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生长于岸边的白石:花山白石美术馆

生长于岸边的白石:花山白石美术馆

发布于:2022-03-22 17:12:22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01
 区 位 
生态花山,中央主轴

项目位于武汉花山板块,生态景观资源优渥,湖景荡漾,周边以低密生态居住为主。

设计的开始,以一体化的整体规划逻辑,整合半岛多地块,打造居住、商业、景观、教育相融合的活力大社区。

为贴合周边客群的物理需求和情感需求,设计团队思考如何为花山提供一个亲近自然,艺术与品质感并存的公共空间。希望以一种自然交融的方式打造中央主轴,有公共性业态,有自然的体验,有艺术的气息,成为日常生活的必经之地。

▲美术馆鸟瞰实景 


02
 落 子 
融于自然的生长

对于美术馆,初衷是把美术馆搬进社区。人们在满足衣食住行的基本诉求下,会增加更多的精神追求,把艺术引入生活,实现艺术的大众化。

 
我们的美术馆则位于沉浸式主轴的开端,社区与城市的第一界面。当我们来到“安屿那“的第一感受,我们希望这里不仅仅是一个社区商业街区,也不仅仅是一个社区花园,这里可以模糊建筑和景观的空间边界, 建筑是融于自然的生长。这里首先让人们享受停留的社交公共空间,其次才是社区商业。

▲发展生成
▲实景空间 


03
 形 体 
生长于岸边的白石

在武汉丢了一颗白石,在花山生长成了一座美术馆。而美术馆的形式,也正是发乎于自然。以原石造型为启发,白与灰为基本色调,形成自然、纯净、融合的视觉感受。朝向城市一边的立面显得整洁干净,成为新地标的同时不显突兀;朝向内景的一侧则与几何形态的公园景观相融合,形成互动的空间。人与自然的交互、人与人的交流。


 
在廊桥上回望、在框景中远眺,在围坐中畅聊、在树影下追逐,记忆中的温情都发生在日常的生活。


 

04
 空 间 
艺术的容器

雕塑感的外表皮之内,是凝聚温厚、静谧的内部空间,几何元素与自然光线的引导给整个建筑带来更多层次,在空间中泛起悠长的回音。用纯白的主色调将美术馆打造成为一座极具包容力和承载力的“艺术容器”。



 
室内大量原木、棉麻、素混凝土材料的使用,与外界自然元素相容,营造自然温润、蕴育生机的空间氛围。在这座白石美术馆中收纳光,建筑成为了与人共情的场所。



 
通过洞口处理,巧妙的将光影、微风、绿意引入,模糊室内外的边界。


 

05
 留 白 
肌理雕琢

留白,是中国绘画艺术里面最意境的表现。而几何,则是西方逻辑思维上最客观的表现。我们以方形、三角、梯形创造更多维度的肌理。同样的白金麻花岗岩材料,以三种不同面层处理工艺进行拼色,经过对比研究出了四种排布方式。


 
荔枝面、亚光面、火烧面的白金麻石材,搭配钢化夹胶超白玻璃。精致而不繁琐,于细节处见设计,极大提升了整体品质感。

 
白石美术馆将一切转化为几何、净白,给予的是宁静、优雅、纯净的氛围感。艺术品和画作进驻,便可毫无顾忌的展现他们的语言与活力。

 
项目:花山白石美术馆
开发企业:武汉联投置业有限公司
建筑设计:PTA上海柏涛
设计团队:柏尚创作中心,武汉事业部
设计主创:梅宇峰,马静媛
团队成员:黄文涛,张杰,毛建文,范校辉,徐静,王雨杉,毕恒
景观设计:北京创翌善策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室内设计:于舍(北京)陈设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施工图:北京都市霍普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照明设计:北京八番竹照明设计有限公司
项目地点:中国湖北武汉
用地面积:5000㎡
建筑面积:1900㎡
设计时间:2021年9月
摄影:赵奕龙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曾宪梓纪念馆

△曾宪梓纪念馆效果图 ? GWP Architects 近年来在发展“双循环”格局的新模式下,国家大力提倡弘扬和传承新时代企业家的爱国精神。本项目的设计初衷希望通过以纪念馆为载体缅怀曾宪梓先生奉献国家、社会的执着情怀,将爱国主义精神与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形成新的契机。 项目背景 拳拳赤子心 殷殷桑梓情 △曾宪梓纪念馆区位图 ? GWP Architects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