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落实环保节能理念,装配式建筑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根据国务院和住建部的有关精神,在装配式建筑领域积极、持续开展科技创新探索与工程实践工作,并于2017年获得首批“国家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称号。
用装配式的理念设计、改造小房子(上)
▲ 当前农房建设面临的问题
政策引导
发展装配式住宅是住建部的政策导向。自2015年以来,国务院、住建部等部门发布了多项与装配式建筑有关的政策方案,包括《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三五”装配式建筑行动方案》、《关于开展农村住房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市场监管司2019年工作要点》等。2019年7月,住建部先后发布关于同意山东、湖南、四川、浙江四省开展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建设试点的批复 。
市场需求
截至2016年底,统计全国村镇实有房屋建筑面积383.0亿平方米,其中住宅323.2亿平方米,公共建筑24.0亿平方米,生产性建筑35.8亿平方米,分别占84.4%、6.3% 、9.3%(信息来源:2016年城乡建设统计公报)。据专家估计,这些建筑中有50%以上不宜居或需要综合质量提升。这种类型化项目市场具有规模小、用地散、功能全的特点。
▲ 类型化的项目市场
国内案例
谢英俊:开放式轻钢系统,用于四川汶川地震后杨柳村的重建
采用加强冷弯薄壁型钢做房屋骨架,搭配轻型楼板及屋面。屋架重量轻,整体性好,可抵御强风强震。屋型多元,可与多种材料搭配使用,社区居民可以较大程度参与其中,并依照当地风土习俗,采用当地传统建筑工艺,造型美观,反映丰富多彩的民族风貌 。居民也可以参与房屋搭建。
朱竞翔:新芽轻钢系统,用于鞍子河保护区接待站
模式二:市场化“云平台”模式
Katerra开创了一个“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整合”的新模式,通过整合装配式建筑产业链, 以产品化、系统化的项目管理模式 替代传统建筑行业单个项目导向的管理模式, 从设计研发、供应链管理到施工管理,利用技术平台使之并行。
模式三:个性化定制传统模式
服务于原住民的文化教育类等乡村公共建筑、乡村产业建筑、个别居住建筑和服务于外来消费的乡村民宿、精品酒店等项目一般会有个性化设计的市场需求。这种设计服务就是传统的设计服务模式。
这三种模式可以优势互补,共同丰富乡村建设和设计的需求。
下面结合乡建中心的一些实践案例提出一些建筑师的应对装配式设计的策略
住建部共同缔造示范村——青海湟中县黑城村村史馆
▲ 建造逻辑
▲ 共同缔造团队
▲ 村史馆的活动
住建部田园建筑优秀实例——内蒙古折家粱村民活动中心
▲ 设计构思(右)与实施效果(左)对比
江门人才岛卢国沾祖居配套服务用房
▲ 场地原状
▲ 结构计算
▲ 集成板材
一种标准化集成围护外墙节能系统
一种外墙保温防水结构
未来,在更多技术手段的帮助下,我们可以期待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图设计的全程信息化、施工全程可视信息化。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设计做起,不拒绝改造。建造依托现代物流的轻钢结构产品化拼装房,把设计的价值转移到产品的价值中。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1人已点赞
分享
项目案例
返回版块1967 条内容 · 75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学习参考资料, 但是表述的还是过于简单,未提供相应参数及技术要求等, 建议上传一些附件技术资料(如CAD外形尺寸图和对应的型号规格及技术参数等,以方便设计人员选用), 不过这里还是要谢谢楼主能发布和分享出来给大家学习和参考使用! 同时希望大家参与补充/提供相应资料图纸等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