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2022年高考正式拉开帷幕,古典名著 《红楼梦》 瞬间冲上热搜,占领了话题榜。
没办法,谁叫“全国甲卷”的作文素材,恰好是《红楼梦》里的一段经典剧情呢!
贾政为了迎接女儿贾元春回家省亲,专门建造了一座华丽的 大观园 。竣工之后,贾政带着儿子贾宝玉还有一帮文人清客,一起到园中验收景观效果,并琢磨着给各处景点题名,制作匾额。
今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抛开写作要求不谈,通过《红楼梦》这段剧情准确概括出了中国古典园林匾额的三种创作思路: 直接移用、借鉴化用、独立创作。
其中,前两种最为常见。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著名园林匾额,绝大部分来自“直接移用”和“借鉴化用”。
比如苏州 沧浪亭 的园名和网师园 “濯缨水阁” ,都原封不动地出自《楚辞·渔父》里的一句话: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而拙政园里的 “留听阁” 和 “远香堂” ,分别化用自唐代李商隐诗句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以及北宋周敦颐《爱莲说》里的 “香远意清,亭亭净植” ,都跟荷花有关。
要想独立创作,那就得既要表达自己的志向,又要跟景点完美契合,还不能跟古人撞车……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不过一旦创作得好,也会成为独一无二的经典之作。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欣赏中国园林里的10处风格各异的“神匾额”。
△放心,我们不欣赏这种常见的!
如果评选中国园林里面名字最长的景点,那么留园的“佳晴喜雨快雪之亭”肯定是夺冠的金牌选手。
这个让人感到既难忘又难记的名字,是园主人精心组合出来的:
“佳晴” 出自范成大诗句“佳晴有新课”, “喜雨” 出自《春秋谷梁传》“喜雨者,有志于民者也”, “快雪” 指的是园中的王羲之书法刻石《快雪时晴帖》,都有来历。
而合在一起之后,恰好可以描述一年四季不同天气的美景。
再瞧瞧不远处的“又一村”,两者遥相呼应,是不是立刻感觉有田园风光的味道了?
逛中国古典园林,有一件事情让很多人哭笑不得:
许多景点的名字都起得文绉绉的,特别有内涵。
不听导游解释吧,感觉白来这里一趟;听了导游解释吧,感觉自己被历代学问渊博的园主人们一起按在地上碾压。刚才的“佳晴喜雨快雪之亭”就是典例。
但到了狮子林“打盹亭”面前,相信每位游客都感觉自己一下就看懂了这名字是啥意思。
不过很遗憾:这里是园主人当年坐禅悟性的地方, “打盹”根本不是现在的意思,而是指佛家提出的一种“禅定”状态。
顺便说一句,园中的“揖峰指柏轩”“问梅阁”等景点题名,也都有佛门典故的影子,谁叫狮子林最早是一座佛寺呢!
跟狮子林其他各处内涵丰富的景点名字相比,真趣亭直白得让人倍感亲切,何况匾额上的“真趣”二字还是大名鼎鼎的 乾隆皇帝 写的。
民间传说,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在狮子林的假山王国里钻来钻去玩得非常开心,出来后为景点题字,不假思索写下三个字: 真有趣 。
随行的 黄熙 觉得不够严肃,于是上前请求乾隆皇帝赏赐“有”字。乾隆皇帝恍然大悟,于是把“有”字赏给了黄熙,为亭子取名为“真趣”。
再后来,黄熙拿着皇帝御赐的“有”字跟园主人交涉,最终成了狮子林的新主人。
尽管许多学者一直强调,这段传说相当不靠谱,但各位导游依然爱讲,广大游客也爱听: 有了这段传说,真趣亭看起来才真有趣嘛!
馎饦斋是艺圃的主要园林建筑之一,清朝初年由园主人 姜埰 建造。
所谓“馎饦”,指的是一种北方面食(据说是面片儿汤)。假如从字面意思来推测,感觉这地方应该跟吃饭有关,莫非这是老姜他们家的餐厅?
不过它们的名字,要么富有诗意,比如沧浪亭 “翠玲珑” 、拙政园 “听雨轩” ;要么简明直白,比如留园 “还我读书斋” 、网师园 “五峰书屋” 。
跟它们一比,“馎饦斋”这种风格实在太少见了: 哪有用饭菜给书房取名的?!
“老夫是山东莱阳人,平时最喜欢两件事:一是吃馎饦, 二 是读书。在老夫心中,读书跟吃饭同样重要,所以才这样给书房取名!”
在苏州园林的所有书房里,艺圃“馎饦斋”未必是最有名的,但肯定是最有趣的。
提到扬州个园,大家最先想到的很可能是著名的四季假山。其中,春山由石笋和竹丛组成,在粉墙前营造出了生气勃勃的氛围。
园主人 黄至筠 之所以这样设计,第一个原因是他擅长画画,第二个原因是……他是竹子的疯狂爱好者。
无论是王子猷的 “不可一日无此君” ,还是苏东坡的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黄至筠都老老实实实践着,最终让竹子成了自家园林里的代表性文化符号之一。
因此给园林取名时,他打了一个文化哑谜,称之为“个园”。
至于谜底,可以在园内“觅句廊”内找到相关诗句: “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有人认为,“八音涧”这名字就是为了跟旁边的“七星岩”和“九狮台”呼应,根本不可能发出八种声音,大家不用当真。
但据文献记载,寄畅园引惠山二泉入园,在叠石巨匠“山子张” 张南垣 等人精心堆叠的假山流过后,变成了泉、溪、瀑、滩等多种水景。
水流在八种不同地形中,可以发出八种不同声音,仿佛 “金石丝竹匏土革木” 八种材质的乐器在同时演奏,最终形成了交响乐一般的声景观。
而园林学家陈从周教授经过实地考证后,给大家泼了一股冷水: 如今的惠山泉水早已不如当年,寄畅园的水景效果也跟着大打折扣。
前面提到的几处景点,都来自私家园林。而在皇家园林里面,还有一种独一无二的命名风格,那就是——霸气。
最典型的例子,无疑是圆明园四十景里的“九州清晏”。这是雍正皇帝建造的,寓意 “九州大地,河清海晏” 。
有趣的是,这一处景点还跟另外八处景点在后湖围了一个圈,九处景点互相独立又有联系,真正体现了字面意思的“九”。
到了乾隆即位后,“九州”又成了“九洲”,似乎“清晏”的范围不再局限于九州大地,而是囊括了全世界。
尽管清王朝根本没有实现这个抱负,但这份口头上的霸气留了下来。
说到组合景点,不能不提颐和园长廊的四座亭子: 留佳亭 、 寄澜亭 、 秋水亭 、 清遥亭 。它们共同组成了春夏秋冬。
巧妙的是,每座亭子里的匾额内容,也多多少少跟自己象征的季节有关。
比如象征春季的留佳亭内部,东侧挂着一块 “草木贲华” 匾额,下方彩画内容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匾额和图画合在一起,满满的都是春天的感觉。
顺便说一句:这块匾额是 慈禧太后 的手笔,其他亭子里的大部分也是。
避暑山庄作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号称 “山中有园,园中有山” ,共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等七十二处主要景点。
与其他景点相比,园内的文津阁作为一座藏书楼,似乎并不显眼。
但这样的藏书楼,当年在全国一共有七座,另外六座分别是:
文渊阁、文澜阁、文源阁、文溯阁、文汇阁、文宗阁。
它们专门用来保存《四库全书》,全都模仿宁波 天一阁 建造,就连名字也借鉴了 “天一生水” 的寓意,跟水有关。
前面9处匾额,都是古代人琢磨出来的。而最后这一处诞生于当代,它的作者正是刚才提到的 陈从周 教授。
20世纪八十年代,陈从周教授主持修复豫园的时候,在园内修建了一座戏台。有一次,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 梁谷音 到园内参观,被戏台附近景色打动,情不自禁在戏台上即兴表演了一段昆曲。
当时,旁边的 山涧还没有取名, 陈从周教授忽然来了灵感: “梁谷音”三个字恰好对应建筑、山石、声音,跟园林非常有缘,何不用“谷音”二字来命名呢?
于是,戏台旁的山涧就被称为“谷音涧”。这件事也成了园林界和昆曲界的一段佳话。
有人曾经评价说,有了匾额,建筑才拥有了生命和灵魂;有了匾额,园林景观才有了文化沉淀和底蕴。
这句评价不仅仅适用于古典园林,也不仅仅适用于中式景观。也许我们在营造每一处景观时,最好在现场慢慢看一看、听一听,然后静下心来仔细想一想,到底为它取一个什么样的名字最合适。
关于中国古典园林里的匾额,这次就分享到这里。除了以上提到的各个匾额,你还知道哪些让人印象深刻的园林匾额呢?它们背后又有哪些趣事呢?欢迎留言,一起分享!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图文系园景人 (ID:xyzwin) 原创整理, 欢迎转载, 转载请输入“转载”授权,请注明来源!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有内涵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