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细草穿沙
苏州园林,美其名曰“艺术瑰宝,人类典藏”,承载了中国传统而深厚的文化精神。它的主人可以是诗人、画家,也能是园丁和工匠,数不尽的文人骚客在亭台楼阁之间流连诗酒、吟风弄月,硬生生地把园林打造成一个个中国古典文学的形象范本。
▲倒影里的园林
千古名仕隐逸之园
中国古代的文人有一个怪脾气,老是认为官场是一个庸俗的地方,喧闹的地方,烦恼很多的地方。他们老是想找一个地方把这种烦扰之气洗掉,那答案就是在花前月下,在山水之间。所以,自古以来那种脱离现实烦扰的城市生活,转向寄情山水的人,我们都称之为一个高雅的名士。
▲远离名利场的江南水乡
吴越有范蠡告别名利场,与美女西施泛舟太湖之上;汉朝有严子陵消失于朝班,跑到家乡富春江钓鱼;魏晋时期,鼎鼎大名的陶渊明隐逸之梦,成就了传世的《桃花源记》……
▲明 周臣《水亭清兴图》
▲明 仇英 《桃花源记》
总而言之,
但凡千古隐逸之士,
都拥有一种“园林性格”。
园林生活是一种境界
园林生活可以给人带来什么样的快乐?白居易在其一首诗中是这样形容的,“富春江上子凌滩,路远江深去更难。何如家祠通小院,自家房下垂钓竿。”意思就是说自家有了园林后,不用再学严子陵辛苦远赴富春江,在自己家门前就可以钓鱼了。
▲拙政一角@橘涂初四
白居易《草堂记》里面还有一段话,“乐天既来为主,仰观山,俯听泉,旁睨竹树云石,自辰及酉,应接不暇。俄而物诱气随,外适内和,一宿休宁,再宿心恬,三宿后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
▲隐于深巷的网师小院
这里说的是园林生活的三个境界,第一是“休宁”,我们平常周末的时候带着家人逛公园都可以找到这种感觉。“再宿心恬”,这是内心的感觉,是心的安适和愉悦,是个人内在生命和外在园林的一种融通。第三层境界,即“颓然嗒然,不知其然而然”。意思是,没感觉了,天下着雨,就望着外面的湖光山色,什么都不想。
▲听雨点落在屋瓦上细细密密的声音。
大家可以体会一下这种不知其然而然的感觉,那就是发呆,过了多长时间你都不知道,这是非常高级的享受,审美的享受。
文人墨客精神之源
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来利往,越是身居高位,越是难寻知心人。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事实上在古代,园林是文人听戏社交的场所,就如同现在这个布局一样,前面听曲的回廊和戏台要隔着三到五米宽的水,因为水是天然的传音工具。
▲文人雅士,推动了昆曲的发展
在这里,每个东西你都觉得很好用,而且在好用的同时,你都觉得它上面带着和你记忆里的、文化里的、传统里的东西契合的东西,在它每一个小细节都有和你共鸣的文化和传统。
▲梦中丝竹轻唱,烟波桨声里,何处是江南?
由此看来,名流贤士、世家大族常常会择园林为宅居地,不仅在于园子里的水草木石给予人的归属感,还因为他们把园林作为古今贤士社交清心之地。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园林景观素材
返回版块7.05 万条内容 · 124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