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期 | 杨思忠
杨思忠现任北京市住宅产业化集团技术总监,兼任北京市装配式建筑专家委员会部品组组长、北京市建设工程物资协会装配式建筑与墙体分会会长。工作30多年来,他结合市政、轨道交通、装配式建筑等重点工程,推动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科技创新,取得了突出成绩。
重点成果
近年来,杨思忠带领团队承担装配式建筑领域国家“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3项、北京市重点科技公关课题4项,主持建设北京市第一条装配式建筑构件流水线和国内第一条游牧式流水线,主编、参编《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预制混凝土外墙挂板工程技术规程》等标准12部,出版著作5部,获专利11项。在混凝土结构体系、低温套筒灌浆及质量检测、装配式构件信息化管理等方面取得多项国际先进水平研究成果。他带领团队完成1500余万平方米装配式建筑设计咨询、构件供应和套筒灌浆施工任务,实现京津冀8个生产基地布局,2020年供应量近30万立方米,稳居全国前列;建立预制构件吊装与套筒灌浆培训基地,连续承办两届全国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大赛,体现国企担当。2015年获中国建筑学会“当代中国杰出工程师”称号,2017年获年度唯一“混凝土与水泥制品行业杰出工程师”称号。2021年获“预制·十年”预制混凝土构件行业杰出贡献奖特别奖。
突出贡献
2014~2017年,主持研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装配式构件信息管理系统(PCIS)??”,实现预制构件深化设计、生产、储存运输、安装等关键环节流程再造和信息化集成。
2016~2018年,聚焦行业痛点,承担了北京市“装配式构件套筒灌浆连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研发的灌浆饱满性检测技术、-5℃~10℃低温灌浆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2018~2021年,主持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装配整体式纵肋叠合剪力墙结构关键技术研究”,实现了同类结构体系迭代升级。《纵肋叠合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技术规程》(T/CECS 793-2020)已正式实施,在施项目总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
杨思忠寄语
未来,我们将带领创新团队围绕打造国内一流绿色 建筑服务商的目标,以建筑师负责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总 承包项目示范为基础,推进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实施 “立足北京、面向京津冀、走向全国”的市场开发战略, 实现住宅产业化集团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
原文见《建筑》2022年第3期第41页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装配式施工
返回版块9390 条内容 · 123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