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施工技术 \ 茶余饭后 \ “清退令”之下,4600万被“赶”出工地的大龄农民工,该何去何从……

“清退令”之下,4600万被“赶”出工地的大龄农民工,该何去何从……

发布于:2022-07-06 11:12:06 来自:施工技术/茶余饭后 [复制转发]

前段时间,一则“超龄农民工逐步告别工地”的新闻,把这个看不见的群体再次推到人们眼前。



1、清退令

据《工人日报》报道,随着多地出台政策规范用工年龄,55岁以上的大龄农民工正在被逐渐清退出建筑工地,明确规定:施工单位对男性超过60周岁、女性超过50周岁的不得签订劳动合同。

新闻出来后,有不少人为高龄农民工打抱不平:

年轻力壮的时候,他们是辛勤劳动者、城市建造者,年老体衰的时候,他们是大龄农民工、是超龄打工人;

他们可能因为年龄大了,身体素质逐渐变差,也可能是因为工作多年,身体患上了不可逆的职业病;

而工地高强度的劳作,对于体力、精力都在走下坡路的中老年人来说,的确不是适合的选择。

可听到这群人必须逐渐离开的消息,我们却没法替他们开心。

有时候,清退的不只是一个岗位、一个工人,而是一家人的饭碗和温饱。



2、老龄农民工

我们都知道工地上很辛苦,他们为什么还要去做呢?难道是因为喜欢吗?只是别无选择而已。

央视纪录片《行走中国》曾有一期节目,把镜头对准了山东泰安的一群农民工。

他们大多已经50多岁了,有的选择把头发染黑,让自己看起来更加年轻,有的会用一顶毡帽,罩住自己花白的头发和额头上的皱纹。

每天早上6点不到,他们便成群结队地带着家伙,准时聚集在郊区的某段国道两旁,期待被选中,然后立刻上岗。

每当看到招工的人开着小轿车来,他们就一拥而上、“竞聘上岗”。

他们之间不仅是伙伴,还是对手,竞争着同一份工作。




3、现实

这样在夹缝中讨生活的高龄农民工有很多,因为他们需要钱,因为就算是进工地做个小工,也能拿到150以上的日薪,而打一天零工只能挣到几十块。

相比于“苦”“累”,他们更怕赚不到钱。

首先,工地是个体力活,30岁当然比50岁更有力气、反应更快、效率更高;更健康的身体,更少的伤病,也降低了雇主的风险。

其次,高龄和事故的确存在一定相关性。

2018年,上海建筑工人中超过60岁的占比仅有1%,而全年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的人员里,超过60岁的占比达到15%。

但在这些数字下,老板们为了降低风险而劝退部分高龄工人,工人们则是削尖了脑袋想干活。甚至越是繁重、危险的活越吃香,因为难度大的竞争小,还能赚更多的钱。

所以,即使没有这些条条框框,雇主也更倾向于去招年轻力壮的小伙子。




4、未来

和其他行业不同的是,农民工这一职业,似乎很难迎来一批一批的更替和迭代,而是被“钉死”在了这个职业。

一方面,初代“农民工”群体正式登上了中国历史的舞台的经历过于耀眼,在当时,只要能进城,就能赚到钱,就能有饭吃,甚至还能开上小汽车,住上小楼房。

而现在,农民工群体的“高光时刻”已经不再,能挣钱,不代表能存钱,一个人能生活,不代表一家人都能生活。

另一方面,新生代农民工的减少,是高龄农民工比例保持高位的最大原因。年轻人们不愿进工地,宁可去跑外卖、送快递。

但是也不难发现在建筑行业中,很少有“95后”的身影,基本都是“60后”和“70后”,等这批人老了,年轻人又不愿意做,以后的工作又该谁来干呢?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茶余饭后

返回版块

5605 条内容 · 6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工程界的潜规则,你知道几个?

第一个是土方开挖我们都知道土方开挖非常赚钱,挖土要钱,运土要钱,有的时候刚好碰到其他工地需要土去回填的,那这样的就可以两头赚,这边的收这个拉土的运费,那边又可以收卖土的钱。当然啦,这个美差也不是所有人都轮得上,一般都是有当地的地头蛇的才能干。工地的老板来只是为了赚钱,没必要去得罪这样的一些人,所以往往都会给他们干。 第二个是陪标比如说公司要拿下一个新项目,自己一个人去投肯定是不太保险。这个时候就会找几个行内比较谈得来的,资质也差不多的伙伴公司一起。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