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存在可生化性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废水所含的有机物中,除一些易被微生物分解、利用外,还含有一些不易被微生物降解、甚至对微生物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这些有机物质的生物降解性质以及在废水中的相对含量决定了该种废水采用生物法处理(通常指好氧生物处理)的可行性及难易程度。在特定情况下,废水的可生化性除了体现废水中有机污染物能否可以被利用以及被利用的程度外,还反映了处理过程中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利用速度:一旦微生物的分解利用速度过慢,导致处理过程所需时间过长,在实际的废水工程中很难实现,因此,一般也认为该种废水的可生化性不高。
确定处理对象废水的可生化性,对于废水处理方法的选择、确定生化处理工段进水量、有机负荷等重要工艺参数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外对于可生化性的判定方法根据采用的判定参数大致可以分为好氧呼吸参量法、微生物生理指标法、模拟实验法以及综合模型法等。
01 好氧呼吸参量法
02 微生物生理法
03 模拟实验法
04 综合模型法
综上所述,目前国内外对于废水的可生化性判定方法各有千秋,在实际操作中应根据废水的性质和实验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判定方法。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2人已点赞
分享
水处理
返回版块42.43 万条内容 · 1452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污水可生化性是判断污水能否使用生化法处理的重要依据,资料总结的比较好,具有很好的学习和参考价值,学习啦,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