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走进不一样的学校,感受校园的温度

走进不一样的学校,感受校园的温度

发布于:2022-03-17 13:06:17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走进校园

体验建筑的生命力




学校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也是一套生态系统,其内在逻辑规律和外在形态与其所处的大环境背景会产生一系列的动态关系。学校作为承载知识的场所,作为城市其中的一个建筑体量,其形成的基因是和城市息息相关的,也为学生提供了多种不同的成长空间,一座有温度的“人文生态校园”,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校园建筑的独特魅力,与空间产生共鸣。




01

新科发幼儿园

 个性化的教学空间 



科发幼儿园由元新建城设计,位于深圳,是一项学校改造项目,旧建筑以不同的几何组合而成,设计在现有的空间基理上提炼及强化几何的存在性,然后为每个几何体灌注功能,最后以大楼梯贯穿。 有意无意间在不同的空间及位置突显了三种最基本几何的存在,甚至乎把它们符号化(三角形、方形和圆形),以作建立整个幼稚园的最基本元素。



设计将中庭和户外空间改建成光影的森林,希望让无形、抽象的光影启发小孩与对自然奥秘的思考。在日月星辰中探索与自然和别人共融的关系。 幼儿园以简约白色与流线条贯穿空间。简约的调性一方面让光影与建筑的碰撞产生变化万千的场景。 另外,小孩与老师们可以把他们的创意无限地投放于这幅没有边界的绘画纸上。



空间的家具以木调与白调为主,都是自然物料,孩子从小就能与自然物料一起成长,童趣感是建筑空间设计的内核,通过对建筑造型、材料、和灯光的设计来传达出天真质朴的感受, 光影作为重要的设计元素,启动串联各个区域空间的作用,让孩子与光影成为了空间中流动的艺术品,赋予空间无限生命力。




02

鲸鱼小学校

 当大鲸鱼游进校园 



鲸鱼小学校由J.R Architects设计,位于台湾,学校紧邻台湾海峡, 因此以「鲸鱼」意象做为设计概念的发想,型塑大鲸鱼从海洋游进校园,回游、围绕、守护着孩子。 起翘的鲸鱼尾巴转化为入口校门牌的设计,鱼型则由地景长出-水泥折板结合草坡、阶梯与溜滑梯等设计语汇,隐化为鲸背,也成为孩子最爱的景观游具,甚而延伸成为建筑量体与空间。


合院型的教室配置似鲸鳍,可阻挡来自东北方的落山风,也围塑出面向大海的舒适教学空间与邻里活动广场。 回应海洋的蓝灰色调天花板下,活动走廊错落配置了数片垂直水泥板墙,阻挡季风及西晒,其上的圆形凿洞是海水气泡的意象隐喻,也是孩子与光影抓迷藏的嬉戏空间。



屋顶平台同时设定做为提供居民海啸发生时的避难平台。 藉由大阶梯的动线引导,人们的视线与活动由地面缓缓爬升至屋顶,越过水泥堤防的高度限制,逐渐意识感受到落山风的吹拂,海潮拍打的节奏以及眼前宽广的山海景观,框迭开启了海洋校园的视野与想象。




03

维克多港中学

 个性化教学设计 



维克多港中学由Hames Sharley设计,位于澳大利亚,项目是一所将个性化教学原则贯彻到设计当中的公立中学。 传统的教室被替换为更加开放的、具有社会互动性且以无线技术为特色的环境,包括灵活空间、学生休息室、学习街道、庭院和广场等。 新的场所在校园中创建了社交、交流想法和获取信息的新机会,师生们可以随时选择在书桌前、沙发上、地毯上或者树荫下休憩或学习。



建筑的功能以及空间的布局关系决定了整座建筑的设计,一系列可直接进入的内部庭院实现了室内外空间的融合,与内部学习环境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 起伏的屋顶轮廓呼应了维多利亚港的海岸线,为新设施的不同空间赋予了层级化的语言特征。 资源楼的蝶形屋面成为整体形式中最瞩目的存在,强调着广场在整个学校的中心地位。



新楼的入口由一个庭院空间所界定,该空间从学校主楼向乔治主街延伸,在作为学校的雕塑庭院的同时也起到强调校园公共身份的作用。 拥有坡屋面的体量均设置了侧面高窗和百叶窗,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北面和南面的自然光线。




04

Roseland大学预备高中

 改善学生的校园空间 



Roseland大学预备高中由Aidlin Darling Design设计,位于美国加州,学校的形式源于乡村地区简朴的谷仓建筑,单坡屋顶和波纹金属板外墙在迎合乡村环境的同时也体现出项目在缩减预算上的所做的努力。通过一些策略性的举措,简洁的结构得以在外观和体验上充分打开。 体量在西侧被“拉开”成两半并引入景观,使学生们可以随时享受阳光与大自然。



庭院的正对面是一个双层高的集会空间,还设有向走廊敞开的阶梯座位,将庭院与另一侧的运动场直接联系起来。 该空间与庭院共同构成了贯穿建筑中心的轴线,同时也为横向延伸的交通走廊提供了一个回旋的地带,既可以供学生们在课间休息和聚会,也可以准备用作正式的教学或社区活动。



作为交通脊柱的走廊主要由玻璃包覆,贯穿了整个建筑的长度,并在二层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建筑结构之外,同时在西面形成一个与教室相邻的休息空间。 玻璃立面将光线引入走廊和教室,同时让师生们可以在全天欣赏到自然景观和远处Santa Rosa山的美景,从而提高整体幸福感。




05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

 交融的校区空间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宜宾校区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设计,位于四川,项目中的创新平台将教学楼、礼堂、图书馆连接,形成一个“环”。 “环内”自然成“园”,以瀛瀛湖面居中铺开,建筑围绕水面呈放射状排列,留白处采用堆山叠石、理水造池的设计手法,打造园林式的空间氛围。



“环”本身提供三个层次的空间交流模式:底层 是开放的架空敞廊,形成内外渗透,中心景观被引入校园生活区,由此产生内外联动。 中间 层为风雨廊,环通教学楼、图书馆、礼堂。 顶层 为屋顶花园,身在其中,可将核心区景观尽收眼底。



“环”与主体建筑的衔接部分做了公共化处理,力求将廊与主体建筑内外一体化,增加共享空间。 如礼堂与环廊的交接处的二层取消礼堂边界,对环廊敞开,将开放空间还给学生。图书馆以咬合的姿态将环廊纳入自身的空间体系之中,公共的环廊成为阅览空间的一部分。在“环”的收尾处的第三教学区设有大台阶连接室外与二层环廊,限定出广场上的圆形舞台,可供学生社团活动与才艺展示。


建筑,既是文化的表现,也是生活的沉淀,每一个建筑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而校园建筑是产生故事与承载故事的物质载体。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校园建筑和环境在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校园建筑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学习、生活空间,还提供讨论、展览、休息和独处思考等多种空间形式。在未来,校园建设与教育建筑的发展仍需要不断地探索。


除特别注明外,
资料来源于网络,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Roca Gallery编辑。

· END ·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长春保利西新区地块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

长春保利西新区地块规划及建筑设计方案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