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结构相关的通规在四月都会逐步实施,因属全文强条,则强迫每个工程师都须理解并执行。
网上 很多 来自 软件商、 大师 、大佬、机构等 等面面俱到的 解读 在 前 。我不想写全面泛泛式 的 解读,更不想质疑哪位,仅仅是从 某 个 角度 谈谈自己的理解,既不全面也没深度,但 做到 讲 真话、说 实话。
下文内容是想到哪写到哪,观点未必得当,个别意见可能不顺耳,但我相信编委和各位解读专家都会有雅量,容小人背后嘀咕嘀咕。
以下表述 中 采用 简称,如“ 工 通规、抗通规 、 砼通规、鉴定通规” 等等 。
1 、混合材料结构是否可用,《抗通规》和《砼通规》不协调
《抗通规》5 .5.3 条2款,“6度区且总层数不超过4层的底层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应允许采用嵌砌于框架之间的约束普通砖砌体或小砌块砌体的砌体抗震墙……”且与《抗规》7 .1.8 条2款表述一致。
《抗规》条文不粘贴了,下面看《砼通规》4 .4.2 条 1 款,“混凝土结构体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不应采用混凝土结构构件与砌体结构构件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
“底框抗震墙上部砌体房屋”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全国普遍建设的一种结构体系。上下层间不同材质不作为混合承重理解,同层中采用砼与砌体材料,属于混合承重。混合承重因为不同材料模量和强度相差甚远,其刚度协调和变形息息相关,在地震作用时内力分配其实是个动态过程,容易造成逐个击破。故一般忌讳不同材料的混合承重,但也不是绝对的,体系中合理控制变形,使构件分工明确、实现有组织的逐步失效,混合承重还是可以应用的。例如,减震结构中的阻尼器、钢撑-框架结构、砼排架结构中支撑体系,都是混合承重的经典应用。
经历过几场大地震后,发现了底框结构的很多应用问题,《抗规》逐步加强了各种要求,2 2 版《抗通规》中也是允许采用的。
有工程师对《砼通规》有两种解释,一、其延续了《高规》6 .1.6 条,“框架结构不应采用部分砌体墙承重之混合形式”。二、规范说的是“混凝土结构体系”,《抗通规》说的是底框抗震墙砌体墙体系,二者不同。
第一种 可以解释 为 , 混凝土框架体系中不允许,这非常合理, 我理解 。
第二种解释,《砼 通规 》说的 是 “ 混凝土 结构 体系 ” ,不是砌体中的 底框 体系 ,好吧 , 您 赢了,咬文嚼字 加 定语, 气质拿捏 死死地, R espect ;但 我 仍然 保留态度, 此处仅 针对混凝土 +砌体 ,为何不 用“ 钢 撑 - 混凝土 框架 ”说事 ? 明显厚此薄彼。
2 、 对于大跨度、长悬臂定义的不同
1)构件计算竖向 地震作用
《抗 通规 》的4.1.2条, 不低于 8度 的大跨度、长悬臂结构, 计算 竖向地震作用 (同 抗规 5.1.1条) 。 《 砼通规 》下限 要求更 低 , 4.3.6条,起点 为 7度0.15g时 应进行竖向地震作用计算。但 《砼 通规 》 跨度 未 区别烈度要求, 统一 要求 为大跨24 m 和 悬挑 2 .0m 。
关于 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的对比
序号 |
项目 |
条目 |
烈度/加速度 |
大跨度( m ) |
长悬臂( m ) |
转换结构( m ) |
1 |
抗 通规 |
4.1.2 |
≥0.20 g~0.30g |
≥24 |
≥2 .0 |
- |
0.40 g |
≥18 |
≥1. 5 |
- |
|||
2 |
抗 规 |
5.1.1 |
≥0.20 g~0.30g |
>24 |
> 2 .0 |
- |
0.40 g |
>18 |
>1. 5 |
- |
|||
3 |
砼通 规 |
4.3.6 |
≥0.15g |
>24 |
> 2 .0 |
>8.0 |
实际 设计中 应 执行 0.15g~ 0.30g执行 大跨度≥24 m 、 悬挑 ≥2 m ;当0.40g时执行大跨度≥ 18m 、 悬挑 ≥1.5 m 均 进行竖向抗震计算。
2 ) 考虑行波效应 、相干 效应和局部场地效应
《抗 通规 》4.1.2条, 平面投影尺度大的空间结构 ,指 跨度大于 120m、 建筑长度 大于300m、 悬臂长大于 40m,见抗 规 5.1.2条 。
3)计算 模型应 考虑上部 和 下部 协 同 作用 或 边界条件
在 《 抗通规》 5.8.4条、5.8.5条中指 大于 60m大跨 屋面结构 , 应上下部 建模 进行协同计算 。
在《 钢通规》 5.3.1条中指不小于60m 结构 ,应考虑支座边界条件,体型复杂 的大跨度结构应上下整体建模计算。
实际 执行中 ≥60 m 结构 应 充分 考虑边界条件, 上下部 协同 建模 计算 。
3、单跨 框架结构的应用范围
《抗 通规 》6章2节为 “ 城乡 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 , 单独规定了此类工程的抗震设防要求。作为 附属工程 ,往往采用单层 单跨 建筑, 在 《 室外 给水排水和燃气热力工程抗震设计规范》中, 要求 遵循 《 抗规 》6.1.5条规定 ,乙类及以上 设防的高度 不大于 24m 工程是不宜使用单 跨 框架的 。
实际执行 中 根据工艺需要,需要做单跨结构, 三种 方法, 一定义 为丙类设防、 二采取 多跨结构 、 三采用排架 来 规避。
在《抗 通规 》6.2.3条 及条文说明中, 根据 实际调查情况, 放宽 了要求, 明确 可以采用单跨单层框架 结构。 这 是 个 小幅 突破 , 但 未 涉及其他类别的工程, 应用 中 如何 应用值得 大家 深入 反思 的 。
4 、 结构 安全 等级和 结构 重要性 系数 的关系
在 《 可靠度 统一标准 》3.1.2条的 条文说明中, 甲乙 类设防建筑安全等级 “ 宜 ” 为一级 ;而 在 8.2.8条 正文中又给出 “ 地震设计状况”的结构重要性系数 r0=1.0,其实 是前条互相矛盾的。《 工 通规 》的3.1.12条中 表述和 《 可靠性统一标准》 8.2.8条 是一致的 ,在 《抗通规》中未见结构重要性系数 。 故 抗震 计算中 不考虑r0或 建议 r0=1.0。
5、 超越概率和抗震参数取值
设计基准期(T ) 是 为确定可变作用代表值而选用的时间参数 , 建筑 一般 为 50年 , 地震 作用也遵循同一原理 。此处 的 超越概率 指 多遇( 小震)、 基本( 中震)、 罕遇( 大震) 发生 的 超越 概率 (P (i)) ,数值 在 《抗规》《抗 通规》 中 是不同的 ,根据 基本统计学原理,不同概率下对应的重现期 (X ) 和 基准期( T ) 及超越 概率有如下 函数 关系。
又根据统计 关系得出大震地震 动峰值加速度(PGA ) ,由αm ax=βmax·Amax/g 即 实际应用的 水平 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放大 系数βmax 取值 在 2.25左右浮动 。
在《 抗规 》 3.1.1 条 中,罕遇地震 重现期 为 1600年 ~2400 年, 对应 超越 概率为 2 %~3% ,从而 得出 地震动 参数。换句话说,不同的设防烈度下,罕遇地震 超越 概率是不同的 ,也 就是说 不同 烈度下地震 动峰值加速度PGA 是 基于 不同 超越 概率下的数值 , 见 5.1.4条 、 5.1.2条 。
在《抗 通规》 2.1.2条,统一 明确 了小震超越 概率 63.2 % 、 中震 超越 概率 10 % 、 大震 超越 概率 2 % , 这与《 中国 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是 完全一致的 。
《抗通规》 未给出加速度取值, 此时 Amax 应 较《抗规》发生变化, 若 不调整 放大 系数βmax ,则相应 的 αm ax 也 应变化 才是合理 的 。但4.2.2条中未 给出地震动加速度 Amax, 而 水平 地震影响 系数 最大值维持了 《抗规》数 值,只能按照βmax 做 调整来理解 ,这种 理解是根据结果推论过程, 并不 符合 概率 原理和可靠指标。 实际 上应调整到 2 %超越概率下 2475年 重现期下的 地震动 加速度加速度 Amax,由 关系式 αm ax=βmax·Amax/g 得到 水平地震作用 影响 系数最大值 。
未完待续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结构资料库
返回版块41.23 万条内容 · 395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