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建造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结合近期出台的一系列装配式建筑推进举措,可以看出,国家和行业主管部门及北京市对于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有着清晰的目标与策略,对于目前面临的问题也有着明确的解决方案和思路。改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模式,向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工业化方向转型已是大势所趋。
进入2016年以来,装配式建筑在北京市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局面,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促进建筑业转型升级,已经形成了共识。随着住房城乡建设部《“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的发布,推动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氛围已经形成,进一步确立了装配式建筑是建筑产业现代化改革核心抓手的重要地位。
各建筑企业的转型发展,应当以创新为动力,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政策创新、队伍建设创新、分包模式创新、融资模式创新和区域合作创新等方面进一步探索,鼓励自主创新,建立装配式建筑品牌企业。企业要通过创新,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效率,全面提升建设水平和综合管理水平,促进转型升级。
装配式建筑人才的培养必须与产业深度融合,深度对接行业、企业的新方向、新技术,建立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和各集团的培训中心要充分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以及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着力打造以现代建设职业教育教学、实训、定向培养为一体的优质平台,以校企一体化建设模式,以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管理模式,创新体制、健全体制,逐步建立装配式建筑职业技能标准,完善装配式教育各项实施标准,构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标准体系、装配式建筑职业培训认证体系、装配式建筑师资培养保障体系,为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夯实基础。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培训中心、企业和行业的作用,整合资源,组织好装配式建筑相关知识培训,按照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需要,分类培养各类人才,以满足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的需求。为搞好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应按照装配式建筑的生产、管理、使用3种类型进行培训,生产类可按建筑设计、部品部件的生产安装技能等3个类型进行培训,着重满足装配式建筑的设计、部品部件的生产安装管理、装配式建筑一线生产安装工人操作技能的培训。培训的方式采用职业院校与企业校企结合、共同招生、定向培养的方式,也可采用培训中心短训实操的培训方式,还可采用工学交替与顶岗实习相结合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质量的应用型装配式产业人才。
利用互联网手段辅助教学,以农民工夜校为载体,利用在线学习平台,采用虚拟仿真、线下实训、线上线下相结合和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全方位培养新型装配式建筑人才,充分发挥职业院校教育、继续教育与现场实操教育协调发展优势,不断适应新型教育模式的发展,服务于装配式建筑人才培养,推动装配式建筑教育事业、人才培养改革和创新发展。
1.加强装配式人才建设,培养新型人才队伍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任何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标准,都要靠人才支撑。装配式建筑从设计、生产到施工组装,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建造方式,培养新型的人才队伍是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由于装配式施工方式及管理方法的变化,大中型的施工企业应当针对招投标、质量、进度、安全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培养相应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满足装配式施工对人才的需求。
对于小型专业公司和劳务公司而言,由于装配式建筑的墙体、楼梯、阳台和叠合板等部品构件已经在工厂中预制完成,工人的现场操作仅为定位、吊装、就位、安装和灌浆固定等步骤,对传统施工中的钢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等岗位的工人需求将大幅度减少,但对吊装工、灌浆工、焊接工及一些高技能岗位工人的需求量快速增加。
因此,小型专业公司和劳务公司应做好调整人员架构的准备,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建筑业农民工向装配式技术工人转型,建立高素质的装配式施工队伍。
2.研究制定装配式施工班组和各工种人员配备参考标准,引导企业做好装配式施工人员配备。
各地应当通过调研,提出装配式施工班组和各工种人员配备参考标准,引导企业做好装配式施工班组和施工人员的合理配备。
以北京市为例,因北京市为8度抗震设防烈度地区,装配式建筑预制率基本都在60%以内。在调研中我们看到,装配式建筑地下部分基本占工程面积的1/3左右,考虑到抗震因素,地下部分甚至地上1~4层均为传统的全现浇施工方法,因此在专业班组配置上,传统的钢筋班组、木工(模板)班组、混凝土班组和架子班组仍需配备,但在人员配置上基本减少了30%左右。
装配式建筑施工在班组配备和工种人员组成上,增加了吊装班组、灌浆班组、信号班组和测量班组,吊装班组、灌浆班组根据现场流水施工情况配备,人员数量根据构件数量确定。参考标准为:以一个组团(一栋楼)标准为例,吊装班组2个,每个班组平均5~6人;信号班组1个,一台塔吊配备2个人;封仓灌浆班1个大班组,平均10个人左右;测量班组1个,一个组团(一栋楼)平均3人左右;架子班组1个,地上结构10人左右。
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仍以劳务企业为主,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企业应尝试培养组建吊装安装和封仓灌浆装配化施工班组,以提高质量,确保班组的专业性、稳定性,确保生产安全。
大力推动装配式专业分包小微企业组建满足装配式施工分包要求
1.政策引导劳务企业转型。
由于劳务企业层层分包,“皮包化、空壳化”现象日趋严重,大部分劳务企业难以真正掌控所属的施工队伍和作业班组,难以承担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职责,在管理能力和经济实力上都难以承担建设产业工人队伍的历史性责任。
因此,住房城乡建设部提出《关于进一步深化建筑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在“深化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方面,提出了大力发展专业承包、鼓励劳务作业班组向小微专业承包企业发展的新思路。要大力发展施工专业承包企业。引导中小型施工总承包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支持专业承包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促进农民工转化为产业工人。改革建筑用工方式,取消劳务分包,建立施工总承包企业自有工人为骨干、专业承包企业自有工人为主体、临时用工和劳务派遣为补充的用工方式。
2.引导总承包企业以自有劳务公司为试点,组建装配式专业承包小微企业。
总承包企业要加强自有劳务公司建设,以自有劳务公司为主体,开展组建装配式专业承包小微企业的试点工作。引导劳务企业走专业化发展道路,自有劳务企业要加强对所属专业施工队和专业班组的资金、专业设备、管理人才和自有技工队伍建设,逐步将施工作业队伍和专业班组组建为专业承包的小微企业。要促进劳务公司向规模适度的专业承包公司转化,促进劳务公司专业施工队伍和专业班组向小微专业公司发展,在政策上享受国家规定的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同时建议放开施工专业分包的限制。
政府和行业要为专业承包小微企业创造好的市场环境,促进小微专业承包企业成为市场特别是装配式建筑市场用工资源主体。
3.改革建筑业用工制度,推动总承包企业和劳务企业在转型中加强稳定的自有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总承包企业要结合转型升级,建立自有的关键专业、关键岗位装配式技能人才骨干队伍,提高装配式专业施工作业能力和全面管控能力。劳务企业结合转型升级要求,应大力发展吊装工、灌浆工等以装配式作业为主的专业小微企业,以专业小微企业为建筑工人的主要载体,逐步实现建筑工人公司化、专业化管理。各地要鼓励现有的专业企业进一步做精,鼓励施工作业队和专业班组向装配式专业小微企业转型。
现阶段,劳务企业应按照装配式建筑各工种的要求,成立多支适合装配式结构施工的专业化施工队伍和专业化施工班组,并对专业化队伍的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持证上岗,登记备案,建立一定数量的装配式专业队伍资源库,满足装配式施工队伍的员工需求,提高装配式建筑专业化施工能力与水平。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谢谢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