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印发《关于深化生态保护补偿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配合国家开展碳排放权初始分配,根据国家要求适时引入碳排放权有偿分配。意见一出台即引发关注。
有观点认为,“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可清晰显示企业减排成本,体现碳排放权价值,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是必然趋势。”另有观点认为,“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将加剧企业降碳成本,造成社会面经济波动,理应以碳排放权配额无偿分配为主,科学把控有偿分配引入比例。”
多地酝酿推进
当前,我国碳排放权配额分配形式以无偿分配为主。但随着碳市场发展成熟程度提高, “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逐渐被纳入顶层设计 ,并在多份重磅文件中有所体现。
去年2月起实行的《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就提出,可以根据国家有关要求适时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再次提出探索建立碳排放配额有偿取得机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已有浙江、北京、宁夏、江苏等4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探索碳配额有偿分配;湖北、上海、重庆等区域市场曾经试水碳排放权配额拍卖。
成本共担机制待建
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领导小组咨询专家彭应登表示,从技术角度讲,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并非难事, 关键是企业能不能承受由此增加的成本 。
相关测算显示,若实行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一家年碳排放量达2000万吨的企业,每年需投入10亿元-11亿元购买配额,显著抬升企业降碳成本。
“目前,发电企业对碳成本的消纳能力较弱,发电厂无法将碳成本向下传导,且上游动力煤采购压力仍然较大,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制度一旦实施,企业将难以承受。”张建红说。
彭应登进一步指出,碳市场履约企业多为国企、央企,这些企业本就承担着很大的社会责任,如果降碳成本不断增加,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将会造成一定社会面经济波动,甚至出现通货膨胀等隐患。
无偿与有偿将长期并存
“从我国碳市场发展看,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不会完全取代无偿分配。短期内我国碳排放权配额仍将以无偿分配为主,逐步引入有偿配额分配。”张建红表示, 预计到我国碳市场第三个履约期,会尝试引入碳配额有偿分配 ,届时将形成无偿分配为主、无偿分配与有偿分配并存的格局。
“ 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需要明晰的全国碳市场建设路线图。与此同时,在引入碳排放权配额有偿分配的同时,还可 通过碳税、碳基金等手段对有偿分配进行补充。 ”彭应登指出,这样既能调动企业降碳积极性,又能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行见BIM
返回版块9265 条内容 · 6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BIM技术赋能智能建造近年来,随着建筑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智能化水平也越来越高,BIM技术得到了充分的应用。本文通过分析BIM技术在建筑生命全周期中的应用措施,整体介绍了从设计阶段到管理阶段对BIM技术的应用成果,具体分析了BIM在建筑管理和运维中发挥的作用,总结了BIM技术在建筑智能化建造施工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能为相关建筑智能化设计与施工人员提供借鉴。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势头依然迅猛,信息技术的运用加快了建设智能化的发展。BIM 技术在建筑行业内的应用是比较早的,贯穿于工程设计、施工管理、项目协同作业、运维等多个环节中,在工程全生命周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首先对智能化与 BIM 技术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分析了 BIM 技术的应用优势及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感谢,学习一下。
回复 举报
双碳目标是我们中国要走的低碳发展经济之路,势必要完成相应的目标任务,因此更需要各个行业一起做出改变和减排措施和行动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