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 2022届毕业生去向披露

2022届毕业生去向披露

发布于:2022-07-12 09:25:12 来自:电气工程/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复制转发]
清华电机系(全称“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创立于1932年,是清华大学最早成立的3个工程系之一。   1989年率先将原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机三个专业合并为一个宽口径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列入了全国专业推荐目录。 本学科是首批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在历次学科评估中保持全国第一或A+。 电机系拥有电力系统及大型发电设备安全控制和仿真国家重点实验室。



1

毕业生去向


业内TOP1清华电机系在6月24日举行了2022年毕业典礼,并披露了今年电机系毕业生的去向。


北极星电力网摘录如下:


2022届电机系共有113名本科生毕业, 其中国内读研94人,占总人数的83.2%;出国深造9人,就业4人,其他6人。


本届研究生毕业生包含2021年10月、2022年1月、4月和6月这五批毕业的同学。 硕士研究生共有97人毕业, 其中就业92人,占总人数的94.8%;国内继续深造3人,其他2人。 博士研究生共有56人毕业, 其中就业38人,占总人数的67.9%,国内博士后进站继续深造11人,出国出境从事博士后研究者6人,其他1人。


2022届电机系本科、硕士、博士毕业生中直接就业共计134位同学, 其中共有76人去往电力/电工行业,占就业总人数的56.7%,其中45人去往电网企业,8人去往发电企业,9人去往电工制造企业,14人去往其他电力行业研究单位。去往电网企业的45人中,包含国网/南网总部及直属公司5人,区域及省级电力公司15人,地市级供电局18人,电网研究院7人。除了电力/电工行业就业以外,有35人去往IT行业,5人去往高校任职,6人去往政府部门,4人去往金融证券行业,4人前往制造业,4人去往其他单位和企业。


2022届电机系毕业生就业的地域 分布比较广泛,毕业生去向涵盖21个省级行政区,其中人数最多的5个省市依次为:北京(71人),广东(17人),江苏(13人),上海(7人),浙江(6人)。全系就业出京率51.0%,其中博士出京率32.7%,硕士出京率59.8%。去西部/东北部就业人数为14人,比例为9.7%。从行业分布来看,电力/电工行业仍然是我系毕业生就业的主流,表现出电机系毕业生心系我国电力电工行业发展,入主流上大舞台的就业意愿。


   



2

电机·系史

1932

清华大学 电机工程学系 正式成立,清华工学院院长 顾毓琇教授 兼任首任系主任

1934

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创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1938

七·七”事变后随校南迁,电机系附设 电讯专修科 ,培养了抗战时期急需的电讯人才

1946

抗战胜利后,清华大学恢复全国招生,电机系招生人数为全校 1/9

1952

院系调整,新成立 无线电工程系 (现电子工程系)

1958

迁入西主楼,新成立 自动控制系 (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1970

新成立 工业自动化系 (现自动化系)

1981

作为发起单位之一,创立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

1988

正式改名为 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

1989

将原电力系统自动化、高电压技术、电机三个本科专业,合并为一个宽口径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

1995

电机系电工学科在全国综合评估中,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综合水平等 各个分项成绩均名列全国第一名

1997

教学成果“面向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高质量电工学科高层次人才”获 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

2001

新成立 生物医学工程系

2005

教学成果“优化理论课程,强化实践环节——电力系统本科专业课改革”获 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7

电机系牵头成立本科“ 能源与电气大类 ”,同年成立“ 能源互联网国际班 ”,进行本科招生

2020

响应国家“强基计划”,参与未央书院,开始 数理基础+电气工程 本科双学位人才培养




3

师资力量


·  教职工共 135

·  中国科学院院士 1

·  中国工程院院士 1

·  IEEE Fellow  10

·  IET Fellow  29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会士 11

·   多位 教师获评 中国电力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全国创新争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和北京市教学名师奖





4

人才培养


本科生培养

2022年约招收 120 名本科生,其中纳入能源大类本科招生约 80 名(含“能源互联网国际班” 15 人左右),纳入未央书院“数理基础+电气工程”专业招生约 40 名。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制定培养计划,注重“宽口径、厚基础”。


电机系共开设 70 余门本科生课程,包括30门必修课和40余门选修课。多门课程入选为 国家级精品课 ,多次获得 国家级、北京市教学成果奖



研究生培养

电机系研究生专业涵盖“电气工程”一级学科下的全部5个二级学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基本稳定在每年 120 人左右,其中博士生 70 人左右,硕士生 50 人左右。


国际化人才培养

· 暑期学校

    2019年起,联合意大利贝加莫大学、意大利那不勒斯大学持续联合举办 中国-意大利先进制造创新论坛 中意先进制造暑期学校 。截至2021年底,参加论坛和暑校的学生累计达到143人。




5

科研概况


科研布局

近年来,电机系 以研究团队为主导、平台建设为促进 的有组织的科研格局已逐步形成,建立了“一系两院”组织结构与“一轴两翼”学科体系。

勇于顶天 ,积极承担国家基础前沿课题,从规划源头引导学科前瞻方向; 扎实立地 ,注重与行业龙头企业深入合作,着力攻克关键技术难题,培育重大成果;跨国跨行业搭建合作平台,拓展科研方向,科研规模和水平都得到快速增长。率先成立“ 新型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 ”,成为首批20个标杆全国重点实验室之一。




6

课外活动


课外科技活动

除了在导师指导下开展高水平科研之外,电机系还以 系科协、未来能源兴趣团队 为平台,为本科生创造课外科技活动的良好氛围,通过参加SRT、挑战杯以及各类科技赛事,培养学术志趣。近年来在校内外各级各类科创赛事中屡创佳绩。


实践交流

每年约100名电机系本科同学参加以“ 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为主旨的社会实践活动,打造出“梦之网”、“麦田计划”、“烛火计划”等多个实践品牌项目。


由电机系同学发起的旨在为偏远地区小学搭建光伏微电网“梦之网”项目已连续5年获得“清华大学暑期社会实践金奖支队”,连续4年捧得“清华大学最佳社会实践奖”。


文艺体育

电机系历年在清华大学的羽毛球、篮球、排球、足球等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乒乓球队创造了 清华大学马约翰杯乒乓球团体赛“八连冠” 的奇迹。


学生节、新生舞会、联合歌赛、一二·九合唱比赛等文艺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你我之间”学生节 成为电机系学生一年一度的文化盛会,“石小锅”乐队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生音乐团体。




7

就业去向


电机系学生秉承“ 立大志、 入主流、上大舞台、干大事业 ”的职业发展观,以 电力电工和能源行业 为主要就业方向,形成了电网、发电、电工装备制造、教育、信息、金融等多领域的就业布局。清华大学每年评选10个 就业先进集体综合奖 ,电机系在2007-2021年期间先后 11 次获得该奖项。

电机系2021届毕业生去向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返回版块

2.19 万条内容 · 56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现在的设计图纸问题越来越多!

现在不管是大的设计院还是小的设计院出的施工图纸,现场施工过程中都会出现很多错误和漏洞,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问题?作为一个土建类甲级设计院工作十几年的人,让大明用亲身经历来尝试分析一些原因: 1、设计院做的不是设计,而是画图 设计是个人构思、想法的,其最基础、本质的应当是创造。但是,在建筑设计行业内,其实很多设计师们与其会说自己是设计师,更多自我调侃为画图狗。工程师们会因为甲方的各种需求,反复做修改,很多甚至违背设计师的想法,所以,这做的并不是一份设计,而是在完成甲方爸爸的“奇思幻想”,“设计师”不过是代为操作的工具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