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景观素材 \ 风景园林促进乡村振兴

风景园林促进乡村振兴

发布于:2022-07-29 08:50:29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素材 [复制转发]


主题相关高被引频次文章

《中国园林》每期会设定一个主题和若干专题,并围绕主题或专题刊登3~8篇文章。主题/专题反映的是当下热点或是值得长期研究的学科/行业重点。本刊2022年6期的主题为“风景园林促进乡村振兴”,从2002年开始本刊围绕这一热点刊登了多期主题或专题文章。


文章的被引频次是其学术水平的判断指标之一;被引频次高的文章相对来说是较为优质的文章。阅读高被引频次文章,对于探寻研究方向、学习写作技巧、分析文章结构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因此,我们开设 “主题相关高被引频次文章” 栏目,将围绕当期主题/专题整理出本刊发表过的与当期主题/专题相贴合的高被引频次文章(以五年为一个时间段),包含引文格式、摘要、关键词、被引频次、推送过的新刊导读等,以帮助大家更好地选择高质量的文章阅读,并提供全文下载,以飨读者。

《中国园林》“风景园林促进乡村振兴”

主题相关 高被引频次文章


2002—2006年

■  引文格式: 王云才,刘滨谊.论中国乡村景观及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3,19(1):56-59.

摘要: 在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过程中,乡村景观研究是景观科学和景观规划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该文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系统探讨了乡村景观、乡村景观规划的概念,乡村景观规划的原则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现阶段我国乡村景观意象、景观适宜地带、景观功能区、田园公园与主题景观和人类聚居环境等乡村景观规划的核心。 

关键词: 风景园林;乡村景观;生态规划;景观生态学;可持续发展

被引频次: 1033


■  引文格式: 林箐,王向荣.地域特征与景观形式[J].中国园林,2005,21(6):16-24.

摘要: 地域特征是特定区域土地上自然和文化的特征。它包括在这块土地上天然的、由自然成因构成的景观,也包括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对自然改造形成的大地景观。这些景观不仅是历史上园林风格形成的重要因素,也是当今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的重要依据和形式来源。 

关键词: 风景园林;地域;研究;形式;乡村景观

被引频次: 1029


■  引文格式: 刘滨谊,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2002,18(5):77-80.

摘要: 乡村景观是景观科学研究的一个前沿领域,在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规划实践势在必行,乡村景观理论研究迫在眉睫。为此,从乡村景观理论的核心乡村景观评价入手,本文运用景观规划学、景观地理学和景观生态学的综合观点,阐述了乡村景观的概念、探讨了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提出了乡村景观可居度、可达度、相容度、敏感度、美景度五度以人居环境为导向的乡村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关键词: 乡村景观;理论基础;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被引频次: 794


■  引文格式: 谢花林,刘黎明,李蕾.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相关问题探讨[J].中国园林,2003,19(3):39-41.

摘要: 随着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更加开放的乡村发展环境,乡村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文章在分析乡村景观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内涵的基础上,探讨了乡村景观规划设计的原理、原则和方法,对我国开展乡村景观规划设计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风景园林;乡村景观;共生原理;边缘效应

被引频次: 515


■  引文格式: 张晋石.荷兰土地整理与乡村景观规划[J].中国园林,2006,22(5):66-71.

摘要: 荷兰的乡村景观规划与土地整理过程紧密相连,从荷兰土地整理项目的发展趋势来看,其重心是从单纯的以调整农业为目的演化为乡村地区更加有效的土地多重利用;而与此对应,荷兰的乡村景观规划也逐渐从为农业生产等经济因素服务,发展为注重有效的土地利用与景观品质、生态进程的保护和发展相结合。 

关键词: 风景园林;荷兰;综述;乡村景观规划;土地整理

被引频次: 264


2007—2011年

■  引文格式: 孙新旺,王浩,李娴.乡土与园林: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中的运用[J].中国园林,2008,24(8):37-40.

摘要: 乡土是地域特色和本土文化的体现。乡土景观元素来源于乡村生活、来源于自然,与地域特征密切相关,并蕴含一定的文化意义和地方精神。依据不同的表现形态,将乡土景观元素归纳为:乡土的“物”、乡土的“事”和乡土的“意”3类,并探讨了乡土景观元素在园林创作中的运用,分别提炼出不同类型乡土景观元素的表达方法。 

关键词: 风景园林;景观元素;乡土;运用;表达

被引频次: 239


■  引文格式: 黄昕珮.论乡土景观:《Discovering Vernacular Landscape》与乡土景观概念[J].中国园林,2008,24(7):87-91.

摘要: 当前的乡土景观概念日益泛化与模糊。约翰·布林克霍夫·杰克逊(J.B.Jackson,1909—1996)是对美国的文化景观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影响的著名景观地理学家。首先从对立、视角、类型3个方面,梳理与解析Jackson代表著作《Discovering Vernacular Landscape》中关于文化景观的独特思考。在此基础上,从概念意义与概念范畴2方面出发,由里及表地重新诠释“乡土景观”,继而进一步探讨乡土景观概念对于景观理论以及景观实践的意义。 

关键词: 风景园林;乡土景观;政治景观;J.B.Jackson;《Discovering Vernacular Landscape》

被引频次: 147


■  引文格式: 束晨阳.基于古村落保护的乡村旅游规划:以安徽绩溪龙川村为例[J].中国园林,2008,24(8):9-15.

摘要: 古村落在乡村旅游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但由于历史原因,现存的古村落多多少少都受到了破坏或改变,而一些传统的民间艺术、民俗风情也因为时代关系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同时古村落本身也面临着不断发展的压力。发展古村落乡村旅游一方面对于古村落保护有着积极的意义,因为它使人们重新认识到古村落的价值,另一方面也会因旅游发展而对古村落带来新的威胁。通过龙川村的案例,对如何进行古村落的保护,如何把保护与旅游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风景园林;古村落;乡村旅游;保护

被引频次: 122


■  引文格式: 徐清.论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景观危机[J].中国园林,2007,23(6):83-87.

摘要: 乡村旅游应是和谐发展的结果,也是可持续科学发展的结果。随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依赖的乡村景观也正面临着危机。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和乡村景观的内涵分析,指出乡村景观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乡村旅游资源,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和密切的联系。同时,重点论述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景观危机表现,剖析乡村景观出现危机的总根源在于乡村旅游开发目的的本末倒置。并对合理协调乡村旅游开发与景观建设的关系,提出相应管理对策,以期对我国乡村旅游地的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 风景园林;乡村旅游;讨论;景观;危机

被引频次: 98


■  引文格式: 车生泉,杨知洁,倪静雪.上海乡村景观模式调查和景观元素设计模式研究[J].中国园林,2008,24(8):21-27.

摘要: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新时期重要的国策,人居环境改善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以上海乡村环境优化为目标,通过问卷调查和典型乡镇的景观学调查,得出了上海乡村的景观意象特征、乡村景观空间类型与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将上海乡村景观元素分解为廊道景观(道路、水系),边缘景观(路缘、水缘、田缘)和节点景观(交通型节点、游憩型节点、聚落型节点、生态型节点)3种类型,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设计模式。 

关键词: 风景园林;新农村;景观元素;景观格局;乡村聚落;设计模式

被引频次: 69


2012—2016年

■  引文格式: 欧阳勇锋,黄汉莉.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意义及其分类、评价与保护设计[J].中国园林,2012,28(12):105-108.

摘要: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综合体,具有地域性、文化性、多样性、复合性、延续性和稳定性等特征,兼有历史、文化、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其保护对象除保留下来的古代人文景观外,还包括其所蕴含的生存智慧和有意味的形式。在保护技术层面上,提出分级分类编制乡村文化景观名录和构建乡村景观设计体系。前者结合立法最大程度保护乡村景观的完整性与真实性;后者则应用于农村建设实践,为乡村文化景观注入时代的活力。从而,实现乡村文化的延续与再生。 

关键词: 风景园林;乡村;文化景观;景观名录;设计体系

被引频次: 118


■  引文格式: 徐文辉,唐立舟.美丽乡村规划建设“四宜”策略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9):20-23.

摘要: 为解决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价值偏离所带来的问题,提出“宜居、宜业、宜游、宜文”的规划建设策略,以乡村景观的乡土特色为策略依据,分析了“四宜”规划建设的内涵,借助AHP层次分析法及数学模型确定“四宜”策略评价模型与方法,得出了“四宜”策略的各个指标权重,依托"四宜"评价的指标权重,结合乡村景观特色,提出"四宜"建设内容与策略。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丽乡村建设;“四宜”策略;人居环境

被引频次: 84


■  引文格式: 王丽洁,聂蕊,王舒扬.基于地域性的乡村景观保护与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10):65-67.

摘要: 丰富的历史文化所形成的独特的文化地域景观不仅是乡村建设中应该重视及保护的对象,更是发挥乡村地域特色优势的重要资源。基于对地域文化的传承,提出了基于地域性的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与发展策略。同时指出设计师在设计中应突出保护意识,在深入调查与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特色景观规划设计。 

关键词: 风景园林;乡村;文化景观;保护发展;地域性

被引频次: 73


■  引文格式: 邵钰涵,刘滨谊.乡村景观的视觉感知分析[J].中国园林,2016,32(9):5-10.

摘要: 通过照片访谈,对乡村景观视觉质量进行评估并分析不同人群对乡村景观的视觉感知。此方法将研究所针对的乡村景观按公众喜好进行排序,并将景观中包含的各种元素对视觉质量的贡献及其属性有效地筛选出来。以山东烟台初旺村为例对方法进行了应用。调查中所用的图片包含乡村景观的可视性元素,如建筑造型,景观植被等。研究者从200张120°全景照片中选取30张进行访谈,并选择50位村民及50位从业者通过照片以找到景观中明显的特性为前提,对代表景观的视觉特性的元素进行了筛选与评价。结果显示,不同人群对同一乡村景观会从不同角度观察到不同的特点、功能与意义。因此,在制定针对乡村发展的相关政策时,应当考虑多方偏好及因素。 

关键词: 风景园林;乡村景观;人类聚居环境;景观特性;视觉评价

被引频次: 71


■  引文格式: 李景奇.中国乡村复兴与乡村景观保护途径研究[J].中国园林,2016,32(9):16-19.

摘要: 中国文化的根与传承者在乡村,乡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在大多研究乡村文化者属于文化的殉情者,并非真正的文化传承者,文化者所谓生活方式,言传身教,为人处世的规则。当下中国的城市可能是最缺少传统文化的地方,或者是最缺少文化的地方。所以我们城市人才经常要打造文化、塑造文化。乡村与乡村景观保护是中国文化保存与传承的最后堡垒。通过乡贤计划、运行机制、经济产业、宗教计划与城乡计划五大方面初步论述了中国乡村复兴与景观保护的可能途径与振兴计划。 

关键词: 风景园林;乡村景观;乡村保护;乡村复兴

被引频次: 61


2017—2021年

■  引文格式: 徐斌,洪泉,唐慧超,等.空间重构视角下的杭州市绕城村乡村振兴实践[J].中国园林,2018,34(5):11-18.

摘要: 空间重构是引导乡村“三生”空间达到新平衡,实现乡村产业转型的重要途径。以杭州市西湖区绕城村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为例,系统梳理了规划前村庄“三生”空间存在的问题,提出空间重构的总体策略,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进行土地整治,从生产空间整备与引导、生活空间改善与提升、生态空间修复与拓展3个方面着手,实现“三生”空间的融合发展。对当下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实践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风景园林;乡村振兴;空间重构;土地整治;杭州;绕城村

被引频次: 30

新刊导读→


■  引文格式: 王静,程丽敏,徐斌.临安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J].中国园林,2017,33(3):87-91.

摘要: 美丽乡村精品线是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串点成线、以点带面”的设计思路,结合区域特有的产业、人文、景观特色,串联景观元素,挖掘文化内涵,形成彰显地域特色的景观廊道。从景观设计角度进行研究分析,以临安太湖源精品线、天目山精品线为例,从主题表达、乡土材料、工艺工法、过程优化四方面阐述美丽乡村精品线,并结合设计、施工,阐述如何在景观营造中匠心独运,打造点线面有机结合的美丽乡村,拓展美丽乡村建设的新思路。 

关键词: 风景园林;美丽乡村;精品线;临安;串点成线

被引频次: 29


■  引文格式: 张琳,马椿栋.基于人居环境三元理论的乡村景观游憩价值研究[J].中国园林,2019,35(9):25-29.

摘要: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乡村景观的游憩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乡村游憩产生的动机和特征入手,寻找乡村人居环境“背景元”“活动元”“建设元”有机联系、三元互动的关系,分析由背景元主导的乡村游憩资源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特征。以优美性、乡土性、宜游性为价值标准,建立乡村景观游憩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乡村景观游憩价值的核心,坚持和传承乡村人居环境背景的整体保护、乡村人居活动的活化、乡村人居建设因地制宜的传统,保护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然度、丰富度、和谐度;突出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原真性、传承性;优化乡村建设的清洁度、舒适度和可达度。从而以游憩价值的发掘和利用为契机、实现乡村景观价值的保护、彰显和提升,以游憩为推动力,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提质。 

关键词: 风景园林;人居环境;乡村景观;游憩价值;乡村旅游

被引频次: 27


■  引文格式: 任伟,韩锋,杨晨.英国乡村景观遗产可持续发展模式:以英国查尔斯顿庄园为例[J].中国园林,2018,34(11):15-19.

摘要: 城市化对中国乡村建设的审美标准和发展模式影响深远,新时代背景下必须对乡村绿化美化进行科学、正确的引导。立足新时代背景分析乡村绿化美化的战略意义和理论逻辑,结合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其靶向在“乡村”、基础是“绿化”、重点是“美化”、要点是“产业”。基于传统人居美学思想,对乡村三大功能区的各组成元素开展绿化美化建设,保护乡村整体景观风貌的原真性、增加生态保育区生态绿量、提升居住生活区景观品质、拓展经济发展区绿色产业。科学推进乡村绿化美化发展,需要组建专业团队,建立科学理论;鼓励学科交叉,探索科学方法;加强顶层设计,推进科学规划;强化技术支撑,把握科学途径;推进试点工作,提炼科学范例。 

关键词: 风景园林;新时代;乡村绿化美化;美学途径;科学导则

被引频次: 25


■  引文格式: 王瑞琦,张云路,李雄.新时代乡村绿化美化的美学途径与科学导则[J].中国园林,2020,36(1):5-12.

摘要: 致力于通过分析英国乡村景观遗产保护的理论框架和相应保护制度,援引英国乡村景观遗产查尔斯顿庄园(Chastleton House and Garden)的发展案例,基于英国与中国在乡村景观遗产方面有共性的领域提出对中国的镜鉴意义。文献综述、调查访问、问卷分析和案例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结论指出发挥中国相关协会的政策宏观导向作用;把握遗产保护和利用平衡点;鼓励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和运营3点为主要建议。 

关键词: 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乡村;景观;遗产;英国

被引频次: 25


//////END//////

编辑 排版|李旻

审核|金荷仙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园林景观素材

返回版块

7.04 万条内容 · 11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消失的园林——葑溪草堂

转自公众号:苏州园林研究所 作者 |「秦淮桑」 首圖 |「莫修-文」     刘珏,字廷美,号完庵,明永乐八年生于长洲(今苏州),正统三年中举人,授刑部主事,迁山西按察司佥事,做官三年后,弃官归故里,修筑小园,叠山理水,栽花种竹,吟诗作画,乐在其中。 这一组《葑溪草堂十景》,笔致清丽,蕴藉风流,所画一亭,为“蕉石亭”;一轩,为“风竹轩”;一楼,为“水鉴楼”,一堂,为“思乐堂”。此外,又有钓矶、留月峰、石假山、荷池、柏屏、观耕台,共十景,每一幅图景皆配一诗,精工清丽,诗画俱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