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三江县洲北村文化综合体设计方案

三江县洲北村文化综合体设计方案

发布于:2022-06-17 13:56:17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调整大小 鸟瞰图.jpg

项目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古宜镇洲北村,古宜镇洲北村地处浔江两岸,为河谷丘陵地带,洲北村中心独特的湖泊如玉石一般静静伏卧村中。该项目将当地特色的风雨桥文化符号与空间意象作为设计基点,从尊重自然,尊重地域文化的角度展开设计,我们希望通过对风雨桥建筑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在满足游客和村民活动需求的同时,承载当地侗族居民的精神寄托。

调整大小 室外1.jpg

空间组合

村中建筑依山而建,鼓楼、吊脚楼等传统民居木结构建筑坐落村中。洲北村依山傍水,背风向阳,前有阡陌,后有山林,风雨环屋位于村旁的河道型湖泊之上。场地上的原址体块分布呈环绕状,主要道路在河道两旁各有分布。

村中水系与村落整体形态的互动关系可归纳为“临”“环”“穿”三种基本形式。洲北村水系与村落形态则为“穿”的形式。为了更有效结合地形与河流的关系,将原本的风雨桥形式“化直为曲”,以环状的形态坐落于湖泊之上,连接两岸,提供了更多通往两地的流动路线,保证了空间的合理利用性与建筑的整体性。

设计延续了原有风雨桥的基本元素,使其作为侗族文化特有的标志性语言。

建筑整体空间分为两层:一层保留原本侗族风雨桥路人通行以及当地居民喝茶、攀谈、休憩的功能,二层则分为图书馆、村史展馆、观景台、茶馆、游客接待中心五大部分,通过多种形式的公共活动空间呈现民族风俗。

调整大小 一层步廊道.jpg

调整大小 展馆1.jpg

建筑结构

风雨桥又称廊桥、福桥,一般桥面铺板,形成长廊式走道,两旁铺设长凳,供来往行人休息。长廊顶部竖起多个宝塔式楼阁,在楼阁顶上刻有宝葫芦、千年鹤等吉祥物。棚顶盖有坚硬严实的瓦片,凡外露的木质表面都涂有防腐桐油,可久经风雨,仍然坚不可摧。

调整大小 室外5.jpg

然而传统的建筑工艺在防灾和防腐蚀等方面有着很多欠缺,风雨桥全木结构极易发生火灾,因此在风雨环屋的建筑设计工作中,我们希望对于传统建筑的继承和创新设计不仅要考虑自然环境、地域风貌等因素,更要借助于现代化的建造手段,保留住原有村落传统文化,在保证人们空间体验的基础上融入传统地域的建筑形式,使传统建筑文化得以更好的延续。

我们将原有空间样式、文化符号进行保留。从该设计外部看,圆环形式的空间营造将村落连接并以此保留住风雨桥原有功能。

功能介绍

展馆展陈内容主要为侗族的历史文化和出土文物,黑色边框穿插于展板和展柜之间,构成了一幅跳跃的画面,让人们在了解历史与文化的过程中领略其中的神秘。展板上侗族活跃的文化色彩与形成空间主色调的木色、黑色、白色交织,彰显了丰富多样的民族特色。

调整大小 展馆2.jpg

结合侗族人喜欢品茶的习俗在综合体内部规划了茶馆区域,坐落于河流之上,让当地居民与游客在品茶的过程中感受流水的细语。顶部灯是抽象的葫芦形态,体现侗族人喜欢用葫芦来表达美好祝福的愿望。

图书馆通过高低错落、曲线围合的书架分为儿童读物游乐区、自习区、阅读区,弥补周边村落无大型图书馆的遗憾,满足村民、孩子和游客的阅读、娱乐需求。

该设计融入原村落的整体空间组织关系中,重新梳理建筑边界,将谦恭的情怀与崇高的诗意相结合。

调整大小 一层风雨亭.jpg

结语

侗族的风雨桥是当地人们跨越江河、沟通交流的场所,在历史的不断演化过程中,风雨桥逐渐承载了村寨的风水格局、族群的认同感以及侗民的精神寄托等功能,成为民族标志性建筑之一,风雨环屋的设计则是对风雨桥的继承、发展。以古为新,在满足当地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传承发扬侗族文化,推动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让传统乡村建筑在新时代下获得新生。


项目图纸

△区位分析

△场地分析

△一层平面图

△二层平面图

△功能分区图

△结构分析图

△形态推演

△结构推演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加倍努力
    加倍努力 沙发

    好资料,学习了三江县洲北村文化综合体设计方案,多谢了。

    2022-06-20 09:04: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8896
    w8896 板凳

    侗族的风雨桥是当地人们跨越江河、沟通交流的场所,在历史的不断演化过程中,风雨桥逐渐承载了村寨的风水格局、族群的认同感以及侗民的精神寄托等功能,成为民族标志性建筑之一,风雨环屋的设计则是对风雨桥的继承、发展。以古为新,在满足当地人民文化生活需求的基础上,传承发扬侗族文化,推动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让传统乡村建筑在新时代下获得新生。

    2022-06-17 16:18: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2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升级改造

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改造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毗邻丁山河生态河岸。既有的三座场馆曾是2013年首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的举办地,项目于改造完成后同年的12月举办了“2021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暨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改造更新前的三座场馆主体为钢结构框架,分别为低碳展示馆、低碳会议馆、低碳交易馆,场馆体量巨大,内部空间单调封闭,同时存在围护界面剥落,设施设备老化等安全隐患,已无法满足大会对于会务组织和低碳技术理念展示的要求。改造在既有条件的制约下,采用有限介入的设计策略,打开封闭的外部界面,化解场馆本身的巨大尺度,并通过对场地的软化和尺度重塑与丁山河的自然生态岸线衔接。以呼吸之馆,活力之廊,生态之盒,生长之丘为整体规划架构,创造一座“可自由呼吸的,自然生长于环境中的,真正将绿色融于日常”的“低碳之城”。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