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修设计 \ 家装设计 \ 房间中的 “庭院” O-house私宅改造

房间中的 “庭院” O-house私宅改造

发布于:2022-04-24 13:41:24 来自:装修设计/家装设计 [复制转发]




0       1      

     
故事      

     

空间的主要使用者是一家三口人,两只猫,几株植物,偶尔会有亲友暂住。原有的厅室分隔不能满足屋主对生活场景的构想。正是爬行、学走阶段的幼子,和猫一样,没有客厅、餐厅、厨房、卧室的概念。目之所及,只要能到达的地方一定不会错过,哪里都可以成为他玩耍的场地。


 
这是一套实际使用面积约90㎡的三室两厅住房,初始平面格局中规中矩,并无明显的功能硬伤,但是就像大部分的商品房一样,空间之间封闭决绝,就像一块致密的、几乎没有孔洞的顽石。


然而初次实地拜访时,设计师被开阔的视野所打动,魔都天际线和天边云彩铺陈在眼前,人造物和自然景,二者之间产生了巨大的张力。升腾的云团让人联想起园林中的湖石,多孔且多褶。设计师也希望在这块顽石上敲打孔洞,松散组织,让它偏离范式。

▲空间概览,摇曳的树影和室内场景相得益彰

02

开口    

   

首先设计师拆除了厨房的两段隔墙,在儿童房南墙上掏了个圆洞,再将主卧门洞适当扩大成圆。 两圆洞均设移门,当打开时,公共空间边界延伸开来,空间之间相互勾连。 原本封闭的独立房间有了聚向客餐厅的向心感,后者由此获得了类似于传统院子的围合意象。


▲公共空间改造策略 

由于隔墙上释放的洞口,平面在南北和东西轴线上都形成了视觉通路,不过空旷并非所愿,多重的层次渐进才是趣味所在。因此设计师在十字轴线交汇点放置一张大长桌,缓解入户门正对主卧门的直白,让视觉和身体运动都有了些许停顿。另外大长桌的空间位置也暗合了我们的生活习惯:它早已取代电视机,成为类似火炉一样的家庭中心——吃饭、泡茶、工作、阅读……不仅是视觉中心,也承托了日常中的多样行为。

▲原本封闭的独立空间在拆墙开口后有了向心感,
公共空间有了“合院”的围合意象 


▲公共空间望向南阳台和圆洞半掩的卧室 

▲阳台与客厅之间一扇可移动“镜门”反射城市景象,
与室内场景并置 



卸去墙体后的厨房是围合公共空间的重要一环。扩大的台面超出原有厨房轮廓,伸进餐厅,其中一角直抵相邻卧室的洞口。同时,客餐厅吊柜延伸进厨房,增加储物空间的同时对空间进行限定。台面南侧的储藏间推拉门表面为一整块镜面,大人在厨房可以看见儿童房的镜面反射景象,减少了监护盲区,有助于亲子照看和互动。

▲储藏间移门镜面反射,在厨房工作时可瞥见儿童房 

▲大长桌在空间中要有一定的视觉分量,

因此挑选了一整块自然纹理的大木板,

透明亚克力支撑使得厚重的桌面仿佛漂浮了起来 



03

圆洞    

   

两个圆洞形态在前期推敲的时候很快就确定下来。缘由有二:其一是对艺圃双圆洞的心心念念。数次拜访,来回穿行,空间似分又合,喜爱之情最终战胜了形式借用的迟疑。抛开圆洞自带的传统意味不论,场景在圆形加持之后更显趣味,尤其是在卧室之间对望时,双圆串套,空间层叠感更加强烈。无论开闭,圆洞形式都让卧室有了指向公共空间的方向感,也为公共空间提供了积极的、略带欲望的围合界面。


圆洞的另一个形式理由是,相较于横平竖直的方形,弧线会给予身体姿态更多启发。不论是大人小孩还是家猫,或倚或躺或坐或爬,随机应变,圆洞就像融进墙里的大型家具。


▲从主卧望向公共空间 

圆洞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了“变形”——主卧圆洞一半“落地”保证通行,另一半自然形成一道可倚坐的弧线护墙,木移门开闭程度的变化产生了不同的遮掩效果;儿童房圆洞要照应身体半卧其上后腿脚伸直,顺势与西面厨房台面找了对位关系。藏于两侧的磨砂玻璃移门为儿童房独立使用提供了必要条件。为了倚卧面更宽裕遂加厚墙体使得圆洞深度更深,而厚墙上其他部位腔体则挖出储物空间及一些“含糊不定”的孔洞——当初没想好如何使用,倒是让家猫捷足先登。


▲门洞开阖 

▲猫与圆洞

顺应圆弧形语汇,通往客卧和卫生间的通道入口也做了一个四分之一圆,使其也像一个洞口,积极参与到公共空间里。通道最里是客卧,门上嵌一块磨砂玻璃,不正对床榻,微微透光,是感知房门内外声息的微妙孔洞。


 ▲通道,望向客卧 

04

卧室    

   

对于卧室空间来说,两大基本功能——睡觉和储藏,对应床和柜两大物件。二者的布置方式是空间设计的主要内容。


儿童房,略带趣味且手法节制。最终做了一个撑满整个面宽的木榻,可睡可玩可储藏, 顶上“飘着”一个旋转了一定角度的木盒子,藏了空调也可储物。窗洞用木窗套勾边,也像一个盒子—— 一个由城市和自然景象填充的虚空盒子。它的一个角和悬盒一角点接,视觉上仿佛是前者把后者顶了飞起来,若即若离。最终,上中下3个变化的木盒子构成了一组立体雕塑,当圆洞打开时也成为公共空间中的一处对景。



▲儿童房的“三个方盒子” 

主卧是最常规的布置,一面柜子一张床,柜子空出两格作为通向卫生间的门洞。另一个次卧供亲友偶尔暂住,自身面积小,索性把床和合二为一,占满整面墙,翻折床平时不用时可收起,增加房间使用的灵活性。


  ▲主卧 

05

颜色    

   

颜色策略是在白色为主的基调下,因地制宜,每个空间加一小片色彩。想要卧床仰望的时候看到 “夜空蓝”,主卧吊顶刷了低饱和度低明度的深蓝涂料,在某些角度和光线下几近于黑;客卧朝西北,阳光直射时段较少,因此用红色“暖房”;儿童房大面积暖木色已经足够分量,无需另加颜色;公共卫生间改造成三分离,同时在马桶间涂刷一整面明黄色,暗合“黄金万两”;主卧卫生间藏在整面柜子后面,索性用了近黑色强化“洞穴”感受。厨房台面背景墙用了橘红色马赛克石材,自然肌理像是多种食材的混合抽象。入口玄关藏绿色磁力漆墙面提供了一处可以肆意涂鸦的平面。


  ▲颜色与空间 

阳台的颜色属于自然。初到场地的时候就打算在阳台造一景——和假山湖石有关的景,与魔都最具代表性的陆家嘴天际线并置。为了节省空间,打算让假山贴墙悬空,但真实的湖石价高且难寻得合适造型,重量大难固定。无奈之下反而找到了更合适的材料——高密度海绵。完全靠手工撕扯出悬山造型,远看有石头的嶙峋肌理,近距离接触是柔软的质感,并且在最大一块悬山内藏了一把凳子,人可垂腿坐其上,也算是对传统园林“可居可游”的回应。家猫很快就发现了此风水宝地,常常盘踞于“石上”打盹发呆远眺放空。


▲阳台造景 

06

光线    

   

商品住宅的外墙窗洞已被限定且无法改动,因此在自然采光设计上着力不多,尽可能保证明亮并做好适当遮阳即可。不过得益于楼层高遮挡少,清晨阳光低角度照进空间,像皮影戏一样在墙壁、布帘等垂直面投下生动光影。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春夏时节的下午,阳光经5公里外的陆家嘴高层建筑玻璃幕墙反射,落到室内白墙上,本是光污染,经阳台植物“过滤”,反而造就了树影婆娑的奇妙景象。


▲5公里外的陆家嘴高层玻璃幕墙反射夕阳,
穿过阳台植物,在客厅白墙上投下影子

人工光源方面,以间接漫射光为主,并且考虑从亮到暗多层次的光线变化。以公共空间为例:为了充分利用空间且保持方正,将定制柜体全部贴边布置,并沿着空间两侧上空布置两排吊柜,同时围绕吊柜从下到上布置3种线性光源:柜子下靠墙布置灯带洗墙;柜子里藏一排调光灯带朝上发光,照亮柜子内腔;最上方藏灯管顺着圆弧吊顶漫射。不同光源的组合搭配对应不同的光照需求。

相比于明亮的光环境,个人更偏爱清幽的微光。每日工作归来,从明晃晃且喧嚣的都市环境中退回自己的一片天地,微光弥散,抚慰人心,也更贴合这方居所于夜晚中的自然属性。


▲从亮到暗不同层次的光环境 

▲公共空间借用其他空间的光线,
圆洞微光在大长桌产生倒影 


▲改造后平面 

1.起居  2.餐厅  3.厨房  4.主卧  5.主卧卫生间   6.儿童房  7.客卧  8.公共卫生间  9.南阳台  10.北阳台  11.储藏间

▲长剖面示意 


项目名称 |  O-house私宅改造

设计团队 |    来去建筑工作室
项目时间 |  2017年
完成年份 |    2019年
主创团队 |  潘凌飞, 钟无非
项目地址 |  上海虹口
建筑面积 |  90㎡
摄影版权 |  李望明
品牌支持 |  上海好尚实业有限公司(ECHO 木系全屋定制),一名微晶,我的木头,优品嘉佰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家装设计

返回版块

22.28 万条内容 · 37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280㎡下叠院,生活与艺术并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