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装修设计 \ 公装设计 \ 将自然风光引入休闲体验,白马涧龙池景区休闲餐吧

将自然风光引入休闲体验,白马涧龙池景区休闲餐吧

发布于:2022-04-15 11:26:15 来自:装修设计/公装设计 [复制转发]

项目名称:白马涧龙池景区休闲餐吧

项目地址: 中国江苏省苏州市白马涧景区
建筑面积: 400㎡
委托方: 苏州白马涧龙池风景区,LIM咖啡
建筑事务所/公司/机构/单位:平介设计
设计团队: 杨波,叶雯恰,吴子君,肖明 峰,肖湘东,杨楠,苟永琮,孙嘉怡
结构设计: 上海衡泰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方:横平竖直(苏州)建筑装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完成年份: 2022
摄影版权: 徐英达



白马涧lim咖啡餐吧坐落于苏州白马涧龙池景区。景区整体占地7平方公里,是苏州高新区的生态“绿肺”,作为苏州少有的“山区”,景区内的湖光山色尤其秀丽多姿。 项目南临龙池,北接凤潭,我们希望能够借此创造一个观景建筑,将自然风光引入休闲体验中。


本次设计为建筑改造,其一大难点就是原结构与新功能空间要求的矛盾。原建筑为坡屋顶木结构嫁接混凝土框架的临时建筑,原建筑外形比例及材质不符合品牌简约年轻化的调性。

并且,原建筑原始结构复杂,由于使用规范无法对其结构进行拆除或改动。方案经过了数轮的推敲,最终,在完全保留原有结构与墙体的情况下,设计师打造了一个具有标识性、独特的休闲餐吧。


为了与原有建筑的坡屋顶形式有所呼应,并延续品牌一贯的坡顶白墙的设计元素。设计师用纯净的白色方盒子外壳将原有的建筑包裹在内部,立面以坡屋顶形式的窗洞向内延伸,将原有建筑与外部方盒子相连接。

采用这样的手法,一方面,使外部新建的立面表皮与原始结构脱开不影响原有结构,创造出表皮与原建筑之间的半私密天井;另一方面则以建筑体量削减法的方式,运用屋型开窗形式延续坡顶元素,增添建筑的趣味性。白色、纯净的立面投射出栈道两侧斑驳婆娑的树影,整栋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



穿过远处山涧栈桥,与对面纯白色的建筑遥望,建筑主体隐匿于山林树木之间,只一角露出林外,旧有建筑以全新的姿态与面貌盈盈伫立,仿似诉说自己前世与今生的故事。



新建的外立面以钢结构框架与水泥纤维板组合搭建,局部新建外墙与内部原始墙体围合形成内庭院,引入自然光线。原景区建筑共计三层。改造后,地下层的主要功能为后勤区,一层为入口与包厢区,二层为开放餐饮区。三层建筑平面通过旋转楼梯连接起来。



地下一层整体可分为三个功能区域:仓库、卫生间及厨房。卫生间作为顾客与后勤人员都需便捷到达的区域与旋转楼梯一起,被设置在了中部位置。仓库与厨房被分置左右。

地面一层是顾客进入咖啡厅的区域。在平面功能排布上,设置了前台、入口大厅与包厢。前台与入口大厅设置在平面的东侧,而两个包厢设置在了较为安静的西侧。两个包厢一南一北,透过外窗,各可欣赏到龙池和凤潭的不同风光。 两个由新建外墙与原始墙体围合成的内庭院,分别被设置在了大厅区和南向的包间内。

由此,一层平面不仅有景区内外向、开放的自然景观,同时也有较为内向、私密的人造景观。


室内原始结构复杂,梁柱布置紧密,对内部空间的处理影响很大。设计师用伞状圆柱对原有密集的方柱进行包裹;天花以不规则圆形分割,打破原有屋顶的沉闷。室内的伞柱如树干拔地而起,屋顶的“树冠”向四周延展,与室外栈道两旁的树木形成形态上的呼应。使用者在室内游走,仿佛行走于纯净的白色“森林”之中。



地面二层根据原建筑平面,在保留结构柱网的前提下,设置为开放餐饮区。开放式的平面设置,保证了未来空间使用的灵活性。旋转楼梯位于餐区东侧,保证了用餐区平面的完整性。



在湖光山色一应俱全的风水宝地,如何提供给参与者舒适的享受与交流空间?如何平衡各项要素的关系?都显得尤为重要。白马涧休闲餐吧追求简约而又富有青春活力,改建建筑沿用LIM咖啡一贯的检阅白色要素,用屋顶形开窗形式巧妙保留原有建筑坡屋顶形式。

远观隐匿于山林之中,近观融汇于树影之内。一抹露出的纯白色与周围对比鲜明、夺人眼球。山林间树木林立,建筑内白色森林伞状圆柱拔地而起,建筑将为白马涧龙池景区带来年轻的活力与美妙的休闲体验空间。



项目图纸

▲一层平面图 ? 平介设计

▲二层平面图 ? 平介设计

▲剖透视 ? 平介设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装设计

返回版块

8 万条内容 · 20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个性化办公空间设计案例: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孵化器

  本项目位于大兴国际氢能示范区,QUCESS设计团队通过阐述人与科技之间的和谐相连,从而创建了一个培养协作、创新、生产力和幸福感的灵活工作空间,让创造力、专注力得以融合。 01 共享·自由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