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防工程施工图设计的前期准备
1、搜集工程所在地,主要是省市两级政策文件,如平战转换要求、配建比例、验收标准、审查标准(人防设计地域性很强的原因)。
2、催促甲方咨询人防工程建设批复文件(主管部门出据的设计任务书,涉及工程规模,战时功能,防护等级、防化等级,甚至很具体的要求,比如要防爆电缆井、屋顶防空警报间等等)。
人防工程的使用环境和情景模式,也是人防工程设计的前提
1、战争发生前,有一段准备时间,把人防工程由平时使用功能转换为战时使用功能,比如地下车库快速改建成二等人员掩蔽所。基于这种假设,人防设计实际上是一种有预期的改造设计,就像我们现在做平疫结合的医院一样,一项建筑两种功能,两套图纸,而且在设计平时使用功能的时候就要为转换提供方便,考虑预留条件。
2、战争发生前,城市要按比例将一部分人口疏散至外地和郊区,只留一部分人口留在城市继续工作和生活,这一部分人平时要正常生活,空袭警报拉响后有组织的进入防空地下室。防空警报解除后要继续到地面工作生活,如此反复。
3、人防工程只承受预定防护功能,比如能承受直接打击的人防工程,只承受一次直接打击,而后要组织撤离;绝大部分人防工程比如人员掩蔽工程、专业队工程和配套工程等,不妨能直接打击,只防御空气冲击波、弹片、早期核辐射等次生灾害。
4、人防工程除一类特殊工程以外,战时都不考虑消防问题,也不存在消防疏散。原因有三:
第一,火灾不是战时主要矛盾,主要矛盾是空袭,而且它比其他任何矛盾突出得太多,狭义的战时是只人员进入工事内部进行掩蔽的时间,比如二等人掩是3个小时,在这3个小时内发生火灾的可能性比起通常考虑的建筑全生命周期内发生火灾概率小的多;
第二,战时火灾不可能在人防工程内部发生,比如二等人掩的掩蔽情况是平均一人一平方米的面积,人员密度非常大,火灾发生还在阴燃阶段就会被发现和扑灭;
第三,战时掩蔽人员密度非常大,容易发生踩踏事件,战时疏散是有组织有指挥的防空袭斗争,何时疏散和疏散路径都有专人指挥和判断,灯具照明指示不具备这样的灵活性,而且依赖它可能起到误导作用。人防规范大多比较陈旧,以前都是限内部使用,规范编制者把自认为理所当然的问题和一些战时的情景模式,未在规范中明确说明,但是我们依然可以从一些规范条文看出端倪。比如建筑防火规范总则适用范围,将人防工程排除在外,以前民规的适用范围也把人防工程排除在外,这里主要是指对人防工程战时功能设计不适用;人防工程防火规范GB 50098总则的适用范围,只针对平时使用功能,而对战时功能诸如一等人掩、二等人掩、专业队、医疗救护等等功能没做要求。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电气工程原创版块
返回版块2.19 万条内容 · 578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电子招投标应对策略有哪些?代做工程预算.造价(yusuanw)专业标书制作代写,工程预算,工程造价16年老品牌,为您投标保驾护航,中标才是给您最好的服务! 来源: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相比于传统招投标的方式,电子招投标不仅消除了时空屏障,更加高效便捷,而且降低了双方成本,更加公平公正。投标人不懂电子招投标流程而废标的项目有很多,盲投的项目有很多,因为电子标书质量高,报价合适而中标的项目也是有的。所以,电子招投标流程、电子标书的制作等工作,在整个招投标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谢谢楼主的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