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乡村振兴:“村庄景区化”的乡建发展模式

乡村振兴:“村庄景区化”的乡建发展模式

发布于:2022-07-08 10:22:08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本文转载自正元智观


2003年,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提出,要进一步发挥浙江生态优势,在全省启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着力改善乡村环境风貌。2018年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后,浙江省继续扎实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深化美丽乡村建设,并提出“万村景区化”,深入推进乡村旅游、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通过“美丽乡村”实现“美丽经济”。

     
     

一、各省“村庄景区化”发展模式

 

浙江省“万村景区化”模式



2003年以来,浙江省先后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省委、省政府印发了《浙江省深化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2016-2020年)》,十几年来,浙江持续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这一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大行动,与时俱进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村庄景区化”山东样板


山东省在文旅助力乡村振兴上的率先突破。近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农业农村厅等五部门联合印发《  关于开展村庄景区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  》,《意见》明确要求,开展村庄景区化培育建设,推进美丽乡村向景区化乡村转型升级,以明确村庄景区化建设标准、实施乡村环境景观化行动、注重保护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培育景区化村庄旅游新业态、提升景区化村庄配套设施、强化村庄景区化人才支撑等六个方面为着力点,  力争到2022年底,全省建成1000个左右景区化村庄,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等重要方面达到3A级旅游景区的核心标准。

二、“村庄景区化”内涵

 

“村庄景区化”内涵


乡村是指主要人口稀疏分布从事农业(牧业、渔业)生产的地区,乡村景观包括自然生态景观、村落景观、劳作景观、经济景观、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居建筑等。旅游景区是一个有明确界限,有专人管理,为游客提供旅游休闲服务的空间地域。景区化是指某个空间地域的特定资源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经过开发与管理,配以旅游设施与旅游综合服务,所形成的具备一定旅游休闲功能的空间地域的过程。

乡村发展现状


城市化的深入,乡村景观的整体意象受到破坏。 乡村景观,是地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她会展现出地域的特色性以及差异性。而对于当下而言,随着城市化日益加深,蜿蜒的胡同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宽阔的马路,淳朴的特色民居被拆毁,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洋房。硬性的道路将农田划分的支离破碎。乡村景观,正在遭受着当下城市文明的侵蚀。
随着时代的发展, 乡村景观的地域特色逐渐消亡。 随着时代的进步,乡村间的原始建筑、景观正在消亡,使老一辈人和当下的年轻人逐渐丧失了对于“老家”的记忆。使得人们对于乡村的归属感以及认同感逐渐模糊起来。首先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传统农具性能的不断提升,虽然在一方面很好的解决了农民的工作效率但是又在另外一方面剥夺了农村传统的耕作方式,例如水井、碾子、手推车等已经淡化出了人们的视野; 同时,伴随着社会文明,传统的民风民俗也不再受到人们的重视,生活的时尚化变成了人们盲目追崇的对象。传统的地域民风也离我们愈来愈远。

“村庄景观化”提升方向


01

乡村景观场地肌理的保护与完善


   

   
乡村广阔的田野就是乡村景观的表现主体,美丽的农田、清澈的溪流、茂密的山林以及若隐若现的乡村,这些是构成乡村景观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对于乡村院落,我们仍然需要保持传统的院落布局形式,房前种树,屋后栽花,院落中的猪圈、马圈、拉秋收的马车,无不是乡村景观中最靓丽的风景。
对于乡村建筑,或靠山而建,或依水而居,或林中而建,南北建筑材质、风格大相径庭。地域性、民族性建筑特征是乡村建筑最突出的本质区别。我们更多的是要去传承其地域中特色的建筑形式,从而去打造更纯粹的乡村景观。

02

   乡村景观历史文脉的延续与传承


   

   
乡村景观,与人们的生活习作息息相关,人们在土地上建造房屋、更重土地、生存繁衍,乡村景观的形成与延续,事实上就是乡村的历史。 这种景观的形成,往往反映居住在这里的人对于土地以及生活的态度。
对于在后续乡村景观的设计中,我们应该注重反映乡村景观所体现出来的场所精神,延续地域历史文脉,从而构造更具地方特色性的乡村景观。

03

   乡村景观传统农事的体验


   

   
对于乡村景观而言,最能反映其特色性的莫过于农事体验。农事体验是人们感受乡村气息的重要载体,亲子旅游、农具展览、研学旅行是开展农事体验的重要方式。
在后续的乡村景观设计中,最为传统的乡村农事文化景观的传承和保护,是至关重要的。 

三、“村庄景区化”规划设计路径

 

“村庄景区化“的模式



美丽乡村建设的重点在于实现村庄生产、生活与生态的和谐发展,而乡村旅游业发展主要承载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四大功能。
“村庄景区化”将景区与乡村看作一个系统,通过系统内各方利益协调和资源优化配置,达到乡村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村庄景区化”的核心是构建空间互应、资源共享、要素互补和利益互显的共同体。

01

   空间互应


   

   

依托村庄本体,对国土空间进行开发利用,使景区和乡村在空间上相互叠合。

02

   资源共享


   

   

对乡村自然景观和文化遗存等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使旅游资源为村民与游客所共享。

03

   要素互补


   

   

以路、水、电、文、教、卫等为核心的乡村生活服务设施与以吃、住、行、游、购、娱等为核心的旅游服务设施既有所叠合,又具有较强的互补作用。

04

   利益互显


   

   

在“景村融合”发展中,要在满足村民与游客等主体利益诉求的同时,保持乡村持续、和谐发展。

“村庄景区化“的实施策略


“村庄景区化”涉及社会、经济和环境等诸多方面,在强调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上,更要重视物质景观空间与文化特色的传承,本文为“规划师笔记”精选文章。可通过强化村域综合规划整治、复合型旅游开发和乡村文化品牌塑造三大举措来实现“村庄景观化”的发展目标:

01

  强化村域综合规划整治


   

   

通过乡村资源整合及构建,以推动旅游发展、富村富民为核心,进行村域综合规划和环境综合整治。

02

强化复合型旅游开发


   

   

深入挖掘乡村的人文风貌、地理文脉和民俗风情等特色,结合游客市场需求和现代旅游发展趋势,发展乡村观光休闲、文化体验及乡村度假等复合型旅游。

03

强化乡村文化品牌塑造


   

   
通过深挖乡村的文化遗存,把特色文化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传承地方文脉,在村容村貌及景观改造上注入乡村特色文化,让文化建设成为乡村旅游景区特色营造的有效途径。

“村庄景区化“的路径


基于“景村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需充分协调居民与游客的利益诉求,寻求乡村现代化与旅游乡土性、乡村景观保护与旅游产品创新、乡村生活服务设施均等化与旅游服务设施体验化的平衡。这就要求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景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及同步管理,优化公共景观及基础服务设施,形成“以景带村、以村实景、景村互动”的发展模式。


本资源均为通过网络等公开合法渠道获取的资料,仅作为学习交流之用,其版权归原作者或原出版社所有,不对所涉及的版权问题负法律责任。如原作者认为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文章,谢谢!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milkteays
    milkteays 沙发

    希望可以通过“美丽乡村”实现“美丽经济”

    2022-07-11 11:26: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lijiawei411
    lijiawei411 板凳
    基于“景村融合”的美丽乡村建设需充分协调居民与游客的利益诉求,寻求乡村现代化与旅游乡土性、乡村景观保护与旅游产品创新、乡村生活服务设施均等化与旅游服务设施体验化的平衡。这就要求美丽乡村建设与旅游景区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及同步管理,优化公共景观及基础服务设施,形成“以景带村、以村实景、景村互动”的发展模式。


    2022-07-11 11:24: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8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历史:那些消逝的河流……

本文转载自中国水事、水利设计师茶楼 自古以来 中华儿女依河而居 中华文明依河而兴   在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 有一些曾为文明延续 作出过重要贡献的河流 因地质变迁或者人为改造 已经不见了踪影 今天,就让我们盘点一下 那些曾经存在过的古老河流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