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暖通空调 \ 制冷技术 \ 空调管路设计的方法与规范~

空调管路设计的方法与规范~

发布于:2022-03-10 09:32:10 来自:暖通空调/制冷技术 [复制转发]

1 配管总体设计方案


1)、  全新开发的空调器,在钣金、塑料件结构方案设计的同时,进行配管结构设计 , 充分考虑整体空间的合理分配,以避免配管设计在其它结构方案确定之后,只局限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

2)、  制冷系统以外的结构件已定型的产品,在进行配管设计时,一般不考虑更改其它结构件;如果空间不够,配管设计无法实现,再更改其它结构件。

3 )、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充分考虑部件的装配工艺和零件的加工工艺要求,而且,首先考虑部件的装配工艺,其次是零件的加工工艺。

4 )、在原有开发机型基础上设计的配管,在进行配管零部件设计时应考虑其通用性。


5 )、 压缩机输出激励的能量主要通过: 压缩机动能、橡胶底脚变形能,配管的动能和变形能四种形式耗散 。为减少配管发生断裂的概率,应尽可能降低配管的刚度,特别是周向和径向刚度,以保证压缩机输出激励的能量主要通过压缩机本体的动能和橡胶底脚变形能的形式耗散掉。


6 )、配管设计过程中在振动较大或柔性较大的部位,应尽量少采用铜管开孔的结构(类似笛形管的结构),以避免因运输或运行引起断管事故。



2 排气管、回气管的设计


1) 、 压缩机排气口、回气口配管直线段因为弯曲存在残余应力,同时因为靠近烧焊部位,材料力学性能受到影响,所以很容易疲劳断裂。为削弱上述因素的影响, 压缩机排气口、回气口配管弯曲半径尽可能大一些 ,以减少此部位残余应力;同时保证一定直线段,以减少烧焊给材料力学性能带来的不利影响,长度尽量控制在 35 80mm


2) 、 为了减小配管的振动,一般设计 U 形管 来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为了达到良好的减振效果,在可能的情况下,使 U 形管的两臂长度尽可能的长一些,也就是使图 1 L1  L3 都尽可能的长一些,并尽可能增大弯曲半径。如果两臂间跨距一定,即 L2 长度一定,且 L2 长度不是很长的情况下, 采用有较大弯曲半径的图 2 方式比图 1 方式要好。



3)、  保证水平面内有自由度,特别是只设计一个长 U 形的时候,尽量在水平面内增加弯位以保证该平面内的自由度。当长 U 形采用图 3 所示形式两臂跨距较大时换用图 4 所示结构;两臂跨距较小时,长 U 形采用图 3 结构而在其他位置的水平段上增加弯位以保证水平面内的自由度。



4) 、 配管弯曲半径正常情况下要求大于铜管直径的 1.5 倍(如φ 16 铜管弯曲半经大于 R25 ); 在弯曲半径小于 30 40mm 时对其动态响应指标影响较大,弯曲半径越大,响应越好。另从加工工艺方面考虑,使用大的弯曲半径,铜管在弯曲半径中的变形减少,同时也可以减少加工后配管的残余应力,建议在空间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较大的弯曲半径。


5) 、 设计排气管、回气管一般采用壁厚为 0.7~1.0mm 的铜管。



3 冷凝器进出管的设计


1 )、为减少冷凝器入口处振幅,在单排冷凝器 ( 主要指流路为一进一出的冷凝器 ) 输入管设计中, 建议设计成“┏”形状的配管 ,同时与冷凝器杯形口相连的配管直线段不宜过长,建议比半圆管高出≥ 20mm 。如下图5所示冷凝器输入管结构可以获得比图 5 所示结构更好的抗振性能。



2)、在设计冷凝器输入、输出管时,为了保证氦检检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冷凝器输入、输出管直线段长度不低于 50mm ,若用于连接快速接头,则不允许有定位点、缩口、扩口等管端加工。


4 毛细管的设计


1 )、毛细管作为制冷系统的节流元件,选用规格及其相应长度(或流量)由性能匹配决定。弯制毛细管时,用毛细管绕圆柱模形成圆环状,以达到预定的尺寸。圆柱模的直径从φ 22 到φ 80 (Φ 120 ),模直径差 1mm 变化。由于弯制工装的特点,设计毛细管的圆环一般设计成 左旋结构 ,并用束紧带或塑包铁丝扎紧,如图 7 所示




2 )、对于冷暖机的辅助毛细管,如果其两端与单向阀连接,为了弯制方便,其总长度应不得短于 250mm 。弯制成型后两端距离为 70mm ,如图 8 所示。


3 )、在毛细管结构设计中,考虑到焊接工艺的需要,防止焊接过程将毛细管焊堵,在距离毛细管端部 10~15mm 处增加一圆环墩口,如下图所示。


4 )、 对于毛细管封样:为保证毛细管样品流量的正确性和一致性,毛细管封样样管应在试制过程中制作和封样。


5 蒸发器进出管的设计


1 )、在进行蒸发器输入输出管的设计时,考虑到安装工艺的需要,建议在接头部位的配管直线段输入管比输出管长 100mm ,商用空调除外。


2 )、蒸发器输出管组件设计时,考虑到加工工艺的需要,建议按图 10 的结构设计。图 11 中结构不便于焊接(冷凝器输出管组件也可参考)如必须使用图 11 中结构,要保证封口端到最近的焊点距离≥ 30mm (如图 11 所示)


6 其他配管的设计


1)、在进行毛细管过渡管、分液管接管的设计时,与毛细管或分液管连接端,考虑到压口工艺较缩口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建议使用压口工艺,缩口率较小(< 15 %=的可以使用缩口工艺。


2)、在确定了压缩机排气管,回气管之后,其它配管工作时的振动一般不大,故一般考虑以简单的连接方式设计。如果样机试验发现有振动较大的配管(与压缩机排气管,回气管相比),则需要重新设计。

7 几种典型的配管设计分享


1、 压缩机排气管


1 )由于排气管侧的高压气体的冲击容易使排气管产生振动,所以排气管弯位不应太多,弯位角度不要太大,不提倡使用超过 90 o 的钝角弯位,建议只设计一个 U 形管,如图 12 所示。

2 )、在进行 5HP 室外机四通阀部件设计时,空间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使排气管比回气管高 30mm ,以避免室内机回液导致开机时四通阀产生液击损坏。


2、 压缩机回气管


由于压缩机回气管口处切向振动较大,回气管应尽量先向压缩机中心迂回然后再沿周向走管,如图 13 、图 14 、图 15 、图 16 所示。


目前分析结果显示我们传统的形式(图 13 所示)并不一定会比图 14 、图 15 、图 16 所示形式更安全。图示给出的四种典型结构形式尚无可靠结论孰优孰劣,因此不作推荐优先选用何种形式。


3、间距设计


1)、 一般配管与钣金件、塑料件等其它零部件的最小间隙为 10 mm  (因翅片模具原因,冷凝器输入管与底盘之间距离允许为≥ 1.5mm ;


2)、 配管与风叶的最小间隙为 20mm;


3)、 配管与配管之间最小间隙为 10mm 。如果小于 10mm 时,则应在配管之间加上橡胶或橡胶发泡之类的间隔材料,必要时用束紧带绑牢。


4 )、配管和压缩机安装螺栓之间的设计距离应大于 20mm


4、配重的设计


如果增加了 U 形管和调整形状仍达不到所需要的较小的固有频率 ω ,在刚度 K 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只有增加质量 M 来达到减小 ω的目的。

由于配管本身是一个分布质量振动系统,所以配重的位置与重量都会影响减振效果。一般建议在 U 形管的底部位置配重块(或加防振胶),如图 17 所示,但真正的配重位置和重量都要靠连机运行实验来确定。切莫随意确定!否则会适得其反。在加防振胶时要注意粘贴方向保证其不易脱落。


8 配管整改的思路与方法


在实验中如果发现压缩机排气管,回气管振动过大,按照下述步骤进行整改:


1 )、测定排气管和回气管的固有频率,看是否处在共振区。


2 )、如果处在共振区,则以降低固有频率为优选措施,具体的可以通过增加长 U 形,增加长 U 形的长度,辅之以加装阻尼块来实现。


由于压缩机排气管温度较高,在排气管加配重时最好使用防振胶以外的其它耐高温的配重材料


另外可以考虑用阻尼材料设计一定形状的柔性支撑,例如图 18 所示形式,并将其固定于底盘等刚性好的部件上。


3 )、如果不在共振区,尝试增加质量(配重)来实现减振。


4 )、如以上措施不能奏效,则需以降低管路刚度为指导思想重新设计管路。


  • 空调管系统设计资料
    空调管路系统设计资料
  • 包括管路系统的管材、供回水总管上的旁通阀与压差旁通阀的选择、空调水系统管径的确定、冷冻水泵扬程估算方法、冷却水系统的设计、冷却水系统的补水量、冷却水循环系统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膨胀水箱选型、电动冷
  • 空调管系统详细设计资料
    本资料为空调管路系统详细设计资料,内容简介:空调管路系统设计主要原则如下: 1. 空调管路系统应具备足够的输送能力,例如,在中央空调系统中通过水系统来确保渡过每台空调机组或风机盘管空调器的循环水量达到
  • 附件是空调管路小总成的一个检具,包含胶管,检具整体采用铝合金设计,操作简单方便,对于一些刚开始接触检具设计的工程师有参考学习意义。...
  • 模型为一种空调管路焊接工装,其中管道材质为铝制,采用1:1比例绘制,并且考虑焊接受热膨胀系数‘’模型格式为UG12版本,其中也包含step格式,可供低版本使用以及其他三维软件使用,模型可通过同步建模进
  • 压缩机吸、排气管设计要求转子型压缩机和蜗旋式压缩机的振动如下图所示像个圆周。因此,在排气管和吸气管上即最近的朝下的竖直管的A部,离压缩机的距离要为最小距离,与压缩机相联的第一个U形管的方向应沿圆周方向
  • 某国际轻纺城商场空调管暖通设计
    某国际轻纺城轻纺市场一期暖通空调建设设计图,包括了各层的平面设计图和分布图,供下载参考。
  • 该检具主要是为矫正汽车空调,膨胀阀出口处的管子而设计,检具比较简单实用,对于有做检具需求的人,可作为设计参考,仅供大家学习。复杂的检具,成本较高,设计的主要是讲究其实用性,...
  • 汽车空调管路双管夹支架成型模具纸,该产品的材质为Q235,厚度1.2,该模具方案采用单冲模,模具结构简单实用,生产方便。分享出来供大家参考分析。...
  • 中央空调管路水系统比摩阻计算软件。
  • 现有的高低温试验箱在进行冷热交替实验时,缺少排温装置,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将高温或低温恢复到正常温度,然后才能进行高低温的试验,降低高低温的交替试验的效率,并且在进行高低温试验中温度会从排温装置中泄漏,
  •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一般包括冷源/热源设备,冷热介质输配系统,末端装置等几大
  • 地铁空调系统的管设计
    本资料为地铁空调系统的管路设计,简要介绍广州市地铁二号线某地下车站空调系统中大系统风系统管路及小系统水系统管路的施工设计,探讨系统阻力平衡的方法。内容详实,值得参考下载。
  • 实现4工位旋转,充氮气和水冷却循环,能够方便快捷的实现中央空调铜管路焊接,并且可以有效实现多焊接台串联作业。配有调速电机减速机,可以实现无极调速,配有二通旋转接头,可以同时通氮气和水。...
  • 本图纸为某款空调管道机的钣金蜗壳设计,用creo4以上版本打开,可以借鉴整个模型的渐开线的参数设计,包含参数及蜗壳设计思路。本图纸完全按照钣金工艺进行设计,是最终的钣金工艺图纸。仅供参考学习。...
  • CECS100 98套接扣压式薄壁钢导管电线管路施工及验收规范
  • 该三维图纸为水管和油管管路通用三维模型,可以通过该模型学习到管道的布置原理及大概位置!模型包括过滤阀,调节阀、直通球阀、安全阀等常用的阀门管道,附件step格式...
  • 汽车空调系统是实现对车厢内空气进行制冷、加热、换气和空气净化的装置。它可以为乘车人员提供舒适的乘车环境,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行车安全。本模型是空调的管道。管道是空调风吹到各处的通道。...
  • 该一款设备冷却空调管模型设计格式清晰,使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基本命令特征,是一个不错的实例模型,该模型设计思路明确,结构清晰明了,是机械及相关专业极好的参考学习资料。仅供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
  • 某空调管道机蒸发器设计,用creo4以上版本打开,包含整个设计思路,可以用于管道机的内机蒸发器,有别于一般的空调蒸发器搭建方案,仅供参考学习。...

阅读下一篇

简单易懂的空调制冷原理与各部件图解!

在说制冷原理之前,首先我们来看一些生活中与制冷相关的常见现象: 将酒精擦到皮肤上,会感到凉爽,说明通过蒸发能制冷。把水抹到皮肤上,也有凉意,没有酒精明显。因为酒精比水更容易蒸发,蒸发得更快,说明蒸发越快制冷越好。 洗晒的衣服,夏天比冬天容易干,因为夏天温度高,蒸发得快。说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在青藏高原烧水,90度就沸腾蒸发了。因为青藏高原地势高,压力低。说明压力越低蒸发越快。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