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构造 \ 300m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思路

300m超高层建筑核心筒设计思路

发布于:2022-05-23 13:58:23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构造 [复制转发]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及建造技术的不断提高,超高层建筑在城市中心拔地而起。据统计,全球100栋最高的建筑中45%位于为亚洲,而这其中的50%位于我国。超高层建筑高效利用了土地,美化了城市天际线,但其使用率偏低的问题一直饱受诟病。对此,笔者认为评价标准不能仅以使用率的高低作为依据,而应客观地认识到超高层建筑一般定位高端,配置较高,其功能的完备性与使用率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矛盾。


本文将对若干国内超高层建筑的核心筒进行研究,重点探讨了影响 核心筒大小 的各种因素和 核心筒优化设计原则


一、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功能剖析


 


超高层建筑大多采用“框架-核心筒”的结构形式,核心筒既是重要的结构受力部分,又是众多功能的聚集部分。笔者通过对广州利通广场、北京国贸中心三期、香港国际金融中心二期、广州西塔、南京紫峰大厦等超高层建筑的标准层核心筒进行了剖析,首先统计了核心筒中各功能空间的面积大小及所占比例,详见下表1和表2。




从上表的统计数据可见:


(1)电梯井道是核心筒中面积需求最多的功能空间,约占核心筒总面积的30%左右。

(2)各种设备机房和管道竖井是核心筒中面积需求第二的功能空间,约占核心筒总面积的15%;这其中又以空调机房的面积需求最大约占10%。

(3)卫生间、清洁间和茶水间等是核心筒中面积需求第三的功能空间,一般约占核心筒总面积的10%-12%。

(4)疏散楼梯是核心筒中面积需求第四的功能空间,一般约占核心筒总面积的7%。

(5)交通通道作为必要的联系空间,一般约占核心筒总面积的5%。


仅统计几个项目,数据的绝对值可能存在偏差,但核心筒中各功能空间的大小排序规律一般不变。虽然核心筒优化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但 根据大小排序来安排优化工作重点 也不失为一个明智的工作方法。


二、超高层建筑核心筒大小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核心筒中各功能空间大小的因素非常复杂,本文将探讨最重要的两个。


(一) 电梯井道


垂直交通系统是超高层建筑的运动神经,也是重要的客户体验界面,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设计的复杂程度也是超高层建筑设计中的难点。


影响因素1:业态功能\项目定位\运营模式 


业态功能层面:“酒店+写字楼”的综合体和纯写字楼的单体在配置标准、电梯分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电梯井道数量影响较大;


项目定位层面:国际顶级和国内甲级在候梯时间(国际顶级一般小于30s,国内甲级一般小于40s)、单梯服务面积等配置标准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运营模式层面:自持经营和销售经营的项目在电梯设计方面考虑的侧重点不同,如有租赁多层的大客户也需要提前考虑,可能需要为大客户设置专属电梯;…… 


影响因素2:垂直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在设计标准相同的前提下,垂直交通的 分区策略 收分策略 轿厢选型策略 等都是影响核心筒使用率的关键因素。


超高层建筑一般采用“高中低直接分区”方案或“分区+空中大堂”方案。是否设置空中大堂?设置几个空中大堂?空中大堂设在什么位置?采用“提高梯速+降低数量”的策略还是“适中梯速+增加数量”的策略?另外,是否选用双层轿厢电梯?如果选用用在什么位置?全部采用双层轿厢电梯还是只有穿梭梯采用双层轿厢电梯?不同的电梯方案适应不同的业态或客户,有非常多种的组合……在达到同样设计标准的前提下,可以有“穿梭梯为双层轿厢+本地电梯为单层轿厢+一个空中大堂”、 “穿梭梯为双层轿厢+本地电梯为单层轿厢+二个空中大堂”,和“穿梭梯和本地电梯均为双层轿厢+二个空中大堂”的方案,所对应的客梯井道分别为28个、28个、24个,井道面积差异明显。如何取舍需要结合成本投入、使用率、系统使用便捷程度等综合考虑。




(二) 设备机房、管道竖井


设备机房、管道竖井是超高层建筑的血液,是建筑赖以运行的基础,由于空调机房在设备机房中的面积占比较大,因此本文此处重点研究空调机房的影响因素。


影响因素1:业态功能\项目定位\客户定位


业态功能层面 “酒店+写字楼”的综合体和纯写字楼的单体在负荷需求、机房集中设置还是独立设置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项目定位层面 高端项目为了追求更高的舒适度,在空调系统方面往往采用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VAV系统),甚至是地板送风系统(香港汇丰银行)、辐射吊顶系统(广州珠江烟草大厦);


客户定位层面 以金融客户为主力客户的项目,对备用发电机和备用制冷机组等要求有充分的预留,数据机房也需要设置独立的精密空调系统。


影响因素2: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目前高端项目较为流行“全空气变风量空调系统(VAV系统)”,而“地板送风系统、辐射吊顶系统”也有少量应用,低端项目则大多采用风机盘管系统。不同空调系统的机房设置位置不同,机房尺寸也有所差别,一般而言, 地板送风系统的空调机房最大、VAV系统的空调机房次之,风机盘管系统的空调机房最小,而辐射吊顶系统空调机房集中设置在避难层,标准层核心筒中不需要设置


(三) 卫生间、清洁间等


卫生间作为重要的客户体验界面,是很多项目都会进行重点设计的空间。


影响因素1:项目定位


很多定位高端的超高层项目都会提升配置标准:如加大厕位和洗手池的配置数量,如女卫增设化妆区,再如设置行政卫生间或淋浴间;有些重视健康环保的项目还会设置垃圾集中处理间……这些配置的提高无疑将会加大核心筒面积。


影响因素2:核心筒的几何形状


由于电梯井道、楼梯间、卫生间等都是方正空间,最易被方正核心筒容纳,因此方正核心筒最为高效;异形核心筒在容纳方形空间后将产生大量零星的异形空间,虽然这些零星空间可以部分地被管井利用,但仍然存在着一定数量的浪费。




这一点在广州西塔、南京紫峰大厦这两个三角形核心筒的项目上表现得非常明显,它们的标准层使用系数分别为71%、70%,低于同档次同高度正方形核心筒标准层使用系数1.5%-3%左右,详见表1。


(四) 疏散楼梯


疏散楼梯根据消防规范是核心筒中必不可少的空间,其影响因素相对稳定,优化空间有限。


影响因素1:设计规范


根据最新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高层民用建筑的最大防火分区为3000平方米,每个防火分区应设置一部疏散楼梯。老规范为2000平方米。因此, 标准层面积的设置应该经济合理,避免出现标准层面积超出规范一点而要多设一部疏散楼梯的情况


另外,各地的规范审批尺度有所不同,有一些特殊案例,本文暂不做讨论。


影响因素2: 核心筒的几何形状 参见(三)2。


(五) 交通通道


交通通道起到了联接作用,是核心筒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其面积大小主要取决于核心筒的布局方式,也跟垂直交通方案密切相关。


影响因素1:核心筒的布局方式


在容纳相同功能空间的前提下,不同核心筒布局方式会影响核心筒使用。


在分区前提下,如穿梭梯设置在核心筒外围,那么在上部穿梭梯取消后的面积可以用来出租经营;如设置在内部则无法整体上收缩核心筒,虽然能够利用该区域作为其他用途,但是从统计口径无法提高使用率。


   

 


下面的案例则很好地体现了核心筒随低区电梯井道取消后进行收缩,释放的面积可以很好地作为使用面积。





另外, 在相同功能空间大小的情况下,不同的核心筒布局方式也将对核心筒的使用率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交通通道的利用上,一般而言一字型布局的交通面积最省。


三、核心筒各功能空间的优化策略

 

 
 



从以上分析可见,最好的设计方案应该是实现了 较高使用率 较高品质 共存的平衡方案。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优化策略可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


(1) 由于电梯井道在核心筒中所需面积最大,而且电梯系统也是重要的客户界面,因此,垂直交通系统设计是超高层建筑优化核心筒关键中的关键。这需要处理好垂直分区和核心筒收分策略、穿梭梯在核心筒内的具体位置、电梯轿厢选择等系统性问题。

设计难度系数: ★★★★★


(2) 建筑体型应尽量方正而规整,避免异型空间带来的浪费。(核心筒形状一般与建筑平面相符)。

设计难度系数:


(3) 标准层面积的设置应经济合理,避免出现标准层面积超出规范一点而要多设一部疏散楼梯的情况。

设计难度系数:


(4) 卫生间、清洁间等需要结合项目定位、客户定位进行适配设计,不建议过分压缩这部分面积,但也不需要过分配置。某些配置了行政卫生间的项目多租户出租,物业给每个租户1-2把行政卫生间钥匙,这种情况下行政卫生间的使用率很低,因为这部分客户并不希望跟别人共享卫生间,实际上失去了行政卫生间的意义。

设计难度系数: ★★


(5) 设备机房、管道竖井需要结合业态功能、项目定位等进行适配设计,高效利用空间,合理预留。

设计难度系数: ★★★★


本文仅探讨了超高层建筑核心筒优化的原则性和方向性问题,还有很多具体内容未深入展开,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还望指正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建筑构造

返回版块

7.65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楼板承重检测的检测方法和鉴定内容

厂房楼板承重检测常用的方法有: 1、第一种为现场检测采集厂房结构数据,再进行计算机建模计算分析,近似的确定厂房楼面的承重能力限值,这种方法工作量相对较小,应用性强,且费用也较低,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方法。 2、第二种通过做承重实验,这种实验方法一般用在严格的厂房承重检测项目中,最常见的如银行保险柜放置区域的楼面承重能力检测,要求准确详尽的了解楼面的承重能力,基本上都采用此种方法。 具体做法是在楼板底部设置观测点测量楼板和梁的变形,采用均等荷载(如水,沙袋等)分批次、等重量依次叠加于楼面,密切观测梁板的变形,待该变形值接近规范限定的最大允许变形值时,停止加载,此时的荷载重量即为该楼面的承重能力限值,具体的房屋有具体的工况,承重能力也各不相同。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