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酱紫↓
好吧,正确的说法应该叫做 Pedestrian Wind,也就是高层建筑引起的风力改变对其周围的行人的影响。
如果一栋高层比周围的建筑物明显高许多,有可能会导致风向地面聚集,进而导致这栋楼底层附近的风格外的大。
相反,如果周边的建筑物高度都差不多,那么风就不会向地面聚集,行人也就不用遭受狂风的袭击了。
单独的一栋高层建筑,也会导致风向地面聚集。
如果高层建筑底层是开敞大空间,那么会导致非常大的「穿堂风」。
风的改变,不仅与高度有关,也跟平面布置有关。像这样的平面布置能起到互相遮挡的作用,底层人行道上的风就会小很多。
通过这些分析结果,再对设计进行下一步的优化调整,尽量让 Pedestrian Wind 低于预定的可接受范围,尽可能的减少对行人的影响。
毕竟,谁也不愿意顶着狂风上下班。
当然,一门心思等着「玛丽莲·梦露」效应,就是要看小姑娘裙子的人除外…
那么问题来了……
如何在建筑设计中避免「玛丽莲·梦露」效应?
在建筑设计中如何避免玛丽莲·梦露效应(写字楼和塔楼下的风口)关键词就是渗透
比如取消大而板的裙楼,引入空地和绿化创造视觉联系的同时也创造了贴近行人的气流
拦截吗?是capture的意思吗?这里我不太懂。因为英文介绍点出来的设计亮点是:Two towers(双塔), three horizontal connection bridges(三水平连桥), rooftop gardens(屋顶花园)。
那么中庭在哪?水平联系体块端部有类似边庭的做法,没有构造考量的话不可能把上空的强风引导室内来;建筑形体感觉内部不会再有垂直通透的空间;倘若中庭是指那几个平台,或者是视频中看到的这个主体间地面的联系部分,这些在整体建筑中是锦上添花的东西,比重并不大。更何况,这应该是隘口的“顺应”,怎么会是“拦截”?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中小学建筑设计:德国 ICS 综合学校设计:Bez+Kock Architekten 学校所在地位于林特恩(下萨克森州)市中心以南的 Burgfeldsweide,建筑面积9315㎡,最多可容纳 900 名学生。这座两层楼的新建筑呈稳定的矩形几何形状,与现有高中对面的学校场地相得益彰。 建筑外墙由落叶松木制成,面向校园,112 米长的校舍沿其整个长边有一个作为欢迎的开放的入口区、一个有盖的休息区、一个交流空间、以及进入各个学习集群的通道。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