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给排水工程 \ 建筑给排水 \ 深圳某小区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介绍

深圳某小区污水处理及回用工程介绍

发布于:2008-03-21 18:08:21 来自:给排水工程/建筑给排水 [复制转发]
第一章 工程概述
1.1概述
生活污水作为最大的污染源正在日益受到管理部门的关注,国家和地方部门正在加大力度对该类型的污水进行管理,并有针对性的实行严格的控制标准。生活污水中主要含有CODcr、BOD5、SS、NH4—N和磷等污染物。该公司为了保护水体环境,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决定建一套日处理能力2000吨的生活污水处理站,使处理后水质达到广东省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环保排放标准,30%回用水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8920-2002)之水质标准。
1.2污染物的危害
若该类污水不进行处理,直接排入天然水体,必将带来一系列的危害
(1)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的污染,使得水体中藻类(如:夜光藻、蓝藻类、铜锈囊藻和毒裸甲藻等等)的过快生产。呈胶质状藻类覆盖于水面,色泽暗红,(即通常说的“赤潮”或“水华”)隔绝水面与大气之间的复氧,加上藻类的自身死亡与腐化,消耗溶解氧,使水体溶解氧迅速降低。藻类堵塞鱼鳃与缺氧,造成鱼类的窒息死亡。死亡的藻类与鱼类不断沉积水体底部,最终导致水体演变成沼泽甚至旱地,即引起水体的富营养化。
(2)有机物排入水体后,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由于好氧微生物的呼吸作用,被降解为CO2、H2O与NH3,同时合成新细胞,消耗掉水体中的溶解氧,与此同时,水体水面与大气接触,大气中的氧不断溶入水体,使溶解氧得到补充,这种作用称为水面复氧。若排入的有机物量超过水体的环境容量,则耗氧速度超过复氧速度,水体出现缺氧甚至无氧;在水体缺氧的条件下,由于厌氧微生物的作用,有机物被降CH4、CO2、NH3及少量的H2S等有害有臭气体,使水质恶化“黑臭”。
(3)水中的颗粒物会随水扩散迁移,扩大污染范围,也可沉于底泥形成长期污染,减少池体有效容积和影响处理效果,且对水泵、流量计等后续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转造成不利影响。
1.3污水水量
根据贵方提供资料,本污水处理站设计处理能力为2000吨/天。每天运行24小时,折算处理能力约83m3/h。
1.4污水水质
根据我公司承建的其它小区生活污水排放的水质资料显示,原水水质为:
COD250 mg/L BOD5 150mg/L SS 150mg/L NH4-N 35mg/L PO43-(以P计) 4mg/L
1.5.出水水质
出水满足广东省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
PH 6~9 SS≤60mg/L BOD5≤20mg/L COD≤90mg/L NH4-N≤10mg/L
PO43-(以P计)≤0.5mg/L
其中30%回用于绿化,按《城市生活污水再生利用 生活杂用水质》(GB/T18920-2002)标准(城市绿化标准):

GB/T18920-2002
项目 冲厕 道路清扫、消防 城市绿化 车辆冲洗 建筑施工
PH 6.0~9.0
色/度≤ 30
嗅 无不快感
浊度/NTU≤ 5 10 10 5 2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500 1500 1000 1000
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 10 10 20 10 15
氨氮(mg/L)≤ 10 10 20 10 20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 1.0 1.0 1.0 0.5 1.0
铁(mg/L)≤ 0.3 - - 0.3 -
锰(mg/L)≤ 0.1 - - 0.1 -
溶解氧(mg/L)≤ 1.0
总余氯(mg/L) 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
总大肠杆菌(个/L) ≤ 3

1.6工程设计依据
(1)《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GBJ125—89
(2)《室外给排水设计规范》GBJ14—87
(3)《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J15—88
(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7—89
(5)《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J7—89
(7)《给排水设计手册》北京市政设计研究院
(8)《建筑中水设计规范》(GB50336-2002)中水水质标准
(9)《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景观环境用水水质》(GB/T18921-2002)
(1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 城市杂用水水质》 (GB/T18921-2002)
(11)同类企业的有关资料
(12)业主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
1.7工程设计原则
根据生活污水的性质和处理程度的要求,在设计处理流程时,遵照以下几项原则:
(1)根据业主的污水水质特点,参考国内外各种文献资料,结合我司多年的实际经验,采用技术先进、高效节能、经济实用的工艺技术,确保出水水质稳定,出水达到广东省地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且30%处理水回用于绿化;
(2)操作简单,管理方便,运行安全,工作环境好;
(3)充分利用现场现有条件,降低工程造价,本废水处理站尽量靠近污水总排污口,且处理设施全部埋地;
(4)主要处理设备应选用高效、能耗低、运行稳定、低噪声的设备;
(5)自动化程度高,降低操作人员的操作强度。
1.8设计施工范围
本生活污水处理站设计施工范围由污水进入格栅井始至污水经生化处理后计量渠出口,以及回用水部分至消毒池出口为止的全部设备、工艺管道、电气自控等。(不含道路、绿化、室外照明及回用水池等工程)
第二章 工艺设计
2.1废水水质特点及设计思路
排放的污水中主要有氨氮、CODcr、BOD5、SS和PO43-等污染物质超标,针对生活污水的水量特点:由BOD5/CODcr比值可知生化性较好,SS、氨氮、总磷浓度相对不高,结合该污水的特点,我们建议该污水处理站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设计:
生活污水通过化粪池预处理后进入本污水处理系统。本污水处理系统通过生物处理、混凝处理、机械过滤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S.S、氨氮、磷等污染物;回用水部分再采用次氯酸钠消毒后回用。
2.2.工艺流程
1.工艺流程:
曝气 PAC PAM
↓ ↓
污水进水 → 格栅井 → 调节池 → 水解池 → 接触氧化池 → 反应池 → 沉淀池 →

NaClO

→ 中间水池 → 过滤 → 消毒池 → 回水池 → 绿化

计量渠 → 达标排放

污泥处理:沉淀池 → 污泥浓缩池 → 污泥脱水 → 外运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yibasiba
    yibasiba 沙发
    关键在政府要从政策上引导、资金上引诱才行
    2010-08-12 12:40: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xy0330
    cxy0330 板凳
    感谢楼主提供这么好的资料,小弟刚入行,多向各位前辈学习学习
    2010-08-12 09:38: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给排水

返回版块

47.25 万条内容 · 129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JB-T6296.4-92汽轮机管道附件压力表针阀

JB-T 6296.4-92汽轮机管道附件 压力表针阀.pdf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