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以福州市老年大学教学楼工程项目为例,从施工设计、叠合梁运输、吊装等方面对超长超重叠合梁的运输和吊装作了深入的分析,并就施工过程中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为超长超重叠合梁的运输与吊装提供有益借鉴。
引言
装配式建筑在经济和环保性能方面具有明显优势,预制构件在装配式建筑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超长超重建筑叠合梁的运输与吊装技术要求是非常严格和谨慎的 。 在装配式建筑中,施工核心部分为预制构件,对预制构件的生产 、 运输 、 存放和吊装等环节都需要严格依据规范的要求开展 。 尤其是叠合梁的运输和吊装是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结合具体工程情况,选择可行的运输和吊装方式,严格依据施工规范操作,严格控制每一道施工工序,把握好关键环节的技术要点,确保施工质量符合工程要求,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提供舒适 、 经济和环保的建筑产品 。
1 工程概况
福州老年大学教学楼工程项目位于长乐南路与北光明港路交叉口,由 1 栋 18 层主楼及 4 层裙楼等配套设 施 组 成 , 总 建 筑 面 积 36809m2 , 地 下 建 筑 面 积 10340.56m2 。 其中教学楼 18 层,建筑檐口高度 88.5m ;裙楼 4 层,建筑檐口高度 22.9m 。 工程为装配整体式框剪混凝土结构,预制构件包含叠合梁 、 叠合板 、 楼梯等,混凝土预制件 总 计 1112m3 , 其 中 叠 合 板 794m3 ( 13230m2 ) 、 叠合梁 318m3 。 叠合梁分布在项目主楼 3~17 层,叠合梁截面尺寸为 450mm × 700mm ,最长跨度为 11.97m ,最大重量为 6.81 t (如图 1 所示) 。
2 预制构件运输
预制构件的运输包括在预制构件厂内运输,工厂到施工工地的道路运输,施工工地场内运输等 。
2.1 预制构件厂内运输
预制构件的厂内运输包含预制构件的脱模 、 养护 、 装车等工序 。 其中应对预制构件脱模时的构件强度予以重点检查 。 工程根据设计要求:脱模起吊时预制构件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应达到抗压强度设计值的 75% ,且不应小于 15.0MPa 。 预制构件厂应根据构件的生产周期和施工现场的需求计划选择模具数量,切勿因为模具数量不足导致构件在未达到要求强度时就脱模起吊,产生构件开裂 、 缺棱掉角等质量问题 。 叠合梁在装车时应在其下设置垫木,采用二点支点的方式,两点支点设置在距离端部 1/4 ~ 1/5 跨度处 。
2.2 预制构件道路运输
预制构件道路运输根据老年大学施工现场的叠合梁使用需求计划,提前做好道路运输规划,预先实地考察最优路线 。 运输路线的考察主要包含运输距离 、 道路宽度 、 转弯半径 、 限高 、 限载 、 允许通行时间等项目 。 工程采用超长超重的叠合梁,最长跨度为 11.97m ,最大重量为 6.81 t ,道路运输时要结合构件具体情况分析选择运输线路,特别要考虑转弯半径 、 限载等 。
2.3 施工工地场内运输
叠合梁运输车辆由长乐南路西南面的施工主要出入口处进入,然后分流到堆置区卸货后,再由该出入口驶出 。 因施工场地狭小,场内运输及卸货均在地下室顶板上完成,故行车通道及预制构件堆场区应充分考虑 荷载对地下室顶板结构的影响 。 通过采取必要的结构补强或者加固支撑措施,以达到行车及构件堆放的要求 。 采用 13m 挂车运输预制构件,满载情况下运输车总重量约为 50 t ,并以此荷载验算地下室顶板载荷工况 。 行车路线及堆放场地的结构加固措施结合模板支撑体系设置,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脚手架支撑体系来传递荷载 。 立杆规格为 B- LG ( Φ 48mm × 3.2mm ),水平杆规格为 A- SG- 600 ( Φ 48mm × 2.5mm) ,斜杆规格为 Φ 33mm × 2.3mm , 立 杆 间 距 为 600mm , 步 距 为 1500mm 。 加固区域的支撑体系应独立设置,保证周边模板支撑体系拆除时不影响加固支撑系统 。 严禁采用拆除模板后回顶的加固方式 。
3 施工准备
3.1 场地堆放准备
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后,按照老年大学施工场地构件堆放要求,按规格 、 品种 、 所用部位 、 吊装顺序等分别设置堆场,堆场设置在塔吊工作范围内 。 根据构件最大的跨度设置堆垛的合理间隔,堆垛之间设置方便吊装的通道 。 构件的堆放场地表面平整坚固,做好完善的排水措施 。 构件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以防地面不稳定时对构件造成倾斜或破坏 。
3.2 预制构件的验收
预制构件吊装前对部分部件的外观质量 、 截面尺寸 、 构件强度 、 预埋孔洞 、 预埋件位置和预埋出筋的规格 、 型号 、 长度等进行验收 。 其中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且不应有露筋和影响结构使用性能的蜂窝 、 麻面和裂缝等现象 。 裂缝可以通过现场淋水试验来检查 。 预留的穿叠合梁 、 板的孔洞及预埋件等应符合深化设计图纸要求,偏差不得大于 5mm 。 预制构件的截面尺寸应满足 《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 ( JGJ 1 — 2014 )中预制构件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表中的规定,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构件不得使用 。
4 预制梁吊装
4.1 编制吊装方案
根据项目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和施工质量要求,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条件,认真编制叠合梁的吊装方案,并对施工人员做好安全 、 质量 、 技术交底工作 。 吊装方案应具有针对性,必须包含对起重机械 、 吊索吊具 、 支撑体系等安全性的验算以及预制构件在吊装过程中各种工况的考虑 。 充分表现出装配式结构施工的特点和工艺流程的特殊要求 。
4.2 起重设备和吊具
现场起重设备应根据预制构件的安装位置 、 构件最大重量 、 辅助材料重量等选择 。 叠合梁安装位置距离塔吊最远为 30m ,最大构件重量 6.81 t ,吊索吊具重量 0.5 t 。 故选择 STC7020P 型塔吊,臂长 45m ,最大起重量为 10 t ,末端起重量为 4.9 t 。 起重所用的吊具主要有平衡臂 、 吊环 、 吊钩 、 钢丝绳 、 缆风绳和卡具等 。 吊具选用应按其中吊装工程的技术和安全要求执行 。 叠合梁的吊装必须使用平衡臂,吊索水平夹角不宜小于 60 ° ,且不应小于 45 ° 。
4.3 试吊
起重工作前,首先详细检查所有起重设备和吊点的安全牢固程度,均无问题后再选择不利的角度试吊 。 当吊起预制构件离地 20 ~ 30cm 时,设备需停顿一下,四周检查情况,同时测试吊具与塔吊之能率,保证构件平衡性,一切在正常范围内才可缓缓上升,继续起吊 。
4.4 吊装
根据预制构件的布置图,吊装宜采取先远后近的原则,以确保塔吊吊装顺序合理 。 叠合梁在构件厂装车前宜先根据施工现场的吊装顺序对预制构件编号,并且每一个构件还应标明安装方向(如图 2 所示) 。 预制构件厂根据编号来安排生产 、 装车顺序 。 施工现场根据编号卸车 、 安装以利于提高吊装效率 。
起吊超长超重的叠合梁,在绳索钩紧吊环的基础 上,还需要设置一道跨过叠合梁底部的安全绳索,保证其平稳上升,两端采用拉缆维持稳定和平衡 。 起吊构件左右两侧应有临时支撑固定,利用吊钩钩紧吊索并张紧后,临时支撑方可去掉 。 需要夜间作业时,提前准备足够的照明,在恶劣天气或 5 级以上大风时,不可进行高处起重作业 。
5 吊装节点技术要点研究
预制叠合梁吊装节点技术要点主要是预制叠合梁与现浇结构节点的施工质量控制,主要包括预制叠合梁相交节点底筋出筋的质量控制和预制叠合梁与现浇梁相交节点钢筋的质量控制 。 作为大型公共建筑类项目,本工程框架梁跨度较大,主次梁节点处钢筋排布密集,为保证预制叠合梁吊装顺利及钢筋施工质量,在深化设计阶段就要对节点处的钢筋排布进行模拟,做到合理优化 。
5.1 预制叠合梁相交节点底筋出筋的质量控制
预制叠合次梁底筋为 5C25 的钢筋,考虑到钢筋在现浇主梁中的锚固长度为 15 d ,则需要预留出筋长度为 375mm ,但是主梁截面宽度仅为 400mm ,采用常规的钢筋锚固方式势必会给安装带来较大的难度 。 根据规范要求,采用在纵向钢筋端部一侧贴焊 5 d 同直径钢筋的方式来缩短预留出筋的长度,缩短后的锚固长度为原先锚固长度的 60% ,即 225mm 。 但是在现浇主梁两侧都有预制次梁,若预制次梁锚固出筋在同一高度则会出现碰撞(如图 3 ),这就需要在深化设计时将同一个主梁两侧的预制次梁的锚固出筋高度错开 100mm 。 有抬起的梁端钢筋在其上侧贴焊,无抬起的在其下侧贴焊(如图 4 ) 。 这样既保证了预制梁的吊装方便,同时也满足了混凝土的浇筑质量 。
5.2 预制叠合梁与现浇梁相交节点钢筋的质量控制
现浇梁钢筋 、 预制叠合梁与预制叠合板上部钢筋均需要施工现场穿插绑扎 。 节点处的钢筋绑扎既要满足规范要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预制构件吊装的便利 。 由于现浇主梁截面尺寸为 400mm × 1200mm ,现浇主梁钢筋先行绑扎会加大叠合梁吊装的施工难度,因此现浇主梁的侧模必须要在现浇主梁钢筋绑扎完成后才能安装 。 针对上述情况,依据现场标准层施工经验,调整部分传统施工工序安排,优化了叠合梁施工工序 。 施工工序可总结为放线养护 → 支模架搭设 → 现浇梁底模安装 → 叠合梁吊装 → 现浇主梁钢筋绑扎 → 现浇侧模安装 → 叠合板吊装 → 叠合梁 、 板钢筋绑扎 → 混凝土浇筑 。
6 结语
建筑行业是一种高能耗的行业,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建筑需求的同时,还要保证环保施工,这样就增加了施工难度 。 在福州市老年大学教学楼工程项目中,预制构件可以有效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保证工程施工质量,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由此可见,对超长超重建筑叠合梁的运输与吊装技术要点的研究探讨十分必要 。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好资料,顶一下
回复 举报
装配式建筑逐步推广,各种大跨度大重量构件在不断产生,对现场吊装设备和方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