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日,华南国家植物园在广东省广州市正式揭牌,成为继今年4月18日在北京揭牌的国家植物园之后,第二家正式揭牌运行的国家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依托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设立。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在接受中国绿色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华南国家植物园将遵循“充分体现国家意志、有效满足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最高水平”的标准,建设成为国际一流水平的植物园。
立足华南,辐射世界同纬度
华南国家植物园位于我国南方丘陵山地带,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是我国水热条件最为优越并且形成我国特有的季风常绿阔叶林的地区,也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野生动植物种质基因库。
任海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立足华南地区,是世界上同纬度地区最大的南亚热带植物园,主要收集保护我国华南热带亚热带植物资源,也兼顾保护世界同纬度地区重要植物资源。目前有迁地保育植物17168种(含种下分类单元)。
华南国家植物园的大王椰子林。
华南国家植物园有两个园区。广州园区包括植物迁地保护及对外开放园区(有木兰园、棕榈园、姜园等38个专类园区)和科学研究园区。肇庆鼎湖山园区即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暨树木园,是我国首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的保护区之一。
任海说:“华南国家植物园位于粤港澳大湾区,迁地保护可覆盖南岭、武夷山地区,同纬度可辐射至广西、福建、江西、湖北、四川、云南等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在我国国家植物园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将发挥独特作用。”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风貌。
引领植物保护,排名世界前列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学研究和植物保护机构之一。任海介绍,最早是国立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于1929年创建。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易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1956年研究所下建立华南植物园和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2022年5月,国务院批复同意设立华南国家植物园。
华南国家植物园在植物学、生态学、农学、植物多样性保护及其可持续利用等方面积累了丰硕的研究成果,曾培育出我国第一批具生产价值杂交水稻(1981年获国家发明特等奖),协作解决三叶橡胶树北移和抗寒性全国攻关(1982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为“五年消灭荒山、十年绿化广东”作出重要贡献。
昔日华南植物研究所的分类楼,现为行政办公楼。
华南国家植物园科研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植物园走出去、引进来,不断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6次举办国际培训班,培养来自 “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的100多名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与管理方面的科研人员;共获批国际人才PIFI项目39项;牵头多个国际组织机构,引领植物保护和研究;与拉美、非洲以及东南亚等国际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生物多样性面临的挑战。
2010年华南植物园与秘鲁圣马科斯大学联合野外调查。
任海说:“目前,华南国家植物园在迁地保护方面已经涵盖了华南地区各植被类型,在植物科学研究方面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在国际植物保护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9年国际评估认为:华南植物园在物种保育、科学研究、科普教育、资源利用等方面综合排名居世界前列。
华南国家植物园景观温室群全景。
破解重大难题,服务国家社会
谈到华南国家植物园的特色科研工作,任海颇感自豪。“植物学家的研究并不是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在高塔中埋头研究、脱离社会的。”任海说,“我们是带着使命在研究能够解决国家和社会实际困难的课题。”
在1958年,根据周总理“植被改造自然”的指示,华南植物园开展了热带沿海侵蚀台地的植被恢复,将广东茂名小良的3000多亩光板地恢复了热带季雨林、人工林和经济植物种植地,极大地改善了区域的生态和经济条件。
小良热带海岸带生态系统研究站是我国最早开展恢复生态学研究的野外台站之一。建站初期,周边土地地表植被尽失,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形成了一片片的千沟万壑的“火焰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的科学家利用多学科手段,系统开展了沿海极度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研究。经过60余年的生态恢复,成功地将极度退化的“黄水秃山”变成了鸟语花香的“绿水青山”,变成了当地人民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针对经济作物的科研成果就更多了。比如:提出果蔬采收、预冷与处理、包装与物流销售保鲜的系统解决方案,延长了果蔬保鲜期,降低了化学杀菌剂使用量,提高了果蔬销售价;突破了荔枝、龙眼果皮褐变的技术瓶颈,并打破了果蔬出口欧美等国家农药技术壁垒;面向华南和西北区域特色经济作物产业需求,将石斛生态栽培技术和新品种推广至行业80%的企业;突破高价值树种檀香等繁殖栽培障碍,实现规模生产并用于生态修复;枸杞和甘草功效成分提升、枸杞篱架栽培和甘草无性繁殖等技术和新品种引领了产业升级。
华南植物园收集石斛种质资源207种,选育出7个品质优良的铁皮石斛新品种,研发出优质高产种植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
“华南国家植物园是按照国家战略部署,以国家的需求为导向建设的,承担着国家赋予的使命任务,今后将为国家植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继续提供源头资源植物和相关科技支撑。”任海说。
实施3E计划,体现大国担当
谈到未来的建设,任海向记者介绍,华南国家植物园有个高大上的计划——3E植物“20000-2000-200-20-2”综合保护利用计划。
3E即特有(Endemic)、濒危(Endangered)、经济(Economic)。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在未来3-5年时间里对这三类植物的迁地保护物种数要达到2万种,并筛选2000种具经济价值的种类向地方政府推荐使用,选取200种开展基于活植物收集的系统研究,选取20种特有珍稀濒危植物或特色物种开展野外回归和开发利用,开发出2种进行大规模经济利用,为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模式,同时为中国贫困地区的植物保护和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示范。
华南植物园培育兜兰属、紫金牛属、木兰科、苦苣苔科等观赏植物新品种100多个,在兜兰属植物的迁地保护、野外回归、新品种培育、产业化生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图为‘鸿运’兜兰 Paphiopedilum ‘Pink Lady’。
“这一计划涵盖了植物迁地保护、科学研究、物种回归与合理利用等方面,是我们提出的一个五年目标。”任海介绍,在迁地保护方面,华南国家植物园将建设国家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育中心和种质资源库等,实现物种保育2万种以上,其中经济植物6000种,使华南珍稀濒危植物95%的种类得到迁地保育。在经济植物驯化利用方面,植物园将聚焦珍贵林木、药用植物和观赏花卉的引种驯化和产业化应用。
华南国家植物园棕榈园。
“未来华南国家植物园还将拥有自然教育馆和智慧植物园,向公众提供一系列富有特色的教育课程。还将建设体现岭南园林文化特色的国际一流专类园及特色植物展示区,探索与国际接轨且符合国情的国家植物园管理运行机制,全面提升园区综合水平,努力建成示范性、引领性的区域国家植物园,体现我国在全球植物多样性保护的引领地位和大国担当。”任海说。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园林植物
返回版块19.37 万条内容 · 29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这些路边“最熟悉的陌生植物”,你还记得它们的名字吗?“咦,妈妈,那是什么植物啊?” “这个,小时候玩过,叫什么名字来着……” “爸爸,爸爸,那个那是什么植物……” “嗯,常常见,什么名字来着……” 1、这些路边常见的野花野草你见过么?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谢谢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