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开发利用海水资源,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我国沿海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国家高度重视及支持下,我国海水淡化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的发展历程,目前发展态势已基本稳定。
近年来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稳步扩大。2020年我国在海水利用关键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技术如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海水循环冷却技术已跻身国际先进水平。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我国海水淡化工程规模的发展。据《2020年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海水淡化工程135个,工程规模165.11万吨/日。
按工程规模分,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万吨级及以上海水淡化工程40个,工程规模1452448吨/日;千吨级及以上、万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50个,工程规模188894吨/日;千吨级以下海水淡化工程45个,工程规模9741吨/日。可见我国海水淡化产能绝大部分来自大规模工程。
根据自然资源部最新发布的《全国海水利用报告》,截至2020年底,全国海水淡化工程主要分布在沿海9个省市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和海岛。按现有海水淡化工程规模排序,市场份额占比最高的为浙江省,现有海水淡化工程规模41.39万吨/日,占全国比重达25%;其次是山东省,现有海水淡化工程规模37.14万吨/日,占全国比重22%;排名第三的是河北省,现有海水淡化工程规模31.57万吨/日,占全国比重19%。
2020年我国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4个,工程规模64850吨/日,分布在河北、山东、江苏和浙江,主要用于沿海城市钢铁、电力、冶金等工业用水以及海岛地区生活用水。其中江苏新建海水淡化工程规模占比仅为0.02%,绝大部分新建工程仍然分布在现有总规模排名前三的领先省份。
从海水淡化技术应用看,目前我国已掌握反渗透和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关键设备研制取得突破,相关技术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反渗透技术应用尤其广泛。根据自然资源部数据,截至2020年底,全国应用反渗透技术的工程达118个,工程规模1078453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65.32%;应用低温多效技术的工程有15个,工程规模565530吨/日,占总工程规模的34.25%;其他技术应用占比均不足1%。2020年,新增海水淡化工程也全部采用反渗透技术。
综上所述,我国海水淡化行业目前已初具规模,近年来发展态势稳定,工程规模逐年扩大,区域与技术格局已基本形成:工程全部分布在沿海省市的缺水地区,浙江、山东、河北、天津等省市尤为集中;技术则基本全部采用反渗透或低温多效技术,其中反渗透技术应用最为广泛,占比超过六成。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中水处理回用
返回版块9874 条内容 · 202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环保产业“双碳”路线图绘就,实施八项重点工程我国生态环保产业将推进实施科技协同创新、产业标准化、“双碳”支撑、一体化示范等八大工程,以发挥其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绿色转型中的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今天(15日)是第10个“全国低碳日”。在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下, 《加快推进生态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力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行动纲要(2021-2030年)》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感谢楼主的分享,感谢楼主的辛苦付出。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