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防汛抗旱 \ 关于山洪自救,你应该要知道的一些干货!

关于山洪自救,你应该要知道的一些干货!

发布于:2022-06-16 13:57:16 来自:水利工程/防汛抗旱 [复制转发]

暴雨说来就来,毫不留情

面对有可能带来的山洪地质灾害

我们该采取哪些防御性措施

一起来“涨知识”吧


↓↓↓


     

  山洪灾害基本概念


   


1

山洪灾害

      

山洪灾害是指由于降雨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山体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自然灾害。


2

山洪灾害的成因

地质地貌因素

山洪灾害易发地区的地形往往是山高、坡陡、谷深,切割深度大,侵蚀沟谷发育,其地质大部分是渗透强度不大的土壤,遇水易软化、易崩解,极有利于强降雨后地表径流迅速汇集,从而形成山洪灾害。

     

降雨因素

山丘区不稳定的气候系统,往往造成持续或集中的高强度降雨。发生山洪灾害主要是由于受灾地区前期降雨持续偏多,使土壤水份饱和,遇局地短时强降雨后,降雨迅速汇聚成地表径流而引发溪沟水位暴涨、泥石流、崩塌、山体滑坡。从整体发生、发展的物理过程可知,发生山洪灾害主要还是持续的降雨和短时强降雨而引发的。此外,气温升高导致冰雪融化加快或因拦洪工程设施溃决也是形成山洪的主要因素之一。


人类活动因素

具体来讲,人类的不当行为有以下几种:

①、毁林开荒。毁林开荒致使暴雨后不能蓄水于山,加大和加快了地表径流的形成,使灾情加重。同时毁林开荒又加重了水土流失,使水库淤积,河床抬升,降低了水库、河道的调洪和行洪能力。

②、城市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小城镇面积扩大后,不透水地面积增加,暴雨后地表汇流速度加快,洪峰流量成倍增长。另外,新增城镇多向低洼处发展,由于必要的防洪排涝设计跟不上,行洪河道演变成排水沟,必然加重洪涝灾害的损失。

③、违背自然规律的盲目开发。由于不顾地质条件,不合理的开挖,弃土弃渣和盲目与河争地,挤占行洪河道,造成山洪泛滥,诱发滑坡、泥石流等,从而加重山洪危害。


3

山洪灾害的分类

溪河洪水

也叫山溪性洪水,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山洪,指山区溪河由暴雨引起的突发性暴涨暴落洪水。


泥石流

是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滑坡

土体、岩块或残坡积物等斜坡上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软弱贯通的滑动面发生整体运动的现象,称之为滑坡。

崩塌

又称崩落、埯塌或塌方,是较陡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流动,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


4

山洪灾害发生的前兆

      

强降雨的前兆

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生;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雨发生;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临的征兆;看到天边有漏斗状云或龙尾巴云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


泥石流的前兆

河床(沟)中正常流水突然断流或洪水突然增大并夹有较多的柴草、树木,都可确认上游已形成泥石流;深沟或谷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声或闷雷似的声音,那怕极微弱也应认定泥石流正在形成。

滑坡的前兆

坡体前缘出现横向及纵向放射状裂缝,土体隆起;后部裂缝急剧加长加宽,新裂缝不断产生,快速下挫,土体出现松动、小型坍滑现象;滑带岩土体摩擦错动发出声响,裂缝冒出热气或冷风;出现堵塞多年的泉水突然复活,或井(泉)突然干枯,或水位突然发生变化等异常现象;出现动物惊恐异常,如猪、狗、牛、羊惊恐不安,不能入睡,鼠蛇乱窜,树木枯萎或歪斜现象;临滑前,滑体的水平位移量或是垂直位移量出现加速变化的趋势。

崩塌的前兆

较陡坡体 前缘掉块、坠落,小崩小塌不断发生;坡脚出现新的破裂现象,存在异常气味;岩石不时发出撕裂摩擦错碎声;   出现热、氡气,地下水质、水量异常;动植物出现异常现象。


5

山洪灾害的危害性

山洪灾害来势猛,成灾快,一旦发生往往会造成河流改道、基础设施毁坏、耕地冲淹、房屋倒塌、人畜伤亡等危害。



   

  山洪灾害防御要点


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前沿和关键在基层。镇、村、组、户在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

要编制科学实用的防御预案   

危险区 :是指山洪暴发后被淹没及可能产生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严重威胁房屋、道路、农田等基础设施及人们生命安全的生产、生活区域。

安全区 :是指不受稀遇洪水影响,地质结构比较稳定,可供人们居住、生活、生产的区域。

预警报警方式 :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设置预警报警信号,如语音电话、手机短信等,转移报警信号,如高音喇叭、警报、铜锣、口哨等。


预警报警发布程序 :一般情况下,按照县→镇→村→组→户的次序进行预警;如遇滑坡、水库山塘溃坝或通讯联系中断等紧急情况,镇、村组可直接发布预警报警信号,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预警报警工作。

预案除对预警报警方式和程序、转移路线、安置方式等给予详细的明确外,此外,还要对非常情况下,如:交通、电力、通讯全部中断时的应急响应制定有效措施。


2

要健全乡村组织指挥体系

镇一级成立山洪灾害防御指挥部,按照防汛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由镇长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指挥部下设监测、信息、调度、转移、保障、应急分队等工作组。




工作职责

监测组 :负责监测辖区内雨量、水位、滑坡点的位移、水利工程、险情等情况。

信息组 :负责收集气象、水文、国土等部门各类预警信息,随时掌握降雨、洪水预报、泥石流、滑坡、工程险情等信息,为指挥决策提供依据。

调度组 :负责水利工程的调度运用,抢险人员及物资车辆等的调配。

转移组 :负责按照指挥部的命令及预警通知,协助村组做好受威胁群众按预定的路线和地点转移的组织工作。

保障组 :负责临时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医疗保障的组织工作。

应急分队 :在紧急情况下听从命令,进行有序的抢险救援工作,必要时协助村组执行强制转移命令。

信号发送员 :在获得险情监测信息或接到镇指挥长的紧急避灾转移命令后,立即按预定信号发布报警信号到相应村组。

村级成立相应的山洪灾害防御指挥所,由村长、村支书负总责,各组组长为成员,另设广播员、监测员、铜锣员、口哨员及应急分队。工作职责:

监测员 :负责观察雨情、水情变化,观察水库、山塘运行情况,观察地质灾害隐患点是否异常。

广播员 :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指挥长的转移命令后,通过高音喇叭发出紧急通知和转移警报。

铜锣员 :对村级指挥长负责,接到紧急转移通知后,鸣锣示警,提醒口哨员到岗到位,提醒群众应急转移。每名铜锣员分管5~8名口哨员。

口哨员 :对铜锣员负责,听到锣声后,迅速吹响高频口哨,提醒、组织群众应急转移。每名口哨员对口负责5~8户村民。

应急分队 :负责山塘、水库、水利工程突发险情的抢护,帮助实施紧急转移。

每年汛前,镇、村组两级都要根据人员变动和实际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并明确各类责任人及应急分队队员名单,明确联络方式。要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保证职责落到实处。


3

要深入开展宣传培训

山洪防御的主体是基层广大干部群众,针对山丘区群众普遍缺乏防灾意识的现状,必须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宣传、普及山洪灾害防御知识。要达到的目的就是:当发生山洪灾害,群众能在得到警报信号时及时、正确的转移至安全地带,或者没有得到信号,在紧急情况下,村级责任人也能组织群众主动防灾避灾。 要通过“看”、“讲”、“报”、“做”、“演”等方式,使之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看” :就是组织群众收看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宣传光碟,或有关防御山洪灾害实况录像,让人民群众懂得什么是山洪灾害,感受其危害性,提高防御意识和防灾避灾能力。

“讲” :就是将山洪灾害防御常识免费发放给基层干部、信号员和各农户,并组织水利、国土、气象等部门的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深入镇村组,对干部和村民进行山洪灾害防御知识培训。


“报” :就是通过广播站、有线电视等媒体,定期通报雨情、汛情,报道水毁工程恢复情况和各类防御责任状、预案落实情况。

“做” :就是制作安装山洪灾害警示牌、宣传栏和标语,设立在重点村组的交通要道口及隐患区。各村组要标明危险区、安全区的范围及转移路线、地点等。对每户居民要发放山洪灾害防御明白卡,将转移路线、报警信号、安置地点、责任人等有关信息填写清楚。

“演” :就是对重点防范区的村组进行应急转移演练,使群众能真正系统地掌握防灾避灾应急要点。

4

要及时有效的组织紧急转移

      

遭遇超强暴雨,要及时启动预案,及时发出警报,应果断避灾。应急转移应该遵循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则进行,先老幼病残人员,后其他人员。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对于老幼病残,应出动应急分队帮助做好撤离工作,对拒绝转移者,实施强制撤离。铜锣员、口哨员和应急分队要逐户搜索,确保不漏一人,全部撤离。


避灾躲灾常识

       

1.防范

每个人在平时应尽可能多学习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御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建房、修路要远离河滩、沟谷、低洼地带和不稳定山体;

无论是在居住场所还是在野外活动场所,都必须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要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和广播、电视等媒体提供的洪水预警信息,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严禁涉水行走,更不要乘交通工具涉水过河;不要在山崖、涵洞、沟道、危房、低洼地里,危墙、高墙、高压线下避雨;一旦认定情况危急时,除及时向相关责任人和邻里报警外,应先将家中的老人和小孩及贵重物品提前转移到安全地带。

危险!


 

2.报警

一旦险情来临或山洪初发,监测责任人或第一个发现的村民,要采取喊话、敲门、急骤鸣锣、吹哨、打电话、拉警报等预先设定的群众知道的信号,责无旁贷地迅速向邻居、下游村组及农户报警,同时向当地政府及防汛部门报告,以便政府和防汛部门立即向下游更大范围施放警报、广播通知或通讯报警,组织抢险救援。

 

3.避灾

山洪灾害的避灾转移应以集体、有组织转移为主,转移过程中要服从基层干部和责任人的指挥,危险没有解除之前不要急于回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地方暂避。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无通讯条件的,可制造烟火或来回挥动颜色鲜艳的衣物或集体同时呼救,不断向外界发出紧急求助信号,求得尽早解救。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机逃生。


特别提示


、山洪、泥石流暴发时,千万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应向沟岸两侧高地快速躲避;人和车辆尽量不要冒险涉水过河。

、处于滑坡体前沿或崩塌体下方的人员,要迅速向两边逃生;当正处于滑坡体上时,感到地面有变动时,要立即离开,用最快的速度向两侧稳定地区逃离,切记向滑坡体上方或下方跑都是危险的。

、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

       

4.救护

现场救护   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即大声呼救或拨打紧急电话。寻找长棍、长绳之类工具递抛给落水者。水中救人正确的做法是:从溺水者身后靠近,拉住溺水者,再推其靠岸,不可迎面接近溺水者,以防被 溺水者抱住不放。

卫生防疫 大灾过后往往容易伴随疫情发生,要确保灾后人员安全,应积极做好灾后的疫病防治工作,全面开展受灾区及转移安置点上的医疗防疫救护工作:一是认真做好房屋、水井及周围环境的灭菌消毒;二是做好临时安置点的卫生工作,加强对粪便、农药及鼠药等的管理,特别要重视食品和饮用水的安全检查;三是密切掌握灾民的疫病动态,做好人群的紧急预防注射,提高灾民的免疫能力;四是积极做好伤员的救护治疗和现场抢救治疗,严重者及时转送急救站或附近医院治疗。


  • 我是叶子
    我是叶子 沙发

    形象和具体,不错

    2022-06-16 14:31: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防汛抗旱

返回版块

9025 条内容 · 7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迎战主汛期丨三峡水库水位消落至汛限水位

 6月9日16时,三峡水库水位顺利消落至汛限水位145米,提前1天完成消落任务,腾出防洪库容221.5亿立方米,为三峡工程汛期防洪运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2022年三峡水库消落到145米汛线水位  摄影:汤伟 三峡集团高度重视2022年三峡水库汛前消落工作,从2021年11月份开始消落,在消落过程中统筹能源保供、航运安全、下游补水、生态调度等需求,充分发挥淡水资源库作用。消落期间出库流量不小于6000立方米每秒,累计为下游补水210多亿立方米,平均增加下泄流量1620立方米每秒,为下游沿江人民的生产、生活用水提供了重要保障;三峡集团积极开展生态调度试验,4月实施了两次促进三峡库区产粘沉性卵鱼类自然繁殖的生态调度试验,6月上旬三峡与溪洛渡、向家坝水库共同开展促进“四大家鱼”等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的梯级水库联合生态调度试验,为鱼类创造适宜的繁殖条件,助力长江大保护;同时在寒潮保供、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保供等方面积极作为,充分发挥了大国重器“顶梁柱”的作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