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过程是将三垮桥的运营状态进行有限元分析,下面介绍了本人在对模型模拟的主要步骤,若中间出现的错误,请读者朋友们指出修改。
注:“,”表示下一个过程
“()”该过程中需做的内容
一.结构
1.单元及节点建立的主桁:因为桥面具有一定纵坡,故将《桥跨布置》图的桥面线复制到《节段划分》图对应桥跨位置,然后进行单元划分,将该线段存入新的图层,以便下步导入,将文件保存为.dxf格式文件。
2.打开midas运行程序,将程序里的单位设置成《节段划分》图的单位,这里为cm。导入上步的.dxf文件。将节点表格中的z坐标与y坐标交换位置(midas中的z与cad中的y对应)。结构建立完成。模型如图:
二.特性值
1.材料的定义:在特性里面定义C50的混凝土及Strand1860(添加预应力钢筋使用)
2.截面的赋予:
1).在《截面尺寸》和《预应力束锚固》图里,做出截面轮廓文件,保存为.dxf文件
2).运行midas,工具,截面特性计算器,统一单位cm。导入上步的.dxf文件
先后运行generate,calculate property,保存文件为.sec文件,截面文件完成
3)运行midas,特性,截面,添加,psc,导入.sec文件。根据图例,将各项特性值填入;验算扭转厚度为截面腹板之和;剪切验算,勾选自动;偏心,中上部
4)变截面的添加:进入添加截面界面,变截面,对应单元导入i端和j端(i为左,j为右);偏心,中上部;命名(注:各个截面的截面号不能相同)
5)变截面赋予单元:进入模型窗口,将做好的变截面拖给对应的单元。
注:1.建模资料所给的《预应力束锚固图》的 0-0和14-14截面与《节段划分》图有出入,这里采用《截面尺寸》做这两个截面,其余截面按照《预应力束锚固图》做
2.定义材料先定义混凝土,程序自动将C50赋予所建单元(C50是定义的第一个材料,程序将自动赋予给所建单元)
三.边界条件
1.打开《断面》图,根据I、II断面可知,支座设置位置。根据途中所给数据,在模型窗口中建立支座节点(12点)
2.点击节点,输入对应坐标,建立12个支座节点
3.建立弹性连接:模型,边界条件,弹性连接,连接类型(刚性),两点(分别点击支座点与桥面节点) 共12个弹性连接
4.边界约束:中间桥墩,约束Dx,Dz;Dx,Dy,Dz;Dx,Dz,
两边桥墩,约束Rx,Dz;Rx,Dy,Dz;Rx,Dz 如表
节点 |
Dx |
Dy |
Dz |
Rx |
Ry |
Rz |
2 |
0 |
0 |
1 |
0 |
0 |
0 |
3 |
0 |
1 |
1 |
0 |
0 |
0 |
5 |
0 |
0 |
1 |
0 |
0 |
0 |
20 |
0 |
0 |
1 |
0 |
0 |
0 |
21 |
0 |
1 |
1 |
0 |
0 |
0 |
23 |
0 |
0 |
1 |
0 |
0 |
0 |
49 |
1 |
0 |
1 |
0 |
0 |
0 |
50 |
1 |
1 |
1 |
0 |
0 |
0 |
52 |
1 |
0 |
1 |
0 |
0 |
0 |
67 |
0 |
0 |
1 |
0 |
0 |
0 |
68 |
0 |
1 |
1 |
0 |
0 |
0 |
70 |
0 |
0 |
1 |
0 |
0 |
0 |
四.添加预应力钢筋
1.定义钢束特性:打开《预应力筋布置及材料表》、《预应力束几何要素》。荷载,预应力荷载,钢束特性值,根据材料表中钢筋的规格及根数填入相关数据(松弛系数:0.3;导管直径:10cm)
2.钢束布置形状:荷载,预应力荷载,钢束布置形状,以T1为例:
1)打开《预应力束几何要素》,建立以中心点为原点的局部坐标系,为方便,在excel里建立好关键点的坐标,
2)钢束布置形状(钢束特性值:钢束1;分配给单元:15to18;输入类型:3-D;标准钢束:6束;无应力场长度:自动计算;布置形状:将建好的局部坐标复制在表格中,生成对称钢束;钢束布置插入点:在模型窗口拾取对应点)如图
五.静力荷载
1.荷载命名:荷载,静力荷载工况(名称:结构自重;类型:恒荷载,
名称:桥面铺装层;类型:恒荷载,
名称:钢筋张拉值;类型:预应力,
名称:整体升温;类型:温度荷载,
名称:整体降温;类型:温度荷载,
名称:正温梯;类型:温度梯度,
名称:负温梯;类型:温度梯度,
名称:横隔板;类型:恒荷载) 如图
2.自重:荷载,自重(自重系数,z:-1.04,添加)
3.桥面铺装层:荷载,梁单元荷载(荷载工况名称:桥面铺装层,(数值:x1:0,x2:1,w:-25.92kn/m)),全选,适用
4.钢筋张拉值:荷载,预应力荷载,钢束预应力荷载(荷载工况名称:钢筋张拉值,将预应力钢束除TK外拖入到已选钢束栏目里,张拉力:应力、两端张拉、1395,注浆:0),添加,如表
钢束名称 |
荷载工况 |
张拉类型 |
张拉位置 |
结束点应力(KN/CM2) |
开始点应力(KN/CM2) |
B1 |
钢筋张拉值 |
应力 |
两端 |
1395000 |
1395000 |
N1 |
钢筋张拉值 |
应力 |
两端 |
1395000 |
1395000 |
N1' |
钢筋张拉值 |
应力 |
两端 |
1395000 |
1395000 |
T1 |
钢筋张拉值 |
应力 |
两端 |
1395000 |
1395000 |
T1' |
钢筋张拉值 |
应力 |
两端 |
1395000 |
1395000 |
W1 |
钢筋张拉值 |
应力 |
两端 |
1395000 |
1395000 |
W1' |
钢筋张拉值 |
应力 |
两端 |
1395000 |
1395000 |
5. 整体升温:荷载,温度荷载,系统温度(荷载工况名称:整体升温;最终温度:30;添加)
6整体降温:荷载,温度荷载,系统温度(荷载工况名称:整体降温;最终温度:-20;添加)
7.正温梯:荷载,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荷载工况名称:正温梯,
参考位置:+边(顶),填入相应的B、H1、T1、H2、T2) 全选,适用。如图:
8负温梯:荷载,温度荷载,梁截面温度(荷载工况名称:负温梯,
参考位置:+边(顶),填入相应的B、H1、T1、H2、T2) 全选,适用
了解更多课程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MIDAS
返回版块5.84 万条内容 · 307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