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简单这个问题,本质上是设计院向员工借贷。之所以某些年年终把奖金很高的还给你,是因为运气好,这笔贷款赚到钱了,然后领导分掉大半,剩下的小部分返还给员工。但是如果运气不好。这笔贷款没有收回来。那么员工就连本金都被设计院给亏掉了。
设计院向员工借贷这笔钱用于维持设计院的正常开支。同时还要予以保证,设计院的领导自己可以捞点钱。这个东西的信用媒介也就是设计院向员工许诺的年底的高额奖金。然后员工就为设计院这种白干。如果年底这笔奖金没法兑现,设计院就换一批人。所以设计院其实是坑员工的金融小贷公司。模式其他行业也出现过。
而设计院也同样拿着员工作为信用抵押去到处找活,你看我们设计院是千人大院一定没问题。其实这1000人里恐怕一半的都是每年都会换的临时工。
很多设计院就经常热衷于玩这种信用抵押游戏,怎么会有动力去提高设计能力吗?
这种奇葩模式之所以能够维持,也是因为最近几年土木专业大肆扩招。有源源不断的韭菜供给。
这种操作可以部分缓解公司经营恶化,争取一定的时间。但是本质是放弃公司长期经营能力。如果经营者不想办法改善公司长期经营能力,那么行为就会越来越短期。很多设计院充斥着大量的半年团队。已经不追求一个项目从头负责到尾,只要求有人把一版图纸应付完,至于下一版,明年再招一波人来画。这是炒更里都算不负责了。问题在某些院已经成常态了。
作者:宫乘风
原因很简单,低底薪高提成的制度实质上就是将经营公司风险转嫁给员工。设计公司管理者成功将这个本质掩盖了起来。
月发中间,还有一部分是“预支奖金”。本来是公司找员工借了钱,反倒让大家都相信是公司借钱给了员工。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年底结算的时候,很多设计师发现自己倒欠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这个东西被发明出来,就是为了应对经营风险的。本来应该是员工打工,公司承担风险。结果在设计行业,活生生被搞成了风险共担。
其实本来风险共担也行,但风险共担对应的应该就是“利益共享”。
实际情况确变成了,风险是员工的,利益是老板的。
后果?那就是整个行业都被玩坏了。
怎么办?设计师注重自己的劳动合同,多读读劳动法。
面试时最后一个问题这样问:
请问刚才跟我谈的薪酬能不能除以12成为月薪,并且写进劳动合同?
作者:Time-cost李大海
来源:知乎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市政给排水
返回版块23.64 万条内容 · 838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