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柳肃:让古建筑“会说话”的“守护神”

柳肃:让古建筑“会说话”的“守护神”

发布于:2022-05-05 14:16:05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转自公众号:湖南大学

每到选课季,总会有无数人讨论:选什么课好?


建筑与规划学院柳肃教授的《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一定是许多湖大学子的“梦中情课”。


在湖南大学,想上这门通识课,选课和坐前排都要靠“抢”!


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的柳肃,已 为古建筑修复保护事业奔走三十余载


2021年, 柳肃教授两度登上央视《百家讲坛》栏目 。这位古建筑的“守护神”,面向社会观众,妙趣横生地讲述中国古建筑的智慧与内涵。


  柳肃教授。




01

“让所有不懂建筑的人都能听懂”


柳肃教授是我国恢复高考后的首批大学生。


“其实我本科是学哲学的,”柳肃笑着说。本着 对古建筑的满腔热爱 ,他 转考建筑学研究生 ,40岁时,又应邀远赴 日本鹿儿岛大学攻读建筑学博士


柳肃教授在日本做古建筑修复。


2021年初,央视《百家讲坛》播出《如果古建筑会说话》第一季,这是栏目的一个全新尝试。


古建筑本身带有一定的专业性,如何 用通俗易懂的讲解,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具有一定的难度与挑战。


栏目组通过学校联系柳肃教授,希望他能登台开讲。


“他们选中了我,第一季就讲故宫主题,一方面是很高的荣耀,另一方面确实压力山大。”柳肃坦言。


在央视平台讲解北京的皇家建筑,为什么要请一位湖南大学教授?


这也许要从柳肃 火爆全球的“MOOC”《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说起。


多年来,每到开学选课,湖南大学的这门通识选修课,都会卷入激烈的“抢课大战”。


“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这门课,内容比较通俗,我规定了建筑学专业的学生不许选,要把名额让出来。”尽管如此,课程的“抢手”程度依然大大超过了柳肃的预想,“听说, 每次100个名额几分钟就抢完了 。”


柳肃深感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与喜爱,也看到其对于提高古建筑保护意识的深远意义,逐渐开始考虑进一步向社会大众普 及, 让更多人了解中国古建筑的重要价值


2014年,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正式上线, 这是 我校在该平台上线的首门课程。


柳肃说:“很多人不是不喜欢古建筑,而是不知道它的价值和重要性。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古建筑的保护中来,但我 希望大家都能有保护古建筑的意识 。”


带着这样的初衷,柳肃 尽量减少晦涩的专业知识, 将这门线上课程打造得 更具文化性、艺术性和通俗性 ,让大众能真正走近和感受神秘而厚重的中国古建筑。


该门课程 受到广泛 的认可与喜爱。 2015年,在果壳网发布的“2015全球MOOC排行榜单”中,《中国古建筑艺术》在全球1800余门MOOC课程评比中 跻身前十 。次年评比在全球5000余门课程中进行,湖大该门课程 位列全球第三 ,榜单出炉轰动一时!


《百家讲坛》旨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   柳肃认为,   《百家讲坛》栏目组抛来“橄榄枝”,《中国古代建筑艺术》MOOC的火爆是一个重要原因    

柳肃教授录制《百家讲坛》。


2021年岁杪,柳肃二度做客《百家讲坛》,带来《如果古建筑会说话》第二季,为观众们讲述中国古代北京坛庙建筑背后蕴含的文化内涵。


“让所有不懂建筑的人都能够听懂” ,柳肃两度受邀登上央视,用妙趣横生的讲说,将蕴含于古建筑中的文化与智慧娓娓道来。


02

节目录制背后的艰辛


在讲台上站了30多年的柳肃,讲起课来如数家珍,录制MOOC非常顺畅。然而,制作《百家讲坛》系列节目时,却 遭遇了出乎意料的艰辛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第一季的播出,因为疫情原因整整推迟一年。


“第一季原定在2020年播出是有历史意义的。永乐十八年(1420年)明朝从南京迁都北京, 2020年正好整600周年,也是故宫建成600周年 。”受疫情影响,直到接近20年年底,节目才能够重新开始制作,次年播出。


除了制作周期被迫延长,节目内容的准备过程,种种挑战也接踵而至


《如果古建筑会说话》第一季的前8集内容,全部围绕故宫展开,每集40分钟左右,意味着每集需要准备约6000字的讲稿。


对于笔耕不辍的柳肃来说,写出“差不多一本书”的内容来,其实并不算十足困难,难在“找故事”。


“平时讲课和做学术讲座时主要是知识性、学术性的内容,这对我来说并不困难,而且反而不需要插入故事。插入故事,一是浪费时间,二是降低了学术水平。” 柳肃说,“ 但在电视讲座,为了引起广大听众的兴趣,就必须要加入故事。 还必须是和建筑相关的,不能是一般的生活故事。


什么样的故事适合穿插在节目内容中呢?


首先, 需要寻找来源可靠的故事 ,“宫斗剧”情节固然吸引人,但其真实性存疑,无法用于科普。


其次,故事内容要贴合主题, 古代帝王的史料虽多,但若想找出和建筑直接相关的内容,无疑需要查阅海量资料。


柳肃坦言:“搜集故事,确实是我没有想到的‘ 巨大工程 ’。以往来听课的同学本身就是对建筑感兴趣的,很多时候讲故事反而占用宝贵的课堂时间, 所以故事几乎都要临时去找 。”


在以往教学中,早已对专业课内容烂熟于胸的柳肃,课前只要简单列好提纲,课上便能滔滔不绝。


在准备节目录制时,需要先将每一句话都写进文稿,连“大家好”之类的问候语也要包括在内。


“中国古建筑我已经讲了30年,原本想着不会太费劲,但由于这几点原因,实际制作过程中,我确实打过退堂鼓。”柳肃说。

柳肃教授为节目录制特意前往故宫拍摄的图片,

图为故宫中的建福宫(一般是不对外开放参观的)。


除了字以万计的文稿,节目中所展示的图片,绝大部分都是由柳肃亲自拍摄。 在填充每集文稿内容的同时,他还前往故宫、天坛等地进行实地补拍,以完善日常教学图片库的不足。


正因这样的细致付出,《如果古建筑会说话》两季播出以来,好评如潮。每当在网络上看到相关评论时,柳肃总是会真诚地向网友们表示感谢。


“我愿意上节目、图‘出名’,因为‘出名’以后,能让更多人关注到古建筑保护领域!” 节目的成功,不仅是对其学识与讲授的肯定,更让柳肃距离实现“提高全社会的古建筑保护意识”这一目标,又迈进一大步。


03


他是“古建筑的守护神”


 

有人在退休后,放下工作、享受生活。


而退休后的柳肃,一直投身于文物保护事业中,他的世界里,没有“退休”一词。


柳肃一直是岳麓书院首席顾问专家,长期参与岳麓书院古建筑的修复设计和保护工作,曾主持设计重修岳麓书院屈子祠。

2006年,柳肃教授设计的岳麓书院屈子祠建成。


“岳麓书院游客比较多,日常修缮也相应较多。 我差不多每周都要去一次,有时候隔一两天就要过去。 ”柳肃说,哪怕是地上换一块砖或者石头,都需要他到现场评审。

2014年岳麓书院文庙大成殿被倒塌的大树损毁,

柳肃教授带领团队紧急抢修。


2021年国庆小长假,经过2个多月全封闭式修缮的爱晚亭,以全新的面貌向慕名而来的众多游客亮相。


在不懂建筑的“门外汉”看来,爱晚亭的变化似乎只是重刷了油漆,为什么要进行长达2个月的修缮呢?


古建筑的修缮与保护,并不是简单的“修房子”,而是需要遵循“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原做法”的原则进行修缮保护。


“为了尽量保留古文物,要逐个仔细检查哪些构件已经腐烂损坏、哪些还可以继续用,更加耗时 ”  柳肃解释说, “即使是需要更换的构件,需要完全按照原样,不能在工厂流水线生产, 这个就相当费功夫。


除了亲身实地开展文物保护工作,柳肃还经常利用 “大V认证”的微博账号(@柳肃) 在网络上进行文保宣传,频频与网友、学生互动。


殊不知, 现在这样“时髦”的他,曾一度坚持不使用手机 。他早年课上的学生都还有印象,“柳肃老师没有手机。”


即使后来开始使用,也仅限于接打电话、收发短信。


偶然一次,在几个朋友的“怂恿”下,柳肃开通了微博。


“当时,我主要分享一些有关古建筑保护的内容,渐渐地有了一定反响,粉丝也多了起来。”柳肃回忆说,“ 在2012年长沙古城墙保卫事件中,我第一次感受到网络的强大力量。


柳肃为了缓解心情“顺手”写下的一条微博,收到铺天盖地的评论和转发,他在著名主持人汪涵的帮助下对话市长,打响了一场由媒体、专家和大众参与的全民“保卫战”。


当时有媒体在报道时,称柳肃为“ 长沙梁思成”


柳肃却说 我绝不敢和梁思成这样的一代名家相比,但我比梁思成幸运,当年他是孤军奋战,而我借助网络力量,一呼百应,得到无数媒体和网友的帮助。


长沙古城墙保护事件之后,柳肃仍坚持利用微博平台普及文物保护知识


2021年初,借助网络舆论力量,柳肃又一次力挽狂澜,成功保住原计划为城市建设“让步”的长沙天符宫。


“由于文夕大火等原因,在长沙,真正保留下来的古建筑,已经凤毛麟角,拆除古建筑,实在令人痛心。”柳肃说。古建筑是一座城市鲜活的“历史档案”,而现代化开发建设,却让原本底蕴深厚的城市失去的越来越多。


柳肃建议: “如果把天符宫修缮好,再现曾经鼎盛的天符宫庙会,这一定会成为网红长沙的又一新亮点。”


穿越苍茫岁月,如今,许多古建筑已样貌斑驳,但其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无法被忽视。


在柳肃的“守护”下,越来越多的古建筑有了“会说话”的可能。在钢筋水泥的都市中,我们期待更多古建筑“穿越”厚重历史,“诉说”千年文化。


来自湖南大学官方微信
           
     




  • zyl06321
    zyl06321 沙发

    123

    2022-05-11 16:30: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3 万条内容 · 15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宋代建筑之美

来源:建筑设计之家 宋代建筑是中国古建筑体系的大转变时期。规模一般比唐朝小,但比唐朝建筑更为秀丽、绚烂而富于变化,出现了各种复杂形式的殿阁楼 台,主要以殿堂、寺塔和墓室建筑为代表,流行仿木构建筑形式的砖石塔和墓葬,创造了很多华丽精美的作品。装饰上多用彩绘、雕刻及琉璃砖瓦等,建筑构件开始趋向标准化,并有了建筑总结性著作如《木经》、《营造法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