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配式建筑 \ 装配式施工 \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发布于:2022-06-20 13:04:20 来自:装配式建筑/装配式施工 [复制转发]


(一)埋件布置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预制构件的嵌入部分按照分区规则进行编辑。 在此过程中,可以选择嵌入部件的嵌入族来提高嵌入部件布局的效率。 但对于梁、板上的钢钩、环,应按要求进行形状设计。 通常预制柱上的预埋件可按要求布置,并可根据实例参数调整钢板高度和预制柱的墙柱连接,然后参数化。 在此过程中,可将参数设置为全局参数,设置墙板连接器高度,使柱连接器高度可相应调整。 梁上的钩可用于调整和移动电机中的点,构成钩形的多截面线,从而获得钩形加固,确定梁上钩形的相关位置参数,从而实现梁上的钩形布置。


    (二)BIM构件的拆分设计

    在施工图阶段,因为墙壁,地板和其他模型组件BIM模型属于一个统一的整体,最好是将连续模型组件划分为独立的组件,可以由每个工厂根据需求的过程中深设计,然后根据设计图纸处理它们。 在BIM技术中,要严格按照工厂的设计和生产要求进行零部件拆分,实现对预制构件类型的有效控制,并在装配施工现场进行装配。 在定义BIM分体分拆设计原则后,可直接在施工图纸的BIM模型上建立深化模型,并将完整的结构分为可根据一定要求直接由厂家加工的预制构件,以有效地完成预制构件和加固设计的连接结构。 利用三维BIM技术模型进行拆分设计,可以直观地展示构件之间的连接。 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改进分幅设计,而且可以有效地减少二维图纸设计过程中的设计盲点和设计误差。


    (三)钢筋的创建

   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根据钢筋的劈裂原理和结构要求,可以完 善装配式建筑构件的钢筋布置的基本流程。 通过二次开发的程序调用,可以准确地获得钢筋的相关参数信息,并根据钢筋布置规律进行预制结构。 钢筋布置在零件上。 以预制梁为例,分析了钢筋的布置规律: 为了满足套筒安装的要求,在梁跨的中、后浇段中应断开纵向钢筋,并适当地将一定长度的后浇段布置; 在梁端500和1.5小时内选择最多划定的箍筋填充区范围,以及其余的非箍筋填充区,这样我们就可以确定箍筋间距和数量、纵筋断裂位置等参数,然后利用BIM技术中的相关程序完成箍筋和箍筋的创建。


(本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装配式施工

返回版块

9278 条内容 · 11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一周新闻:30亿元!万科绿色中票项目将用于绿色建筑;国内首套全装配式地铁车站拼装装备在深圳运用

一周新闻                   装配式建筑热门新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