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BIM技术 \ 市政BIM应用 \ 胡森林:我们在EPC项目里,用BIM帮甲方解决了哪些痛点?

胡森林:我们在EPC项目里,用BIM帮甲方解决了哪些痛点?

发布于:2022-04-20 13:27:20 来自:BIM技术/市政BIM应用 [复制转发]

来源:BIM清流BIMBOX / BIMBOX

你好,这里是 BIMBOX。
我们总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BIM 在项目里怎么创造价值呀?做 BIM 都做哪些应用点呀?做出来的东西别人不重视怎么办?
今天想和你分享的内容,来自一位 BOX 朋友的投稿,这位小伙伴从事的是 BIM 咨询行 ,他的名字叫 胡森林
我们自己看了他的分享,最大的感触是,胡森林和他的伙伴们,作为一群爱琢磨、爱思考的年轻人,进入工程项目,面对茫茫多的技术和甲方不断提升的需求,经常要逼着自己一边学习、一边应用,而他们选择和使用技术的方向,是很值得我们参考的,那就是我们一直推崇的 小米加步枪 精神,不管够不够 高大上 ,先解决客户的实际问题再说。
那他们在项目里,用了什么办法,解决了哪些问题呢?下面,我们就以第一人称的视角,来给你转述他的分享,最后,再来聊聊我们自己的看法。
   
你好,我是胡森林,目前在重庆一家咨询公司从事 BIM 工作,入行 BIM 已有 4年多 的时间。
在这项工作之前,我曾经在中铁的公路和铁路项目上呆过一段时间,和大多数人一样,从最开始到项目上感觉一切都比较新鲜,到后来因为经常没有假期、回不了家,也不能和朋友一起聚,慢慢感觉越来越和社会脱节,心里也逐渐变得迷茫。
刚接触到项目 BIM 板块的工作,是一个外部公司做的 BIM 平台,我当时负责平台的数据录入,与这家公司对接项目上遇到的一些情况和进度。当时感觉项目上使用的 BIM 和我自己学习的很不一样。
因为在大学的时候学过一门 《BIM 技术应用基础》 的课程,再加上做毕业设计的时候系领导要求用 BIM 来做,所以对 BIM 还算是比较熟悉,通过那次机会,我又燃起了对 BIM 技术极大的兴趣,也乐于在工作当中做一些新的尝试,所以就离职回到重庆,找了一份专门从事 BIM 的工作。
这次主要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BIM 在 EPC 项目前期工作中一些细小琐碎的事情 ,所谓魔鬼都在细节里,正是这些小事,对项目的协调和推进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这是一个医院 EPC 项目,BIM 作为全过程咨询单位的其中一个服务板块,在项目的方案前期就开始介入,和设计、现场的进度同步,也同时做分析工作,随时提供报告成果,为业主做决策提供了很多可参考的意见。
公司拿到这个项目的时候,我主动提出了想要负责这个项目的意愿,说自己在工地呆过,对现场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比较清晰的抓住业主对 BIM 的需求;同时也承认自己在技术层面还有所欠缺,对机电专业的研究没有其他人那么深入,但是大体上的东西是没问题的。
公司领导综合考虑过后,让我前期负责项目各方的对接协调,其他同事配合,争取让 BIM 工作尽快进入正轨。从目前效果来看,我做的成果还不错,能够胜任这个职务。
下面,就来跟大家聊聊我们在项目里做的那些事儿。

1.

1

倾斜摄影解决的问题


首先先来说说,我们在项目中使用倾斜摄影做的事儿。
甲方在项目中,提出了要应用倾斜摄影技术,而当时我们对倾斜摄影的了解非常有限,对于它和 BIM 模型结合有哪些应用点,还一点都不了解,当时本地市场上的应用参考也不多,我们甚至认为合同上的要求就只是一个噱头,让 BIM 听起来更高大上一点。
为了完成任务,只能硬着头皮上网查资料自学,向周围认识的人咨询。花了将近一周的时间,慢慢的熟悉了倾斜摄影的技术,理清了从概念到实景建模操作的整个流程。
我们先用手机做简单的模拟,用一个杯子进行倾斜摄影模拟拍摄,然后将照片导入软件进行建模,基本达到期望的效果以后,才跑到现场采集原始地貌,然后生成实景模型。
我们在这个项目中,主要是运用了 三维实景展示 实时测量


   

   
实景三维展示的运用

   

   
在我们和业主的第一次见面会议上,就运用三维实景展示。
当时 EPC 总承包单位还没有招标,所以业主单位很多人还没有去过现场,对现场的各种情况也只是从文件上了解到的。
会议上 我们运用实景模型展示,结合相关的讲解,给业主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也从业主那里了解到现场的拆迁、供水、供电等情况,会议的沟通和交流就简单了很多。
有就是 施工单位进场 ,需要确定土方开挖的车辆进出场方位,也是通过实景三维模型,业主和施工总承包单位讨论后才确定的。

   

   
实景分析

   

   
我们在网上查的很多应用点,比如土石方的挖填分析,都是建立在一些基础资料上才能进行的,我们想着能不能做一些 前瞻性的工作 ,对项目产生实际的价值。
当时不光在电脑上查看了实景模型,也到现场了解过实际情况,没想到还真让我们发现了一个 风险点
当时有个和我们项目紧挨着的市政项目,那个项目先立项,所以是按照前一版的规划进行的设计和报批。
当时我们项目地块怎么使用,暂时也没有确定下来,邻近市政项目设计的时候,就有一个箱涵临时排水到我们项目地块。
如果这个排水箱涵的出水口不引走的话,会影响到我们项目前期的基坑和基础的施工。我们当时做了一个重大危险源预警的提示,希望业主能够引起重视,并且做了一个汇报材料。
我们先对项目之间做了当时现状的描述,并且指出,邻近项目用来排水的箱涵已经在施工,未来这个箱涵会向我们的项目地块排水。
我们做了地势的分析,指出我们这个项目地块处于低洼区域,即便是开挖临时沟渠,也不能解决雨水旺季地块被淹的风险。
在业主的帮助下,我们拿到了邻近项目排洪箱涵的设计资料,包括箱涵的尺寸、设计流量等参数,接着尝试运用分析软件,做了一个雨水旺季来临时的排洪模拟视频,并且建议业主及时和邻近项目沟通,让他们先暂停这个排洪箱涵的施工。
遗憾的是,当时业主并没有听取我们的建议,没有及时和邻近项目沟通,等到邻近箱涵成型了,到了七、八月份雨水旺季,这个箱涵对项目地块进行了大量的雨水散排,并且对土方开挖造成了影响, 滞后了工期,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一直到箱涵形成后,业主才与邻近项目方对接,为解决这个事情,前前后后花费了 3个月 时间。
庆幸的是当时还没有进行到土方开挖和基坑的施工阶段,避免了一些损失。但是,由于是雨季,再加上箱涵在不断排水,施工方不敢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进度也落后了不少。
这也让我们自己意识到,BIM 还是可以做很多 前瞻性的工作 ,来为项目服务,避免这样的事情再次发生。

   

   
测算拆迁时的建筑废渣量

   

   
当时这个建筑废渣清运的工程量,业主和施工单位争执了一个月,因为建筑废渣已经被清运走,也找不到地方核查工程量,双方始终不能达成一致,业主觉得工程量没有施工单位提交的那么大,施工单位则觉得自己提供的工程量是准确的。
当时争议较大的几栋拆除物的工程量
当时业主问我们有没有可以让施工单位信服的一种测算方法,我们想了一下,看看能不能运用实景模型的实时测量,加上 Revit 的建模,估算出来一个量,这样有一个实际的数据支撑,大家都能接受。
我们运用实景模型进行测量,得到拆除物的长宽高以及墙体的大致厚度。
根据测量的数据,运用 Revit 建模,然后导出了工程量,供业主和施工单位参考。
在这次计量中能够帮助到业主,解决和施工单位的争端,我们也获得了很大的满足感。

2.


     

         

设计方案阶段解决的问题


         
接下来, 再跟你聊聊我们在方案设计阶段干的事儿。

   

   
 两个采光井方案的对比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我们同步创建了 BIM 模型。过程中就发现,医院的医技楼建筑中间位置,自然采光不理想,反馈给设计单位后,他们做了两个方案。
业主方想要实际了解一下,两个方案的采光效果是怎样的,然后根据现场模拟的实际效果来决策。为此我们也更新了两版方案的模型,还做了光照模拟,在方案讨论会上实时模拟了一天的光照动态效果。
第一版采光井方案,有两个井是分开的,采光效果比较差。
第二版方案,把采光井范围扩大了,采光效果有了很明显的提升。
这种模型加光线渲染的方式,业主当时的感受是很直观, 经过讨论,最终选定了第二版方案。
考虑到采光井采用全玻璃幕墙能耗较大,方案会议现场对部分的全玻璃幕墙进行修改,也给业主实时查看了效果,最后在不影响楼层的光照效果前提下,确定墙体采用实体墙加窗户以节约能耗。

   

   
为功能区确定提供辅助

   

   
项目中的甲方人员,有时候并不是职业的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单位和业主对接医院方案设计流程的时候,由于医院很多科室负责人的建筑空间想象力不够,运用平面图方式和他们沟通,他们理解起来比较困难,比如不知道5米具体有多长,办公桌尺寸在办公室所占的空间大小等。
设计单位在和他们对接的时候,需要带上卷尺当场比划。看到这种情况,我们就想着能不能 运用三维模型来解决一些沟通问题
不过实操的时候还是有一些困难,主要是来自于效率问题,比如和甲方沟通房间区域的时候,每一次方案修改,每个房间都标注,要花费很久的时间,等标注好了,方案沟通都已经结束了。
于是我们思考,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式来标注,能够及时提供带有三维字体房间标注的模型。
后来还真被我们找到一个插件,能比较准确识别方案图纸的房间标注,并且很快标注出房间的三维名称。
我们和设计单位商量过后,他们同意采用带有三维字体标注房间的模型,和业主对接一级流程和二级流程。
根据业主的需求,及时调整功能区的大小和位置,然后导出二维图纸提供给设计单位作为参考,辅助设计单位修改。
通过这次业主和设计单位都能够充分理解的沟通方式,我们为方案的确定 节约了大概半个月的时间。



             

             
管线路由的净高分析              

             

             
在方案阶段 ,设计方确定 的标准层的层高为3.9m。考虑到 EPC 项目边设计、边施工的特殊性,如果 等设计结果完全出来后才做净高分析,再反馈给设计修改的话,时间上肯定来不及。
于是,我们就和设计单位商量,先把住院楼结构图纸和机电各专业主管的路由图给出来,我们先做一个大致的净高分析,在初期就把关键部位净高不足的问题解决。
然后我们就用很初步的图纸,做了一版住院楼机电方案管道路由的模型,然后进行了净高分析,把方案拿到会议上和业主、设计单位讨论。
议上我们指出,哪怕只考虑了主要路由干管,净高最低的地方也完全不能满足相关的规范和业主需求,还没有考虑天花板上需要垂挂的指向牌、时间表、叫号显示器等设备。
比如下面这张图,红圈部分的过道,宽度为1.5米,空调机房、强弱电和水表间的很多主管,包括新风、消防、给水以及强电桥架等,都要从这个过道走,所以在这个地方,即便是调整好管线综合后,净高也只有2.33m。
因为方案已经报批,所以层高不能再次更改了, 设计单位后面做了功能区局部调整和主管线的路由调整,才解决了最低处净高不足的情况。


交通接驳的模拟              


项目中,设计单位提交了 《内部交通方案及周边道路接驳情况》 方案,在业内人士看来,已经能完全表达出市政道路与这个项目的接驳情况。

不过,在方案交流会上,尽管设计方和咨询方都解释过多次,业主还是不能完全领会设计方要表达的意思,最主要的是他们想要了解现在的出入口设计,在医院运转的时候会不会出现对病人看病的不利情况。
于是我们就想办法,帮助让业主更直观的理解设计意图,提高各方的沟通效率。
一开始想得很复杂,要做人流量和车流量的分析,多方查找资料之后发现,这是另外一个专业领域的事,我们根本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很多数据我们手里都没有,有了也不知道怎么分析。
后来我们讨论了一下,认为这个交通接驳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应该只是简单的直观感受。
后面我们用第一视角,在设计单位提供的《内部交通方案及周边道路接驳情况》和前期模型的基础上, 模拟了接驳处行走的漫游视频
我们使用软件里的计步器工具计算距离,模拟了从公交车站到达医院门诊的理论时间,大致的步数,还有模拟了私家车、出租车、救护车等交通工具到医院内部的路线。
后来的事实证明,在会议上,业主对这种简单明了的东西反馈非常不错,我们开始确实是把这个简单问题复杂化了。
这件事让我们思考,很多时候我们在工作中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总是以自己专业知识的方式去和非专业人士沟通,那肯定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

以上,就是我们在这个 EPC 项目中,在方案阶段利用 BIM 为业主提供的一些支持工作。
总的来说,我们在方案阶段没有做很多炫酷高大上的东西,全是从基础和最不起眼的地方着手,运用软件中的各种功能来解决业主的实际问题, 最主要的是为业主和各方的沟通提供了一种大家都能够理解的方式。
其实在实际工作中,最开始我们 BIM 全过程咨询方,也不是完全得到了设计单位和各施工单位的认可,他们一开始也不会采取我们的意见。
后来他们慢慢能采纳我们的意见,一方面是我们确实是在 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得到了各方的认可;另外一方面,就是全过程咨询的总负责人和业主赋予了我们 签字权 ,他们要求各方的进度款支付签字栏,必须要有 BIM 的签字才能支付。基于以上原因,我们 BIM 的工作才能正常开展。
最后,我想在此感谢一下一起并肩战斗的战友们:装修模型大佬钦哥,项目的土建装修模型全靠他指导;机电法老昕哥,方案到施工阶段,你可以永远相信他;土建和机电大佬健健老师和涛哥,自身实力杠杠的,新人培训一把手;年级最小的颜值担当子旭,群里的每日好奇宝宝,硬要苦练 BIM 技术走自己想走的路;以及做事非常靠谱的小向和宗锴,重要工作交给他们准没错。
我也一直思考,大家都知道 BIM 肯定是以后建筑业的发展趋势 ,为什么在大力推广的情况下,感觉还是进展很缓慢?
我想一个原因可能是社会把 BIM 吹的太厉害、太高大上,很多业主用的时候并没有解决实际的问题,他们觉得花了冤枉钱,所以造就 BIM 现在比较尴尬的局面。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 BIM 没有签字的权限,不管是名义上的还是实权上的。没有签字权,就没人会当真,这也导致了 BIM 说话没人听的尴尬局面。
我想,这些都是慢慢完善的过程,需要很多规范和条文去支撑,就目前知道的情况,很多单位还是愿意相信 BIM,并且 渐赋予了 BIM 一些权限来为项目服务

? BIMBOX 观点

好了 ,胡森林的分享就给你转述完了,我们给这个年轻、有冲劲儿的团队点个赞。 最后来说说 BOX 的观点。

我们曾经在很多文章里提过类似的看法,你可以理解为 二八定律 ,也可以理解为 用户思维 ,意思是说,当我们讨论在项目中用哪些新技术、找哪些应用点的时候,不是站在自己的视角,把一大堆高尖精的技术堆到一起扔给甲方,而是站在他们的视角,去解决他们的问题——哪怕那些问题对于我们专业技术人员来说甚至都有点 Low。
可能很多人都被人问过这样的问题: 花钱让你们做 BIM,创造了多少价值?怎么算?
这问题真刨根问底,有些账能用财务模型来算,有些还真算不清楚。比如那些未发生的拆改到底有多少?给企业带来的宣传效应值多少?响应政策带来的扶持红利有多少?这些可都没法精确地计算出来。
不过,有个秘密想分享给你:从我们聊下来那些优秀案例来看,那些真的用 BIM 让甲方满意的项目,很少被问到这个问题; 那些追问乙方这个问题的客户,也大多数是没有被真正服务好。
这里面的服务包括很多东西,今天想借着胡森林的分享,单拎出来和你一起思考的,就是 沟通成本
他们这个项目,甲方很多人员在 很多地方显得「不专业」,而这 种对专业图纸和分析报告的不理解,也实属正常。这时候技术人员拿出顶级的分析报告,或许还不如一个漫游动画来得直接。问题沟通清楚了,项目推进了,自然就觉得技术提供方有价值。
在业内人士来看,有些技术就像是小米加步枪,不太高级,不断提升技术实力也确实是我们这群人应该做的。可往往客户没那么关心你用的到底是意大利炮还是大砍刀,而是关心自己的问题能不能解决。
一位干施工 BIM 的朋友和我们说过: 最终,甲方依赖的一定不是 BIM,而是依赖那个用 BIM 的人。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这么多,有态度,有深度,BIMBOX,咱们下次见!
 

全部回复(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安徒生故事


    学习了,谢谢分享

    2022-05-19 14:29: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凌志bim
    凌志bim 板凳

    资料挺好,留下参考

    2022-05-18 15:08:1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市政BIM应用

返回版块

2227 条内容 · 11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安阳市第六水厂项目BIM应用汇报

来源:BIM产业联盟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安阳市第六水厂项目BIM应用汇报 一、 项目简介 安阳市第六水厂工程位于安阳市人民大道与京港澳高速交叉口东南部,项目规划总用地168亩,设计供水总规模30万吨/天,近期建设规模10万吨/天,项目总投资约3.3亿元,项目建成后可满足安阳市东部社会及经济快速发展的供水需求,将极大地改善安阳市的生活、生产供水状况和环境卫生状况,对构建和谐安阳、宜居安阳具有重大意义和至关重要的作用。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