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22-05-10 09:03:10
来自: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
[复制转发]
今天的话题有些沉重,2022年刚过去5个月,在设计圈里就已经有5名同志英年早逝,为逝去的生命默哀。本来不想聊的,但是看着一个个年轻的生命逝去,内心无比悲痛与惋惜,同样作为一名画图狗的土木君,在这里提醒自己和大家一定要保重身体。 身体是自己的,图是老板的 , 工程进度是甲方的 (工程提前竣工也没见哪个甲方奖励设计师)。
1、2022年4月20日,安徽省某设计院年仅38岁的设计师离世。
2、2022年4月4日,北京某建筑设计院的一位副总离世,享年54岁。
3、2022年2月17日,上海某设计院年96年(年仅26岁)的工程师在出租屋内去世。后来该公司对这位去世员工的处理态度更令人气愤。
4、2022年2月14日,上海一年仅37岁的结构工程师逝世。
5、2022年2月10日,广西某设计院工程师离世,年仅43岁。
6、土木君这里只罗列了2022年去世的年轻设计师 (2021年甚至有个上海年仅23岁的设计师英年早逝) ,这些还只被报道出来的,还有一些没有报道出来我们不知道的。
设计院为什么成了高危行业,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工程师英年早逝?
这主要还是与设计院的工作性质有关。设计院依靠工程项目生存,很多时候工程项目扎堆上,为了进度和工期,而设计院又被称为“龙头”(说进度的时候被称龙头,谈待遇的时候龙尾都不是),业主和设计院的领导一起催图,工程师们不得不加班熬夜赶工,连续加班一个月都是常事。土木君是最最讨厌被催图的。业主会派催图员,白天坐在你旁边看着你画图,到了晚上业主丢给你一句话,X工,明天把XX部分的图纸给我,我回宾馆了........留下可怜的X工加班画图。
这种事情已经成了常态,看看下面这张图(图片来源于网络)你就知道了,吓不吓人? 工程师的尊严何在?生产队的驴马也不是这样对待的吧?
从上面的一些事实我们还会发现,那些英年早逝的大多发生在建筑设计院。所以,土木君也一直劝土木工程的小伙伴儿们,建筑设计院能不去就不要去了。
干工程的不容易,建筑设计院的工程师更不容易。有句话说的好, 干得好了怕自己过劳死,干得不好怕别人 死 (工程安全)。画图狗拿着白菜价的设计费,操着工程几个亿的心,还要背负着工程质量终身制的责任。
我们再反观一下互联网,今年年初也有一位B站员工和一位字节年轻的员工英年早逝,立即引起了全网的热搜和各媒体的关注。而设计院的年轻设计师一个一个去世却连一点水花都没有激起,仅仅是在设计圈行业内私下讨论。 这到底又是为设么呢?
1、平台很重要,你所在的平台决定了你的“分量”。
设计院属于小众化的行业,被外界关注度不高。设计院又没有特别知名的企业,就不说圈外的人,就是圈内的人让你说一个特别知名的设计院你能说出来吗?而很多互联网企业都是全国人民都熟知的,比如阿里,腾讯,百度,抖音等。
2、设计院人员比较“木”,不爱发声。
设计师的工作比较单一,在办公室画图改图占据了他们大部分时间,与外界交流的也少,平时的苦自己吃,平时的泪自己咽,不过这两年相对好一些,越来越多的工程师开始发声了。而从事互联网行业的“程序员”算是“近水楼台”,他们距离互联网最近,身边的朋友同事也多是从事互联网,所以有什么事情在网上传播的比较快。
设计院的小伙伴们,当你觉得被工作压得喘不过气来,或者感觉身体已经透支,一定要注意,向领导或者老板请假。作为一名工程师,很多人都脸皮太薄,抹不开面子,明明手上的工作已经很多忙不过来了,可当领导又安排新工作的时候还是不懂拒绝,以后请大胆说“不”!
那么如何避免出现过劳现象, 有没有什么信号预警呢?
在这里土木君附上来自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主任医师王欣大夫的回答
:
1、反复晕厥: 在长期熬夜加班、劳累过度后,如果出现反复晕厥症状有可能是猝死前的信号,需要引起注意;
2、间断性胸闷、胸痛: 患者还可出现胸闷、胸痛等症状,发作持续时间不长,可能是数分钟到十余分钟,经休息症状就可以自行消失,这种情况称之为梗死前心绞痛,如果能够提高重视,进一步排查,有可能会避免发生猝死;
3、原发症状加重: 猝死的主要原因是心源性猝死,冠心病或其他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骤停或急性心衰。当发生突然不明原因的心慌、憋气、气促、心悸等症状时,吃药也不见缓解,此时需尽快就医查明原因;
4、其他症状: 患者存在心血管基础疾病时,出现胸骨、肩背部疼痛,胃肠道症状,心跳加速等情况时,也应提高警惕。
此外,对于平时出现过胸闷、胸痛的冠心病患者,可以随身常备硝酸甘油片,以便自救。当出现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情况时可判断为临床死亡状态,可实施心肺复苏进行抢救。
遇到了一点小问题
内容不能包含下列词语
返回修改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设计院的现象一般都是这样的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