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波市区内有几处有名的湖泊,其中的九龙湖尺度较小。漫步湖边,天际线上不再是一望无际的湖面,而是眼中可见起伏的小山峦。在这里,人被自然笼罩和包围,近处的湖与山则更显得亲切。
项目用地就位于九龙湖畔,而深入到自然的状态让这个项目显得独一无二 。在项目进展过程中的多次踏勘,感受了场地的春夏秋冬、山头滩涂、百年杨梅林、冉冉日出和夕阳余晖,让我们对这片土地更具敬畏。
▼ 场地印象
用地周边具备多处出游目的地。我们在多次走访过程中探寻到景区里的古村落遗址、石板沟渠、寺庙老树、民居与建筑都自然生长在各个山林之中。人们在这里学着如何向自然汲取的同时,又不去破坏原始的美好与神秘。作为人们出游的景区,这里公共配套却有缺失,那么适当的开发是必要的。所以我们希望项目在满足开发需求的同时,整体设计保持对场地的敬畏心 ,以最低干预的姿态介入这片土地,平衡人工介入的痕迹,将自然完整保留。在当下城市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中,将这一片心安的庇护之地留给湖水与山林。
Village Organism
项目规划初期景观设计师就开始介入,通过与建筑师探讨,提出了“生长于此的完整村落有机体”的愿景。我们尝试将楼栋三五成群地拆分为自由群落,并打散原有布局,同时在原始山脉流淌至湖边的自然结构上建立多条小镇风景动线,将建设指标分解并置入在这样一片原始山林之内。自此,项目创造的未来生活版图也是九龙湖景区配套的一部分。
▼ 村落有机体平面
▼ 小镇生活地图
▼ 小镇生活
我们希望这样崭新开发的“生活小镇”能够被这片土地接受,也期待小镇应有属于自己的 “广场” 、“集市”、“食堂”、“码头”、“车站”…… 。外来的游人或此处的居住者也能使用这一系列自由散布的公共场所,并以此为中转站,展开一副岛屿与湾区的生活画卷。
▼ 湖畔食堂
▼ 倒影在水面的光影廊
在整体村落有机体的理念下,坐落于北湾的“森畔食堂”应运而生。作为未来湾区生活配套的一部分,食堂完全对外,并成为整个村落的缩影,具备开启未来湖湾生活的先行区域。“食堂”作为来到小镇的第一个站点,在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也会成为来访者的起点或接待之所。它连接北岛山林的路径和通往南湾湖岸的小路,甚至是整个九龙湖景区的一个公共驿站,并承担着最先呈现出来的生活氛围。
▼构思草图
在最先展示部分“森畔食堂”的流线与布局思考上,多次推翻了早期大体量建筑的形式,因为这片湖湾并不需要大的钢筋混凝土盒子。设计阶段尽可能的将功能拆散于多个小尺度构筑物之中,并尽量压低建筑高度,以低姿态融入原始湖景之中。尽管场地中的建筑群是分散的,但通过流畅的游览路线,有效串联了多座独立构筑物,并利用不同标高错落的设计,使每一个角落都富有自身的空间特征,同时提供完整的自然村落漫游体验。
▼夜幕下宁静的内庭院
▼人们可以在延伸向湖面的平台享受风景
▼通往食堂的步道
借用未来规划路的市政开口形成村落的其中一处入口,并可永久保留至未来的使用中,设计努力保留并利用原始生长的大香樟林,于此架设了一个可以俯瞰下部村落的小型平台,并从东侧引入于林下,以最低限度的破坏完成了入口所需的功能与尺度。
顺着漂浮台阶而下,顺势进入下部的小树林,与上部空间形成了强烈反差,而标高的变化带来了场景与情绪的转换。村落内部的序列由此展开,视线更加开阔。视线穿过一侧人工补栽的杂木林,可见远处湖面泛起的粼光,原始的野性依旧得以保留。
▼顺台阶而下的杂木林
场地中有一条自山上延续而下的自然冲沟,水量随季节性变化。水是景观文化里的重要元素,但此处的溪沟却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溪水的沉淀与净化措施需要以一种更自然和原生的方式呈现。我们模拟自然石块的滚落状态,从池底的小石料到两侧稳定地形与土壤的大石块形成了此处最具特征的景观风貌。同时,跨越溪沟过后也暗示着进入了村落的“领地”。为了让植被更具有生命力的附着在石壁上,设计师与当地的施工团队创新性地寻找了一种当地的青苔用于大石壁挡墙的勾缝当中。场地内的原生香樟得以保存,并在设计中被赋予了新的使命,成为了场地最有特征与精神性的象征。
▼与溪同行
▼步道上原生的香樟与落日的对话
小杂木在经历一个冬天后逐渐恢复生机,与背阴处的苔藓共同成长为自然交融的画面,青苔在三四月的雨季水汽浸润下逐渐覆盖住了这片石滩,让远道而来的石头们找到了自己的归属。当原始的生命力重新覆盖住这片石滩,一个自此生长的村落正在萌芽。
▼跨过溪流的桥
▼溪涧台
▼厚重的石墙开启了下一段有故事的风景
▼溪涧台上自由石缝里的生命力
在进入村庄前,除了跨越一条石溪,我们希望建筑物不那么直白地出现在眼下,最好还能留恋一眼前方的风景。起因是初次于现场中略过灌木丛时的惊鸿一瞥:远山倒影于湖面的风景,而湖面又“升起”了落日。这种与自然的巧合对话,让我们决定在溪的一侧置入一个有故事的场景。穿越它需要有足够的步数,并将屋檐尽量压低,视线被极限压缩和拉长,将心宁静下来聚焦于远处的风景。大自然会错了意,湖景变成了最终的林景,原生的树丛成就了最美的误会,这一切却让空间充满了生机。
▼村落的面容在斜墙后缓缓的呈现
▼ 庭院落日
人在行进中,另一侧由高到低的石墙成为了控制光线与视野的变量,在建筑物出现在眼里之前,我们把风景刻进眼里。传统的叙事方式虽然古典,但构成了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空间序列。而村落的面容,也在漫步中缓缓呈现。
▼低矮的屋檐让视线聚焦于远处的风景
廊后的中心庭院被高挡墙切割,我们希望自然与山脉精神依然在这里得到延续。于是遵循大山体的延伸方向,在核心庭院处精心放置的几座地形山丘似被水流冲散成了几座岛屿。从特定的角度或远处高空看,庭院里的景色甚至能延续远山向下流淌的状态。在庭院里有一条细长的人工水系,从主建筑体量的前方回转至核心庭院,并在过程中刻意的切开了几个建筑体的联系,消失在了庭院的水盘内。水盘内设收水孔,于特定的水位线完成溢水。我们希望它能传达另一种意想:水的循环与流淌滋育了这片原始山林。
▼ 廊后的庭院被高挡墙切割
▼延绵的远山流淌至庭院
▼庭院里的水盘
▼水渠穿过墙体,连接了水盘和远处的山与湖
在庭院前方,设计将一层建筑的空间退让给了风景。视线略过建筑首层的画框,外部的湖岸草地是我们留给村民最好的亲近自然的场所。大面积的留白呈现了最好的自然画卷。无论春夏秋冬或四季流转,这片远山与湖景始终是这里唯一的主角。
▼建筑首层的“留白”如画框一样,可以收藏湖光和山景
▼雨中的庭院
▼庭院里也可以收获夕阳下的湖山
项目开始于2019年,期间因为各种原因暂停或调整。又因近年的疫情困扰,这片土地的使用以一种更意外的方式呈现了出来:“湖”和“山”成为了疫情下大家出游或露营的庇护所。修修改改,停停顿顿,在整个小镇的设计过程中还有很多故事和事故不能一一道来,好在“克制”与“自然生长”贯穿其中。我们希望未来整个小镇的“生长”能在持续建设中不断呈现,也是我们对村落有机体理念的一次持续探索。
▼村落湖畔的生活
在这片山与湖,我们一直在探索未来生活与自然的融入,无论是生活方式还是材料与建造。关于保护和开发、粗犷和细腻、厚重和轻巧,这些融合与平衡一直都是生活面对自然时需要思量的。包括材料的选择上,我们寻找到一种当地的石材,把它自然厚重的状态用特别的匠艺方式呈现,以此来连接自然原始的部分,同时建筑也座落在此厚重的基底之上。而在生活参与和停留的地方,叠加了轻盈的木质,包括建筑立面和地面。
▼石材的厚重与木质的轻盈
山林与湖水,自然就在那里。通过项目,我们一直坚持着承迹的植物探索之路。我们尝试用原生树林里的小苗作为介质,把自然拉到人触手可及的空间。轻盈摇曳的枝叶柔化了硬质道路、墙体和石溪,比如挡墙前的岩石花境,木平台间的迷迭香花园,石溪缝中生长的大麻叶泽兰等等。自然斑块式的种植方式,给植物的生长繁衍预留了空间,剩下的惊喜就只需要留给时间。如今,这些场景里的“新居民”在这里生根、发芽、自然生长,它们和山林、湖泊一起成为了更美好的自然。
▼杂木林与原生山林交融在一起
▼野蛮生长的岩石花园
项目位置:浙江宁波九龙湖
项目面积:2ha
设计时间:2019年
建成时间:2022年
业 主:利时集团&宁波万科
景观设计:承迹景观
建筑设计:深圳华汇设计
室内设计:水平线设计
景观施工:江苏点睛园林景观工程有限公司
钢结构实施:重庆艺桐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摄 影:王宁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园林景观实景
返回版块37.75 万条内容 · 289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