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项目案例 \ 互联网家装已经证伪,装配式装修能否带领装饰行业二次突围?

互联网家装已经证伪,装配式装修能否带领装饰行业二次突围?

发布于:2022-07-19 09:27:19 来自:装配式建筑/项目案例 [复制转发]
    传统装修中的弊病众所周知,行业内对于如何解决传统装修中的问题做了许多努力和尝试。14 年兴起的互联网家装就是企业期望通过装修行业的互联网化解决行业沉疴,时至今日,互联网装修几乎已经证伪,通过商业模式改变行业的尝试几乎都已经宣告失败。     

 
如今,随着国家政策的大力推进,装配式的概念甚嚣尘上,装配式装修也不止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但是,传统装修模式根深蒂固的当下,装配式装修概念再前沿,模式再先进,想要短期内破局恐怕也不现实。只有在全产业链完成全部改造,形成合力时,装配式装修才能展现它的完全体,为广大业主带来现代化工业化的装修新体验。    
 

被证伪的互联网家装


 
2018年7月12日,顶着互联网家装第一股名头的XX科技,在港敲响了上市的钟声。但谁想,投资者认购热情严重不足,发行定价遇冷被腰斩不说,发行首日股价即破发,全天下跌了6.39%,最终发行也只募集了10.72亿港元,大幅低于预期的17.79亿港元,上市即遭反噬。  

 
而今,这家自2015到2017年连续三年累计亏损超16亿元的独角兽,市值更是惨遭腰斩,日间成交量也非常低迷,颇有种沦落成为仙股的趋势。  

 
作为所谓的“互联网家装第一股”,受众资本追捧的明珠,为何来到了香港上市,二级投资者却不买账呢?原因不外乎是其包裹在互联网家装营销噱头背后,隐藏的是伪互联网家装的模式创新之殇。  

 
要拆解互联网家装伪模式创新,就必须得从它依靠团购家居建材起家的发迹史说起。  

 
那时的XX科技,瞄准的就是流量撮合与信息倒买倒卖的皮条客生意。虽打着解决家装行业信息不对称的痛点,但由于服务链条没有打通好,团购在不赚钱的同时,还牵连着后续的交付执行环节经常出现消费者投诉等问题。  

 
随后,家装团购模式被证伪。  

 
不过,随着资本的风口由团购转向O2O,淘宝电商大行其道。XX科技迅速跟风,快速地将行将就木的团购模式升级为O2O互联网家装平台。  

 
尽管资本玩弄的概念升级了,然而其贩卖流量的生意本质却没变。时至今日,这种贩卖流量的商业模式,也仍停留在交易环节的便利上,并未深入解决家装行业的核心痛点问题并带来持续的动能。  

 
好景不长,随着互联网的流量红利不再,平台式的信息撮合与服务成交转化,便需要依靠巨额的营销推广费或低价拼规模的方式来获客。  

 
 

 
为了维护现有的业绩,红极一时的互联网装修平台,承担着巨大的销售及营销开支。而高昂的营销费用也正说明了所谓的互联网装修,目前还只是停留在关注营销与获客等表层的门面功夫上,并未实质性地对品质交付这一家装行业痛点,进行尝试性解决,更多的仅是将互联网家装当成了一个获取流量和收割流量的工具。这似乎有点本末倒置。  
   
通过互联网虽能完成前端的高效获客,但在后端的施工交付等环节上却是偷不了懒,更多地需要实打实地考验到各装修公司的运营、供应链等能力。对于真正的互联网家装平台来说,满意交付是一种能力。如果没有服务能力与兑现能力,客户满意度上不来,一切就沉淀不下来,期望互联网装修为家装行业带来颠覆性改造,几乎就是天方夜谭。  
   
对于家装行业而言,是典型的低频次消费,并无活跃度和复购率之说。高获客、低留存、流量贵、低转化的窘境,使得互联网装修平台无止境地烧钱,早已不足以支撑平台的运营。  
   
X家网的解决办法是,提供自营服务。然而,通过自营,虽然在施工和交付环节中一些不可控的管理问题是减少了,但毛利率和规模就必然大打折扣。而自营模式的发力就相当于从金主的口袋中争利,把平台上做买卖的B端商家全部逼到墙角。虽然自营业务架构搭建起来了,但由于其未能平衡好自营与平台之间的角色关系,使得其既做运动员,又充当裁判。一方面大家说好了一起出力来吸引流量做大蛋糕,一方面自己却暗地里把流量倾斜导给了自营的业务,在没有平衡好商家利益关系的情况下,就颇有种卸磨杀驴的意味。  
   
最终X家网也只能沦落为一家打着互联网家装的旗号、干着伪平台活的伪互联家装企业,在挣扎中不断深陷亏损泥淖,更遑论要深入改造家装行业。  
   
尽管概念造得再天花乱坠,怎奈顾客和资本并不买账。  

 

 

装配式内装 能否带领行业二次突围?


 
装配式内装普遍被看做装饰行业解决行业困境的第二次突围,企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行业弊病,通过前面对内装工业化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装配式内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解决传统装修问题的,尤其是施工现场组织上,装配式装修最大限度减少了现场各类工种的使用,从而实现质量上,工期上的大幅改善。  
   
具体来看,完整的装配式的技术体系应该包含三部分:首先是内装部品体系,包括部品种类和内容;其次是内装部品的集成技术,包括施工工法和技术要点;另外,部品的模数协调和工业化生产也是要点之一。 三个方面缺一不可,从设计、生产、安装、维护阶段,明确各阶段涉及的部品内容、数量、尺寸要求、接口技术、工业化生产方式、安装方法以及性能认定和维修维护管理方法。协调各阶段参与单位的合作,减少湿作业量,实现工厂的大规模、系列化的生产,节约资源、减少能耗,从而形成装配式内装的完整产业链条。  
   
相较于传统装修,装配式装修在人工成本、工程质量、施工工期、节能环保等方面都有显著优势。  

 

装配式建筑能减少劳动力使用


 
按照国际通行准则,15-64 岁人口可视作劳动力人口,根据统计局数据我国劳动力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 2010 年迎来高点后持续走低,目前已经降至 71%左右。  
   
与之相应的是建安工程中人工费持续走高,根据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数据,自2008 年以来,建安工程直接费中的人工费按年增长 3%-13%不等。  

 
 
 

 
建筑工业化由于大量减少现场湿作业,可以降低现场施工人员数量,从而实现降低人工费的目的,按照行业通行测算,人工费在传统高层建筑中占比大约为15%-20%,而装配式建筑中占比仅 10-15%,因此在人工费上可节约至少 5 个百分点的成本。  

 
对于装配式内装来说,人工成本的节约也非常显著。传统装修中,在直接费中,人工成本占比大约 25%,材料费占比约 75%,从实际装配式内装项目的总结来看,人工成本节约大约在 7%左右。  

 
 
 

 
当然直接费虽然较传统装修有所增加,但考虑间接费的节省和工期节约带来的融资成本减少,总的造价成本并不会比传统装修更贵。  

 

装配式内装首检缺陷率低于传统装修


 
装配式装修一个重要特点是解决传统装修手工现场作业带来的质量不稳定,装配式装修把人工操作的比例降到最低,用标准化构件、模数化位置、专业化操作来规避人工操作的随机偏差,从而提高品质标准。验收程序充分协调各方资源和力量,尽量把工作做到过程中,有条理有步骤验收,用过程精品来实现结果优秀。  

 
对比装配式精装和传统装修的验收检验,首检缺陷检出率对比传统住宅精装修的2.8%,缺陷检出率降至 1.4%,环比下降 50%,证明装配式因做好事前和事中控制,把事后补救损失减少到预期范围。允许偏差的中位数相对标准差从±0.77 缩小到±0.45,品质档次从 0.9 西格玛提升到 1.4 西格玛,可视为质量提升。  

 
 

 

装配式内装建设周期短于较传统装修


 
由于装配式内装大量工作在工厂完成,现场作业时间较传统装饰可节约 50-70%,总工期节约 15%-20%。以北京某保障房小区为例,按传统方式装修,计划工期 50 天,而用装配式内装,实际总工期约 44 天(含工厂加工)总工期节约 12%。  

 
 

 
而对于某些环节的施工周期而言,装配式更具有明显优势,以内隔墙为例,如果采用传统轻质水泥隔墙板施工,整个工期约 10 天,如果采用装配式轻质涂装板隔墙,工期仅 2 天。  

 
 

 

装配式内装在节能环保方面优势突出


 
由于现场电动机械使用减少,湿作业工法改为干作业,且占用土地时间缩短,装配式内装单位面积的能耗、噪声和周转用地面积较传统装修均明显下降。  

 
 

 
然而,装配式内装发展的最大驱动力,还是来源于政策的助推。  

 
最近几年来,上至国务院、住建部,下至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密集出台了数以百计的《意见》《计划》《标准》等相关文件,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装配式装修也作为装配式建筑的配套工程,被提上日程。由于我国建筑传统以现浇为主,主体机构由于涉及安全性,装配化率提升难度较大,但根据最新颁布的装配式建筑认定标准,内装环节可以拿到40分,通过装配式内装实现装配式建筑认定,成为企业获取政策优惠的重要方式。  

 
不仅如此,来自租赁市场、存量改造市场的巨大需求,正是装配式内装的主要应用场景。  

 
随着《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指导意见》等政策的出台,据相关估算,仅一线城市和省会城市,每年新增租赁住房套数超过40万套,而保障房的新增供应大约在500~600万套左右。根据相关政策,租赁住房和保障住房都要全装修交付。由于装配式内装工期短、易拆改、环保无醛即装即住等优势,成为租赁住房和保障房首选的装修方式。  

 
而自2017年下半年开始,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二手住房成交规模,超过了新房,标志着“存量房时代”已然到来,这意味着未来二手房装修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装配式内装由于内装系统与主体结构分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有内装的拆除,降低装修成本、节省工期,减少对房屋结构的损害,天然适合存量房改造。  

 

 
然而目前,从供给端来看,仅个别企业具备项目交付能力。  

 
装配式内装目前在室内装饰行业的渗透率还极低,据不完全了解,一级市场仅中寓、秒象等寥寥数家能实现100%装配式设计、施工并有产品交付,能打通全产业链的装配式内装企业更是屈指可数。对于装配式内装那个来说,目前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  

 

秒象—为交付而生 疏通装配式产业动脉


 
目前专注于装配式装修的企业主要分两种,一种是生产制造企业,一种是施工落地企业,而不论哪类企业,都有一个共同的环节,就是设计深化与拆单报价。  

 
装配式内装企业进入市场成本很高,首先是沟通成本,每一次提案都要完成设计、深化、算量、报价,这些看似必然的动作背后,包括设计师、预算员、采购员等一整套的人力软支出。  

 
因为装配式内装提供的不是成品,而是很多需要根据个性化需求来调整的产品+服务,每一次方案变动都涉及一次重新计算。  

 
此外,现场施工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如果不能做好全流程的成本控制,就会影响企业正常运转。  

 
秒象从装配式内装设计入手,打造了一款集设计、算量、生成制造数据一体化的软件,帮助制造企业做设计拆单,将传统的设计效果图转换成生产制造语言,用数字化工具将这部分工作效率提升70%-80%。  

 
 

 
秒象的服务对象远远不止目前处于风口之上的装配式内装企业,还包括更上游部品部件、材料、结构件以及家具、家电企业。  

 
这些需要拆单、生产、再组合成产品的企业,数字化应用主要集中在营销端与生产端,接单模块设计软件已经非常成熟,生产模块的MESS软件也得到了普遍应用,企业实现了管理节点的数字化,但全流程没有打通,效率提升的空间就十分有限。  

 
当前,企业从接单到生产,有两个环节不可或缺,拆单算量和设计深化。  

 
拆单算量后精准报价与设计深化后指导生产,是当前企业人力消耗最多的环节,也是制约企业规模的一个重要因素。  

 
要实现这两点,首先要将设计方案转化成生产数据,才能够计算用料、用时、用工,从而提供报价,然后再用数据指导生产。  

 
    
转载自:秒象科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项目案例

返回版块

1967 条内容 · 7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可能是你见过的最详细装配式案例|交子智谷·云锦二期项目

交子智谷·云锦二期项目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为成都市工业产业园项目,规划用地类型为工业用地,拟为科技类企业、轻型工业企业、生产制造企业提供办公生产空间。本楼栋为4#楼,地上建筑面积为5190平方米,共7层,层高为一层6.0m,其余楼层4.8m。本楼栋所在场地类型为Ⅱ类场地,抗震设防烈度7度(0.1g),地震分组第三组,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上总结构投影面积(不包含正负零及构架层)为5970平方米,其中计入装配率部分面积5402平方米,本项目设计要求达到A级装配式建筑标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