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资料库 \ 四川修的水电站,“送”了一间世界最强的深地实验室

四川修的水电站,“送”了一间世界最强的深地实验室

发布于:2022-03-16 14:11:16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资料库 [复制转发]

本文经微信公众号“环球科学”授权转载 


图片来源:PandaX-4T


四川雅砻江的锦屏大河湾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工程师决定在这里修建水电站。寻找暗物质的物理学家却看中了水电站的隧道,于是两者合作在近2.5千米的地下隧道中建立了深地实验室。现在,这个“赠品”实验室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综合条件最好的极深地下实验场所,并且,这座因暗物质而出现的实验室,现在的作用已经不局限于暗物质搜寻。


  文|王昱  
审校|白德凡


大量观测证据表明,宇宙中我们熟悉的物质只占全部物质质量的5%,剩下的95%都是我们看不见摸不着的暗物质。根据暗物质建立的ΛCDM模型(ΛCDM Model),更是成了当今宇宙学中的“标准模型”。它能解释宇宙中大多数问题,但却有一个关键的缺陷: 物理学家们从未找到过暗物质 。并且,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也存在一些缺陷,比如无法合理解释希格斯粒子质量为何如此之小,也无法解释不同费米子间质量的巨大差异等。自20世纪下半叶起,理论物理学家就发展了一些新物理模型,表示 如果我们找到了特定的暗物质粒子,那么宇宙学和粒子物理学上棘手的问题就能同时解决 。所以现在很多物理学家的工作就是寻找这种粒子。




寻找暗物质


但暗物质之所以被称为暗物质,就是因为人类始终没能发现它。暗物质自然不是那么好找的,要么需要像“悟空”暗物质卫星(DAMPE)一样“上天”, 在宇宙中探测暗物质粒子湮灭产生的稳定末态粒子,间接推测暗物质粒子的性质 或者干脆直接用对撞机把暗物质“撞”出来 ,但这种方式实在是太贵了。虽然暗物质很难和普通物质相互作用,但如果观测介质足够多,我们总归还是能找到暗物质粒子与观测介质相互作用的证据的。但如果在地面上进行这样的实验,就算真的能引发暗物质粒子的作用,它的信号也只能淹没在无尽的噪声中——宇宙射线带来的干扰太强了。这时,我们就需要干脆“入地“,用地球隔绝宇宙粒子的干扰,而暗物质粒子不轻易和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具有强大的穿透能力,探测器就能 直接探测 到暗物质了。

 

不过不是随便哪里都满足科学家“入地”的条件的。 直接探测暗物质的探测器对实验场地的要求非常苛刻 ,它必须被放置在地表千米以下的深地实验室中,否则探测精确度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如果实验室足够深,但周围岩石土壤放射性较高,同样会让实验无法进行。此外,成本也非常重要,科研经费毕竟是有限的。这是一个非常矛盾的要求,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开挖深洞是非常昂贵的。为了找到他们的“应许之地”,中国粒子物理学家已经探寻了十几年。



修水电站送的实验室


2008年,一条新闻在电视上播出——世界第二深埋隧道:锦屏山隧道贯通,它立即引起了清华大学粒子物理学家岳骞的兴趣。这条隧道位于四川雅砻江的锦屏大河湾。雅砻江水能资源丰富,2008年时,雅砻江上规划的水电站装机容量就达到了3000万千瓦以上,相当于1.5个三峡水电站。而锦屏大河湾又几乎是雅砻江上水能资源最密集的地方, 150千米长的U形大弯两端直线距离仅17公里,水平落差却高达312米 ,这对水力发电而言是无法拒绝的诱惑。锦屏一级水电站和锦屏二级水电站就分列在锦屏大河湾的两端。为了向下游锦屏二级水电站引水发电,工程师决定直接挖穿锦屏山。


锦屏山隧道连接了锦屏一级水电站(Jinping Ⅰ)和锦屏二级水电站(JinpingⅡ)。   图片来源:   SCIENCE        5 Jun    2009  Vol 324, Issue 5932 ? pp. 1246-1247  


最终,在施工团队艰苦卓绝的努力下,他们终于挖穿了17.5千米左右的引水洞和交通隧道。而这时,曾经给施工团队带来难以计数的困难的深度,反而让粒子物理学家心中燃起了希望。 锦屏山隧道垂直岩石覆盖厚度最厚能达到2.5千米 ,人类从没有在这么深的地方建立过实验室。并且,以往的深地实验室大多依托矿井而建,需要依靠电梯进出。如果在锦屏山实验室中建立深地实验室,科研团队可以直接开车进出,而且隧道周围的配套生活工作设施完善,是 国际综合条件最好的极深地下实验场所


锦屏隧道剖面图及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位置示意图。图片来源: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


就这样,岳骞和团队马上联系了负责隧道工程的二滩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改名为中国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对实验室建设地点的岩石取样分析表明,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周围岩石整体由大理岩构成,其天然放射性杂质含量非常低,适合建造实验室。2009年5月8日,清华大学和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签订协议, 共同建立中国锦屏极深地下暗物质实验室(CJPL)



 成果丰硕


最终,物理学家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实验室。2010年12月,CJPL正式投入使用。清华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分别在这个实验室中展开了“盘古”(CDEX)和“熊猫”(PandaX)暗物质探测试验。“盘古”将10千克高纯锗探测器阵列置于1700立方米的大型液氮恒温器中寻找暗物质粒子。而“熊猫”则用了4吨液氙作为探测器。氙原子和假想中的“弱相互作用重粒子”(weakly interacting massive particles,简称WIMPs)质量十分接近,两者也更容易相互作用。在过去的20年中,气体液化提纯技术飞速发展,也让科学家有能力建造大型液氙 探测器。


大型液氙探测器,以PandaX为例。   图片来源:   PandaX  


近日,我国的“熊猫X“实验(PandaX-4T)最新实验结果在 《物理评论快报》 上公布,再次刷新了人类对WIMP粒子的探测极限, 对假想存在的质量为40GeV的WIMP粒子属性做出了最严格的限制 ,包括它与核子的作用率等。再次帮人类排除了一部分暗物质的候选者。

 

实验室给物理实验带来的增益让粒子物理学家非常满意,CJPL对宇宙线的屏蔽效果较国际上唯一 的深地实验室意大利 地下核天体实验室(LUNA)高出约100倍。从结果上就能看出来——CJPL的二期工程被列入了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 三五”规划。



图片来源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


CJPL的功能也不仅仅是寻找暗物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把加速器搬到了这个实验室里,展开了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JUNA)。凭借CJPL优秀的环境条件,JUNA的测量灵敏度和统计精度均高于国际同类装置水平,达到国际核天体物理直接测量的最大曝光量、最宽能量范围和最高灵敏度。12月18日,JUNA发布首批4个核天体物理关键反应实验研究成果。其中12C(α, γ)1?O反应测量实现国际最高灵敏度,该反应直接决定了碳和氧在宇宙中的比例,对上至铀的几乎所有核素的丰度都有重要的影响,该反应机制复杂,截面极低,实验测量非常困难, 被誉为核天体物理的“圣杯”

 

虽然实验室是修水电站“送”的,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世界最优秀的深地实验室。在CJPL二期中还要建设“极深地下极低辐射本底前沿物理实验设施”。建成后,物理学家将获得 宇宙线通量小于每平方米每年100个,, 地下 可利用容积超过30万立方米, 拥有完善的水、电、空调通风等配套设施的完美实验场所。不管是寻找暗物质,还是研究组成我们身体的元素是如何产生的,未来,CJPL都将带给我们更多惊喜。



  • 阿瑞不服输

    这篇文章写得很好,值得学习,感谢楼主的分享。

    2022-03-16 15:07: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水利工程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1 万条内容 · 18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张新长:智慧城市从数字孪生迈向元宇宙时代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 广东省测绘学会, 编 辑:谢诗艺, 审核:谭建冬 易雅 琴, 统筹:唐力明, 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 有。 1月7-8日,广东省测绘学会十届四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21年学术年会在广东省清远市隆重召开,来自全省测绘地理信息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工作者80余家单位、约200人欢聚一堂,同心聚力,共谋发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