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模具发展现状
1 模具发展现状
模具设计作为生产环节的起始环节,在装配式建筑整个建设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既需要对接上游的深化设计,更对整个构件生产环节起到主导作用,如果设计不合理有设计缺陷,那么就会导致 PC 构件出现问题,混凝土构件无法装配使用,造成直接的经济损失,所以模具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设计符合要求的模具可大批制造构件, 保证构件的精度及一致性,也能大大缩短制造时间、提高生产效率。
然而,由于装配式建筑刚刚兴起,各个环节都处于研究探索阶段,装配式建筑模具设计并没有得到足够关注及重视,导致模具设计在行业内并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无论是模具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工艺、脱模方式都没有统一的模板模式,设计生产方式较为粗犷,存在较多不足。如何对传统进行创新,走向现代化生产模式,在目前行业发展的大前提下建立符合行情的装配式建筑模具发展思路及路线,是目前模具发展的首要问题。
1.2 模具设计准则
结合目前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车间生产情况及国内其他成熟的模具设计行业的设计标准,在装配式建筑构件的模具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才能保证设计出的模具的实用性。
1)便于构件脱模。PC 构件为混凝土构件,质量大,体积大,不便于运输,所以是否脱模方便是模具设计过程中首要考虑的问题,若是设计不当无法脱模,则将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设计的模具不便于脱模,也将给现场脱模增加工作难度,也会导致构件在脱模过程中损坏,极大降低生产效率,造成人工、材料成本大量浪费,在设计过程中不易于脱模的地方需要增加拔模斜度。
2)模具尺寸精度。尺寸精度包含两个方面,构件的尺寸精度及模具的尺寸精度,其中模具的尺寸精度直接决定所生产的构件精度,设计人员必须保证模具的尺寸精度,及模具生产的构件的尺寸精度,由于模具中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会发生膨胀,因而模具设计之初就要将其考虑在内,在设计过程应留有余量,这样才能保证模具所做出的构件尺寸不会过大,在允许的公差范围内。模具在加工焊接过程中,采用 的材料及焊接工艺也都会影响到尺寸精度。
3)模具强度。模具中混凝土凝固后,尺寸会膨胀,对模具的边模产生挤压,模具强度不够的情况下,模具将会发生变形,且每套模具用于多个构件生产,弱变形量较大,构件的尺寸误差将逐渐累积超过允许公差范围。保证模具强度 的办法有很多,比如在边模增加加强筋数量,增加杆件,型材做为支撑等等。
4)模具出筋方式的处理。模具出筋的设计主要为钢筋开豁尺寸及开豁形式,若设计中开豁尺寸较大,则模具的密封性会出现问题,出现漏浆现象,模具漏浆会严重影响 PC 构件的外观,出现表面粗糙现象,需要耗费大量人力进行修整;若开豁尺寸过小,则会影响脱模,导致构件卡死情况的发生。
5)安全性及实用性。由于楼梯、阳台等构件多为大型模具,模具尺寸较大,重量重,所以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实用性及可操作性,便于工人操作,留有足够的操作空间及操作平台,便于模具的组装、拆卸及生产过程中的操作。
1.3 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模具问题
目前行业内的预制构件模具处于模仿、探索阶段,并没有统一的设计标准,预制建筑产品包括预制内外墙、叠合板、预制楼梯、PCF 板、预祝梁、柱、预制阳台、预制空调板等,目前行业内的模具主要问题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不足。
1)标准化程度低,通用性差。由于目前各个建筑单位的技术标准没有统一,导致预制构件的标准程度不高,且各个模具厂设计也无统一标准,导致预制构件模具标准化程度低,通用性差,资源浪费情况严重。以种类最多的叠合板模具及重量较大的阳台模具为例, 如下图 4 图 5 所示, 叠合板作为预制构件中使用最多且种类最多的构件,其模具也相应种类最多,由于每块叠合板板的尺寸出筋不同,导致叠合板生产完毕后模具无法回收再利用,且由于种类过多,现场存放及查找模具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费严重,而像楼梯、阳台等尺寸较大,重量较大的预制构件模具,生产完毕后也模具也只能做报废处理。另外,行业内的软件设计也缺乏统一的规范和标准,致使各相关专业的衔接和数据传递十分困难,用一种软件绘制的图形文件,用另一种软件打开时,常常早造成图形变形或数据丢失的情况,因此给设计人员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影响了设计人员的技术交流,对设计信息从上游工序到下游工序产生障碍。
2)模具尺寸精度问题。由于像梁、柱、阳台板、楼梯等预制构件尺寸较大,这就需要模具与构件尺寸要相匹配,模具如果尺寸过大,如何控制模具尺寸,保证各个尺寸精度就会成为模具厂模具生产过程中的难题,下料过程中的误差,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变形、组模过程中的误差,由此产生的累计误差都会随模具尺寸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对于大型的模具的模具结构及焊接工艺都要进行调整和完善,以保证模 具尺寸在公差允许范围之内。
3)预制构件模具使用过程中的锈蚀问题。预制构件模具多采用钢材料,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与混凝土接触,混凝土中水分带来的锈蚀问题是必须要考虑的,所以一般要对模具表面进行防锈处理,防止模具因锈蚀造成的报废现象。
外墙板模具设计要点
外墙板一般采用三明治结构,即结构层(200mm)+保温层(50mm)+保护层(60mm)。此类墙板可采用正打或反打工艺。建筑对外墙板的平整度要求很高,如果采用正打工艺,无论是人工抹面还是机器抹面,都不足以达到要求的平整度,对后期施工较为不利。但是正打工艺,有利于预埋件的定位,操作工序也相对简单。可根据工程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工艺。本文主要介绍反打工艺为主的模具。根据浇注顺序,将模具分为两层,第一层为保护层+保温层,第二层为结构层。第一层模具作为第二层的基础,所以在第一层的连接处需要加固。第二层的结构层模具同内墙板模具形式。结构层模具的定位螺栓较少,故需要增加拉杆定位,防止涨模。
内墙板模具设计要点
由于内墙板就是混凝土实心墙体,一般没有造型。预制内墙板的厚度一般为200mm,为便于加工,可选用20#槽钢作为边模。内墙板三面均有外漏筋,且数量较多,需要在槽钢上开许多豁口,导致边模刚度不足,周转中容易变形,所有应在边模上增设肋板。
叠合楼板模具设计要点
根据叠合楼板高度,可选用相应的角铁作为边模,当楼板四边有倒角时,可在角铁上后焊一块折弯后的钢板。由于角铁组成的边模上开了许多豁口,导致长向的刚度不足,故沿长向可分若干段,以每段1.5--2.5m为宜。侧模上还需设加强肋板,间距为400-500mm。
楼梯模具设计要点
楼梯模具可分为卧式和立式两种模式,卧式模具占用场地,需要压光的面积较大,构件需多次翻转。故推荐设计为立式楼梯模具。重点为楼梯踏步的处理,由于踏步成波浪形,钢板需折弯后拼接,拼缝的位置宜放在既不影响构件效果又便于操作的位置,拼缝的处理可采用焊接或冷拼接工艺。都需要特别注意拼缝处的密封性,严禁出现漏浆现象。
阳台模具设计要点
为了体现建筑立面效果,一般住宅建筑的阳台板设计为异性构件。构件的四周都设计了反边,导致不能利用大底模生产。可设计为独立式的模具,根据构件数量,选择模具材料。首先考虑构件脱模的问题,在不影响构件功能的前提下,可适当留出脱模斜度(1/10左右)。当构件高度较大时,应重点考虑侧模的定位和刚度问题。
底模设计要点
面板根据楼层高度和构件长度,宜选用整块的钢板。每个大底模上布置不宜超过3块构件,据此选择底模长度,宽度有建筑层高决定。对于板面要求不严格的,可采用拼接钢板的形式,但需注意拼缝的处理方式。大底模支撑结构可选用工字钢或槽钢,为了防止焊接变形,大底模最好设计成单向板的形式,面板一般选用10mm钢板。大底模使用时,需固定在平整的基础上,定位后的操作高度不宜超过500mm。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装配式施工
返回版块9358 条内容 · 12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如何建成既美观又稳固的轻薄屋面?板桁架技术了解一下来源: 建日筑闻 为什么要做得轻薄 建筑学的历史发展中,结构和建筑的统一,技术和美学的融合是一条主要线路。从中国建筑标识“斗拱”对地震的作用,到西方哥特建筑力学的完美传导逻辑, 力学,或言之结构工程学,一直是建筑的核心语言之一。 20世纪以来,战争、机械、航空、计算机都导致了材料学的大发展。一种必然的逻辑开始引导了建筑学世界的震动,即: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