设备的总数量计算出显热冷量的要求。
若设备为未知,则利用经验法,如以每平方米350W-500W计算,求出总冷量再乘以0.9显热比得出显冷负荷。
考虑扩容:
精密空调的负荷一般要根据工艺房间的实际余热余湿以及状态的变化进行准确计算,但在条件不允许时也可估算,下面介绍两种简便计算方法:
方法一:功率及面积法 
Qt=Q1+Q2                         
Qt 总制冷量(KW)                       
Q1 室内设备负荷(=终端设备功率×0.8)   
Q2 环境热负荷(=0.18kW/m2 ×机房面积)
方法二:面积法(当只知道面积时)
Qt=S×P 
Qt 总制冷量(KW) 
S 机房面积( m2)
P 冷量估算指标(根据不同用途机房的估算指标选取)
方法三:综合计算法
Qt=Q1+Q2
Qt:总制冷量
Q1=UPS容量×功率因数×0.7
Q2=需要制冷的房间面积×各地区墙及门窗、照明、新风、人体的热导估算值。
考虑冗余:
任何设备都有损坏的可能,如果没有空调则资讯系统也不能工作,至于冗余的多少则视设备的重要性来定。
气流的配送
场地有活动地板,可利用下送风/顶回风。
活动地板至少保证300mm高,并且地面上应铺设隔热层。
如顶部送风应留有500mm高的空间。
如采用风管系统送风则要计算其管压降和各出风口的风量 。

正确选择空调的摆放位置:
图片
图片
图片


精密空调的选配:
在选取设备制冷总量不变的情况下,适当增加设备数量,降低单机制冷容量可取得温度均衡的更好效果。
选择不超过60KW制冷容量的机组,可以得到更好的机组特性,但也应注意投资和机组性能的平衡。
选配机组时还应注意设备的搬运通道,选用合适尺寸的机组可以大大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提高工程的效率。

相关推荐链接:

1、计算机房精密空调图

2、中央空调机房、冷却塔安装施工原理图纸



  • tmltbf
    tmltbf 沙发

    先谢楼主分享,再点赞收藏!

    2022-08-01 23:55:01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返回版块

2.19 万条内容 · 56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如何有效管理你的配电系统

最近在尝试开发一款有效的配电系统管理软件,初步的想法是,不需要自己逐一输入数据,而是可以直接从现有的竣工图纸上获得,这样就可以大大较少我们的输入工作, 而且可以提高准确性,有了所有配电盘的相关数据,我们就可以做很多工作,比如,生成各种汇总表格,如电缆表,盘柜清单,盘柜表,进一步的包括短路计算,保护整定配合,直至最后的系统配置的可靠性分析,对配置薄弱点的优化提示,你还可以把所有的运行维修记录链接进去,把它作为一个你配电系统的数据平台,把所有的记录,表格,都链接进去,甚至包括实时运行数据的动态链接,这样你每天的工作就只需要打开这个数据库,一切尽在眼中,而不需要自己去查找各种记录,图纸,设备的运行时间等等。这样就为进一步的智能化打开了大门。下面给大家展示一下我进展的情况,希望和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让我们的日常工作变得更轻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