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问答 \ 地产极卷时代,室内设计也卷成了麻花!

地产极卷时代,室内设计也卷成了麻花!

发布于:2022-04-09 10:44:09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问答 [复制转发]


癫狂


过去中国城市化的进程,带动了地产,同时地产生产了大量空间,这些空间需要被出售,被包装,被填充,于是带来了繁荣的设计市场,特别是地产相关的设计行业,也经历了接近10年的繁荣。



从2000年到201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从36%增加到了60%,前后近4亿人进城


隈研吾在《隈工谈建筑》一书中,描述了广场协议前后,西方资本主义从产业资本过渡到了金融资本。


而这种资本属性的变化,也让原来一本正经的产业建筑,变成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癫狂建筑。


过去10年地产也一 样,金融属性大于产品属性,大家一味的只在包装上争奇斗艳,一个示范区动辄投入上亿的项目比比皆是, 这大概也是隈工所说的癫狂吧。



产品

而从2018 年开始,我国的城镇化率增速已经不到1%,房子总量已经绝对过剩了。根据国家统计,2019年,我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拥有率达96%,人均住房面积达到40平米左右,已经是发达国家水平。

去年到今年的地产暴雷,不断刺激着我们这些下游行业的神经,我们不停地发问,地产行业还会好吗?

王志纲老师认为:地产的调控不是单纯的政策问题,它背后暗藏的是一个时代的转向。当下这个时代的大道理,就是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 就是从原先的效率优先到公平 优先 。而在这个之下,一切小道理都要服从这个大道理------- 房地产行业的属性要从金融回归到民生上来 ,让“居者有其屋”。



 

这个大的行业转向是不可逆的,地产要从金融回归到产品,这意味着整个行业的注意力将回到产品研发和产品创新 ,过去10年里,地产行业的以包装为主的室内风格创新即将告一段落。


这种变化对地产公司意味着,面对新项目时需要摒弃高周转的工作习惯,整个设计管理的团队要安装上“产品思维”这款APP。地产公司内部增设产品经理岗可能会成为普遍现象,因为这样可以更好的整合资源,洞察需求,及时响应各个维度的信息,提升输出的产品力。


其次,地产公司更需要具有研发能力的设计单位的支持,也就是说,未来2年,地产公司会频繁地调整设计供方库,以及调整供方入选规则,也就是说研发配合能力,产品能力将会取得越来越多的权重。


同时新的市场趋势,对甲乙方的合作形式提出了更高的挑战,未来很多项目的设计创新和研发过程,将会以甲乙方共同搭建工作营的方式进行。


而在设计管理能力上,没有产品思维,只会做信息二传手,不能平等处理甲乙方关系的甲方设计管理岗,将会被行业淘汰。


同样行业的变化,对乙方设计单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设计单位要具备 洞察能力 (创造性), 思辨能力 (判断力), 产品搭建力 (结构化思考) 设计输出力 (故事能力) 美学输出力 (审美能力)这5个方面的素养,才能应对市场对系统的研发和产品化的需求。


研发


而现实中很多设计公司,并不具备认真研发的能力。


对很多公司而言,所谓的研发就是在外网上,收集一些少被国内抄袭,有一定新鲜感,识别度的图片,汇总储备起来。之后尝试在自己新接的项目中用上。


对不起,这真的不是研发。 (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我们会再次讨论,设计行业信息的问题)


研发本身就是一个系统项,有自己的结构和规律,需要学习,不能仅仅凭借设计师的应激直觉来完成。


我们研发部招聘时,我面试了一些过去有研发经验的从业者,有的来自于甲方开发商,有的来自于乙方设计公司。


我发现,他们的研发成果,绝大多数集中在产品化上,而且他们的工作方法非常单一,基本只有归纳法而没有其他。


也就是说,他们的主要工作方法是:对以往的工作结果做一些汇总和提炼。


比如

第一步,他们会把集团中各个区域或公司发生过的精装案例集中起来,进行一个归纳。


第二步,他们会对归纳后的内容梳理出一个结构。


第三步是文案工作,他们会给这个结构金字塔的每个子集起一个文案化的名字。


第四步,大家会把这个归纳法所形成的成果,输出为一个文本手册。


而市场中乙方所做的,也基本和甲方的工作方法差不多,无非就是扩大了归纳的范围,先把市场中几个地产公司发布的产品化文本作为参照,之后再次重复上文提到的一到四的步骤。


归纳法可以快速地提纯以往经验,打包成产品BOX复制,这和过去地产行业的高周转需求是匹配的。但是,如前文所说,未来行业回归到制造业,回归到产品,那么这种归纳模式就不再适用,因为归纳法能够得出的结论只能是:客户想要一辆更快的马车

——而汽车永远不会出现在归纳法的答案里



面对市场, 研发最重要的任务是在 定性 层面上回答:“什么是正确的?”这是对本质的追问,而在 定量 层面,研发要给出:“用什么来支撑正确” 的方法路径, 用战术来实现战略。



面对这2个问题,设计单位不但要会用归纳逻辑,也要熟练地使用演绎逻辑,以及其他的思考工具和多元的知识储备,以便能在更大的范围内寻找问题的答案,而这个答案往往超出设计的边界。


举个例子:

2020年我们在给某开发商做研发的过程中,遇到一个需求排序的“诸善之争”,简而言之是,A是好的,B是好的,C 也是好的,D也是好的,都是我们需要的,那么我们有限的资源,到底该投入到哪个选项中呢?以往我们做出判断,凭借的就是直觉和经验,有时候就是铁口直断。
同样,通过问卷也很难找到准确的答案,简而言之,会呈现以下这种情况:
1.你希望你的客厅更大吗?希望
2.你希望你的餐厅更大吗?希望
3.你希望你的XX更大吗?希望
4.你希望你的XX更大吗?希望
........
99. 你希望你的XX更大吗?希望
你看通过问询式的调研,你能得到很多痛点或需求,但是无论你用问卷还是访谈,却很难找出所有答案中,最重要的那一个。现实中我们的资源有限,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必须通过一个方法,找到最重要,最值得投入的问题。
本质上这是一个数学问题,于是,我找到了一个数学工具,并把这个数学工具算法化,做成了一小软件应用到项目上的调研上,最终顺利完成项目。 我们也对这个算法软件申请了著作权。



变窄的赛道

未来我国可能会选择走“新加坡模式”,整个房地产市场呈现“631格局”。也就是说,60%的住房是政府保障性住房,20%~30%是国有企业内部的福利房,10%,最多20%,是具有投资、金融属性的高端住宅.............对于许多民营房企来说,必须到转型的时候了。     这个赛场再容不下这么多选手。 ----王志纲





春节结束后,我走访了一些地产圈的朋友和客户,而我的直觉感受就是真卷,而这种卷,其实已经传递到了我们下游的设计行业,接下来身处地产设计领域的同学可能会面对更为激烈的竞争和更为饱和的工作量。


首先,如果你有机会更卷,这是好事,这总比参与不到竞争中来要好。


而行业中的有真正能力解决甲方问题的公司,可能会更加忙碌,因为,这一轮地产寒潮,即便是部分稳健的国企也裁掉了一些人,这意味着很多由甲方解决的工作量,以后要由乙方来解决了,所以这显然会让设计公司的工作量增加。


就像王志纲老师讲的,这个赛场再容不下这么多选手,所以未来一年也是地产设计公司分头突围的一年,我们的上游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的甲方公司了,那么行业中30%竞争能力不强的公司,会转移阵地或躺平。

从去年起就有朋友咨询我意见,他们想从做地产转战到做商业项目,或者家装,小型酒店。


我给他们讲,作为个体我们现在卷得很累,一方面是行业遇冷,但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没有给客户提供, 不可替代的差异化的价值 ,也就是我们专业还没有修炼到足够的差异化,足够的好。


我们就算现在迁徙到了别的细分行业,我们怎么能保证我们可以构建起不可替代的差异化的价值? 如果不能,那和待在地产领域有什么区别?


所以,君子务本,换赛道不如走正道,老老实实的研究设计,老老实实地研究甲方的需求,给甲方解决问题,才是沧桑正道。




美人易老


罗永浩曾经讲过一个笑话,青春期的他会因为发型和他爸爸不停地吵架,有一天他剪完头发回家,一进门他爸说:呦,今天的头剪得不错。老罗转头就出门了,他回去找那个理发师,他心想:我这发型得多土啊?我爸都说不错。



我去年听一个媒体的朋友讲,他身边有不少富二代委托他找设计师,这些人的父母都有熟识的,长期合作的设计资源,但是他们的心态和老罗是一样的:我用我爸的设计师,我得土成啥样啊?


时代在变,风格在演化,时代有自己的选择和表述。10多年前,我们看到大师做的artdeco,觉得真炸!真棒!但现在,我估计大师自己都不好意思再拿那时候的作品说事。其实不是大师的水准问题,只是那个风格会老,它轮回过去了而已。


你可能会说,只要是新古典的,无论东西方的风格,但凡是符号做的挺多的设计,年轻人都不喜欢,现在流行简洁现代的。


是的,我同意。而我们公司一些95后的年轻人,对那个启蒙了我这一代人,教会我们该怎么把住宅做得现代简洁的大师,非常不屑,他们觉得他那种现代风格,老气又油腻。


逝者如斯而已。


其实大师也不必悲伤,我曾经推荐给我们公司的一个年轻人看冯唐的一本书,他读了一点,就跑来给我说,这个冯唐写的什么啊,太油腻了!这事真是太戏剧了,我想冯唐自己也想不到,“油腻”这个他首创用来形容老男人的词,会这么快被年轻人拿来形容他吧?



白驹过隙而已。


感慨了那么多,其实我真正思考的是, 风格就像产品一样,是有生命周期的 ,一家公司能不能把竞争力建立在风格之上?


我的答案是: ,而且是必须能,对设计公司而言,你真正的品牌,不是你的logo,不是你花钱买的奖,更不是老板四处刷脸,你的品牌就是你可被识别的风格,这才是设计公司真正的品牌捷径。


是的,建立属于自己的风格,只要这个风格被市场认可,你将会迅速地扬名立万。



首先,设计师自我风格的构建,并不是天天刷pin刷出来的,而是来自于系统,要从历史中来,从过去中来,因为一切人文科学都是历史学科,风格也不例外。


我们不了解风格过去,就不理解风格的现在。我们要知道当下的这一切流行都是怎么来的,我们得知道当下风格的样子,不一定是必然的,今天的这个风格流行,当红,很可能只是时间线上社会的偶然选择,也许根本不是必然的。


认识到这些社会选择的偶然和必然,建立了系统的脉络,我们就能去质疑和探索,我们能思考:风格还有哪些可能性?续而思考,我们的风格实践还有哪种可能?


我认为未来市场中,很难再出现10年前那种,能供全民抄袭的风格了,即使出现,生命周期(红利期)也会远远短于10多年前。 而市场中会诞生很多,细分领域的,非常有辨识度的设计师,他们会在市场上建立自己的风格拥趸。




家装


是的,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


我刚入行做地产设计的时候,有关住宅最高水平的作品都是样板间,而家装很多项目,都在抄袭地产样板间的设计。


而现在,这种翻转的趋势非常明确了,大部分的地产住宅项目同质化越来越厉害,即便是有些项目能展示出特殊性时,也会很快的被淹没在模仿中。


反观现在的住宅(家装)市场中的设计高手,呈现出的设计品质,完成度,都非常的好, 更重要的是在这些差异化的作品中所蕴含的,对生活方式的探索,对人居可能性的讨论,反而比地产的千人一面更加动人。


其实这也不奇怪,地产行业在过去高周转的运行模式下,复制才能满足快的需求,产品让位于快,哪有公司沉住气认认真真的从客户研究做起?老老实实的研究客户,一步一步的洞察需求,一步一步的做价值转换,落地到产品上?你这样搞一轮,图还没有画完,别人几个盘都售罄了。


过去的高周转也带来了另一个隐性的问题:当市场和时代提出新需求的时候,很多甲方团队的人,如果不用高周转的工作方法,已经不知道怎么干活了。


对地产的设计从业者而言(无论甲乙方), 客户研究,设计策略研究,产品研究 ,这三个板块的技能需要及时下载,安装。

为什么说客户研究这事,太基础太重要,也太有趣了。举个例子,我还清楚的记得几年前,大家都在讨论上海的房价太高,年轻人说房子里可以不要厨房。
而我们自己的一些调研发现,厨房餐厅反而是年轻人和年轻家庭中,比客厅还重要的空间,但是年轻人和厨房的关系,使用方式,厨房对他们的生活意义和上一代人是不同的。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在做新的住宅产品(或租或售)那么厨房空间该怎么对待?可以变得更小吗?还是变得更大?再或者什么条件下可以设计的更小,什么条件下要更大?
假设产品面积段不变,如果厨房变小,余出的面积该给哪个空间?如果厨房变大,那么可以吃掉哪个空间的部分面积?
你看,没有客研工作,这些基础的问题根本无从解答。

[上文提起的厨房部分的洞察和趋势研究,我们将会在4月份在微信公众号《蒙汉岳》上发布]



卢思说: 装饰是罪恶


现在让我们看一下当下室内设计发生了哪些趋势性的变化。


首先,室内设计无论什么空间类型,占有统治性地位的一定是现代极简风格,而大家设计上呈现出来的风格趋势是: 纯粹化


也就是说,大家无所不用其极的追求空间效果的纯粹表达。


比如,强调体量和几何,放弃处理任何体量之外的装饰


比如,大量在空间中使用统一的颜色。


比如,为了干净极致的 图像 ,最少化软装,同时弱化照度,让一切对照片来说不合时宜,又无法避免的细节和瑕疵都隐没在黑暗中。


接下来我们聊一下,支撑起“ 纯粹化 ”这个大趋势的几个手段。

柯布西耶:......立方体,圆锥体,球体,圆柱体,或者棱锥体,都是伟大的基本形式,他们明确地反映了这些形式的优越性,这些形状对我们是鲜明的,实在的,毫不含糊的。由于这个原因,这些形式是美的,而且是最美的形式。



室内设计中装饰的部分越来越少,体块的,几何体量的部分越来越多。


某种程度上讲,如果过去那种贴着墙面做造型,像是给墙面纹身,化妆一样的装饰手段被淘汰的话,那么现在大家在室内设计中,不放弃任何追求建筑感的体块表达。于是各种几何形态,以杆,片,块的方式在室内空间中表达。



方形和平行,三角和斜面,圆形和曲面,这些几何形和几何形的局部特点,变成了大家的基本手法和语言。

现在我们不会在空间中凹装饰,而是把空间本身凹成装饰。



为了追求纯粹和极致的空间体验,越来越多的项目会刻意的追求在设计中,把室内的6个面,再到家具,再到器物全部统一在一个质料或者颜色中,以追求画面统一的极致感。( 我本来写的是:追求空间的极致感,想了想改成了画面的极致感,为什么会这样修改,后面会讲到


配合着统一的质料颜色,大量的室内转角被处理成圆形,这样强化了室内表面的连续性和体积(几何性)其目的依然能追溯到设计师追求 纯粹化 的努力




10多年前软装这个专业刚刚在国内普及的时候,媒体高频出现的一个词就是“轻装修,重装饰”

而现在的情况几乎和那句话相反。


当然,我不想肤浅的讨论装修,装饰,我想强调出的现象就是:大家为了追求 纯粹化 的“图像”,在完成空间层面的设计处理后,除了点题的艺术品,其他与人相关的软装的表现,越少越好。


大家这种追求极致画面的冲动有多么极端呢?你可以找几个传播量高的商业项目,看看有几个项目的照片中出现了这个空间所售卖的商品?



软装的几何化


既然谈到了软装,我们接下来聊聊在软装领域里发生的变化。


纯粹化 的视觉追求下,软装作为设计整体的子目录,自然要回应这种 纯粹化的 趋势,而这种回应在总体上的表现为,2种方式。


1.陈设方式的变化

就像前文所讲,陈设方式的变化主要集中在去软装化上,而这个去软装化,更准确的描述为: 去地产味的软装化。


其实,中国庞大的软装产业(包括软装生产配套的上下游),主要得益于地产的带动,每年市场中有无数的售楼和数以万套的样板间。


而地产因为展示需要,软装陈设的都很满,就算有些项目会很克制,不摆的那么满,其实软装饰品的数量也是远多于日常真实的。其实所谓的去软装化,不过是大家对这种“饱满”的反动,也是对生活真实的回归。


地产为什么会陈设的这么满?
现实中,我经常把样板间的软装比喻为路边小吃放的调料,一般的住宅项目,客户参观样板间也就十几分钟的时间,和路边小吃一样,味道要猛一点才能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样板间的软装陈设大都很满的原因。
虽然目前的趋势是回归真实,回归到简单纯粹,短时间内,地产的陈设方式也很难违背这种地产展示逻辑,但从长时间看,地产也终会响应这个趋势。


2.简单几何

软装在选型上的变化表现为:软装要呼应硬装的几何化趋势,也就是说,那些依然顽强出现在画面中的软装等等饰品,要具备非常鲜明的“ 简单几何 [1] 的特征。




反省


对密斯的名言:少就是多。
文丘里回应说:少就是乏味。


我们虽然说了那么多的变化和趋势,但是请不要忘记,设计师的审美口味是小众的,极端的,大众并非如此。


我们喜欢的东西在绝大多数时候,大众接受起来有 解读 上的难度,我们需要找到那个均衡大众和前沿设计作品之间的共同语言, 设计师必须在易读性和诗意之间取得某种平衡。


我曾在B站刷到过一个视频,讲的是在一个全白的,没有其他颜色,也没有娱乐的房间中,实验一个人在其中能坚持多久。我印象中实验对象,十几个小时后就出现了短暂的幻觉,24小时候就基本濒临精神崩溃。


我想视觉纯粹化的空间和精神惩罚实验之间的差距,可以是行动的自由和完美的窗外风景,以及我们设计师并不需要居住其中。



菲利普约翰逊的玻璃屋自宅建成后,他自己也无法忍受居住其中,于是又搬到房子边上另外建造的建筑中。


Gansle的老板亚瑟·甘斯勒说: 好的普通建筑,决定社会的生活质量    

   

在这个行业里,大部分建筑师痴迷于设计展示型的项目,这类项目可以上杂志的封面以及获奖。尽管设计师认为,创作不可思议的地标项目是一个乐趣和有回报的努力......。
我们的业务是建立在   交付优质平凡的建筑   的基础上,........ 这些建筑同样的重要。而且需要被好好设计的   平凡   建筑比里程碑项目要多得多,尽管这些建筑不可能被大肆宣传......)



启示


如果大家经常看美剧,会发现美剧故事里,经常会有好品位的主妇,一言不合就创业做室内设计师,她们的室内设计其实就是国内的软装,这说明在美剧里,只要有很好的审美直觉和一些基本的美学常识就能干软装,比如掌握颜色搭配,风格区分等等。



我刚入行的时候,地产商会从国外请软装设计师,带着几个集装箱的软装货物到项目进场,摆出来的效果大致和大家在houzz看到的北美风格差不多。


但是很快,这些设计师很难适应国内高速发展的地产市场了,于是我们自己的软装大师们出现了,大师们很快地提升了软装行业的专业水准,也定义了软装这个行业的一些基本的套路和工作方式, 他们推动了行业的进步


如前文所说,目前软装行业 迎来一个变革期,这种变化是由宏观的市场和中观的审美情趣变化的变化所推动的,是的, 我们需要下一代的大师出场,继续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为行业提供新的审美标准和工作方法。



信息领先


设计师不可避免的会被过去的,现在的同行所影响,这也没有什么新鲜的,整个人类文明都是层累结构,我们的问题不是“会不会被影响”,而是选择“如何被影响”。


多年前,最早那批来大陆淘金的港台设计师,他们在国内取得的成功,其实很大一部分应该归功于“信息领先”


而现根本做不到信息领先,以前那种“ 我先抄为敬 ” 建立的优势,现在彻底式微,因为媒体太发达了,以至于我们每天接受的信息已经严重过剩,设计师的手机里,每天几十个号,绞尽脑汁的日推各种作品和信息给我们,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样,开始为信息过多而焦虑。


既然信息过载,那么我们探索设计的路径要尽快过渡到“ 观念领先 ”,我们要通过系统的学习,形成系统的设计观念,而后形成成熟的解决方案,之后再汇总成有识别的设计语言。


当然,搭建观念领先比信息领先难了几个数量级。



媒体的极化


麦克卢汉说:“媒介即信息”

前文我们提到了信息领先,提到了设计趋势变化,接下来我们聊一下媒体。


媒体帮助我们解决了信息稀缺的问题,带来了信息过载。 更重要的是媒体是塑造行业的重要因素。


首先,发达的媒体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也造成了图像过剩,这种图像过剩其实也是造成,设计方法,审美以及表达手段,皆趋向同质化的原因之一,而这一点在地产相关的设计领域里非常普遍,而更吊诡的是:图像的过剩,图像的同质化,反而又使我们的符号资源(拿来抄的风格资源)不够用了,也就是说,图像的过剩,造成了“图像”的短缺,多么的讽刺。

  二维图像的体验逻辑不等同于三维空间的体验逻辑  

其次,媒介推动了设计行业的二次设计,我称之为图像生产。


什么叫二次设计,图像生产?打个比方就是:化妆之后再开美颜的自拍。


而如果化妆是设计的话,那开美颜就是二次设计,我们由此拍出了一个和真实感受并不一致的照片,这个照片就是图像生产。


本质上当我们开始讨论图像问题时,其实我们还是在讨论 “而现在的问题是:设计竟然不如摄影重要” [2] 的关系。


比如,开始我们因为设计而生产了一些图片,这些图片在网上传播后,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好处, 最后我们的目的异化成了,纯粹为了生产图片而做设计


比如,我们媒体上发表的项目照片越来越暗,这是为了追求图像的纯粹,而摄影师会在拍照时会关掉所有的灯光,让细节和瑕疵隐匿在黑暗之中。

比如,我们会迎合手媒特点,用专业设备拍摄大量的竖版图像,然后给照片全部加上ins风格的美颜滤镜,以让图面更统一,更纯粹。


比如,图片生产异化了我们的设计方法。纯粹化,单一化的空间处理手法,是为了最后拍照(图像生产)的效果而去预设的。以至于很多看着唯美的图片,在设计维度上的信息量基本为零。


比如,为什么我们要去软装化?因为在纯粹的空间中,只能存在简单几何,软装多了,空间中的“几何信息”也就太多了,就等于不纯粹了,于是空间中软装越少越好,同理,空间中售卖的货品,其几何信息也太复杂了,那拍照时就不要放货品了。


而人体更是复杂的几何,所以空间中也不需要人。作为使用者的人也会破坏空间图像的纯粹性,只有当图像中需要一个复杂几何的物体,当做视觉的中心和周围的简洁形成对比时,纯粹化的,戏剧化的模特,才会出现在画面中(模特最好是黑人,裸体,因为图像上纯粹),而此时,画面中的模特并非作为人而存在,他和画面中的其它复杂几何的饰品,如一盏吊灯一个雕塑一样,没有任何不同。




这一切因何而来?


因为移动互联网这个媒介决定了信息的形式。


首先我们的绝大多数时间里接触到的设计信息,都是手机上的方寸之间。

也许,正因为手机上只有方寸大小的屏幕,所以我们现在更喜欢现代简洁的作品,因为这种风格在小屏上更具展示优势。


也许正是因为我们的信息焦虑感越来越强,所以我们更喜欢纯粹的,信息密度不大的图像,因为这样会让我们竖向阅读的体验不累,且更流畅。

也许,这一切只是我们和媒介共舞,相互催化的结果。



甲方乙方的协作


最后我们来谈一下甲乙方的合作与交付


如果从整个交付流程来看,首先设计师把图纸交付给甲方,甲方通过施工落地设计,把项目交付给客户。


设计的交付


地产的高周转,对设计周期的压迫,在过去几年非常严重,我们曾经处理过的最极端状况是: 10天做完了共计7层600㎡的样板间设计!YMD就是这么能打 [3]


项目完成了,我写了一篇文章介绍这事,有人留言说:我们让行业更卷了。


其实让行业更卷的不是我们,而是甲方,我们只不过是实践一个信念:“设计就是解决问题”,我们能不能用设计的思维,解决甲方这个极端的需求,后来我们成功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这个解决需求的方式很难复制。


反而是做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们借鉴bim的思路来解决专业上下游的协同,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这个点给我们带来了启示。


其实地产项目最折磨设计公司的就是反复的修改,而由于大量的反复修改,图纸最后也会问题百出,参与设计的人,生不如死。


更改是不能避免的


前文讲过,甲方的设计管理部门不能做二传手,复读机,要 收集,概括,对齐 需求后,再向设计输出 有确定性 的需求,这样能从根源上最大化的避免反复。


而在项目落地过程中(精装项目最甚),相当一部分的图纸错误是,由于上下游的专业, 各自在自己的图纸世界里工作,专业墙无法让信息及时流通。


比如,建筑的图改到了第6版了,而室内不知道,室内的图是基于第5版的图纸做的,而水电的点位可能是第3版的建筑图纸为基础的,于是,大家不但花去了大量的时间沟通,去打通专业的信息壁垒,而且改的次数越多,时间进度越急,沟通的“信噪比”却越来越差,这样的项目对所有人而言都是痛苦的灾难。


其实这个问题本质解应该是让各个专业拉通图纸世界,让视觉同框,模型同框,进度同框。从理论上讲,bim思维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请注意,我没有说bim类软件,我指bim思维,在bim思维的加持下,其实SU都可以是一个轻便的bim工具。

我认为虽然地产行业,回归产品属性的趋势是明确的,但这并不代表,行业对设计方速度的要求会降低, 我们甲乙方应该共同推动工作方式的变革 ,让各个专业,视觉同框,模型同框,进度同框,一方面这样会提高效率,降低错误率,另一方面,我们把节约下来的时间认认真真的用在产品研究上不香吗?


施工的堕落


去年我们做的一个地产项目,要原地拆除重建,我和甲方一起又故地重游,看着这个4年前的项目,反而心生感慨,4年前我们看着这个项目觉得施工做的不好,4年后再看起来竟然又觉得施工完成的颗粒度还很细。


就在昨天,我还看着一个样板间的施工现场,给施工单位说:你们这活要是交付给普通客户的家装项目,你们干成这样,我估计女主人早就给电视台,消协打电话投诉你们了......

而现场就是从甲方到施工队,所有人对这一 切视若无睹。


这4年发生了什么?这10年发生了什么?

地产因为高周转,对项目而言,很多时候只有“完成”这个维度,没有完美这个维度,这使得行业产生了逆淘汰,最后的结果就是,地产业除了极个别的顶配项目,室内施工全面塌陷,如果说地产的室内施工是一年不如一年太夸张,那评价为:

在差的无法忍受和差的勉强忍受之间波动”,并不为过

还好,地产今年发生了趋势性的变化,我不敢说以后这个过程会终止,但我希望能在这个契机下开始转变。






尾声

根据熊彼特商业周期理论,市场每一次陷入萧条,就意味着企业家拥有创造新供给的机会。

这篇文章,零零碎碎的写了3周,但文中谈及的感受却是3年来的一些思考碎片的汇总,今年地产进入了黑铁时代,又是疫情的第三年,设计公司和地产甲方都不容易,未来还有可能更难,危机也是机遇,希望我们甲乙方能一起通过才智和创造,为社会解决新问题,提供新思路,也就是熊彼特所说的: 创造新供给


我记得看过一个报道,以文字为主体的微信公众号,在中国的受众最多2亿人,而以短视频为主体的内容,其受众可以达到10亿人,能把这篇文章读到这的您,本来就是极少数,希望我以后能在这里经常向优秀且善于思考的您,多学习,多请教。

  • 悦宸建筑
    悦宸建筑 沙发

    近30年所建的住宅,

    都是脱胎于前苏联的蜗居理念。

    真正的居住建筑基本没有。

    2022-04-19 07:47: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问答

返回版块

1.78 万条内容 · 9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目前个人建筑事务所发展前景好像不是很乐观吗?

目前个人建筑事务所发展前景好像不是很乐观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