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德国地质与环境中心

德国地质与环境中心

发布于:2022-03-10 09:21:10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 Brigida Gonzalez

KAAN Architecten 发布了他们在德国的首个建成项目,地质与环境中心。作为国际竞赛的获胜方案,项目被视作以跨学科研究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先进设施,尤其是关于水、土壤和大气问题的解决方案。凭借其突出的地理位置,建筑与校园的城市布局相得益彰,继而强调了该中心的科学重要性。

? Brigida Gonzalez

图宾根大学的摩根斯特尔校区位于一座可俯瞰图宾根城和山谷的小丘之上。该校区最初设计于1960年代,依据Harris + Kurrle Architekten设计的最新规划概念,其将以环绕中心广场建设四栋新建筑的方式进行扩张。本项目,即地质与环境中心,就是本次规划向南扩张的其中一部分,将先前分散的地球科学学院和地下水研究所部门聚集在一起。这一聚合意在刺激大楼内各部门以及中心所在区域内的其他自然科学机构间的信息流通与交换。

? Brigida Gonzalez

? Brigida Gonzalez

该建筑部分嵌入场地的斜坡之中,是一个低矮的细长结构,共计六层。在其100米 x 50米的占地面积内,建筑围合了两个位于不同高度的庭院,以应对场地的倾斜地形。建筑南侧面向图宾根城开放,有如摩根斯特尔校区的门面;而其北侧立面则与园区广场建立了清晰的空间边界,标明了地质与环境中心的入口。

示意图

? Brigida Gonzalez

地质与环境中心以专业的研究与工作空间将公共教学与学习区域完美融合。经由校园广场,来访者便可轻松抵达建筑北部的礼堂和研讨室等便利公共设施。实验室和工作空间面朝东侧,办公区则沿着西侧和南侧进行排列。

面图


? Brigida Gonzalez

来访者从广场通过开放的北立面,其视线就会被直接引入一个相当大的双层接待大厅。 相同且延续的坚固材料还加强了建筑与周围环境的联系,并与温暖的深色胡桃木细节形成鲜明对比。 入口接待大厅作为大楼的会面与互动中心,布满了学生工作区,还可通过玻璃内墙看到教学区的样貌。连接上下层的自支撑独立雕塑楼梯则将来访者的视线向上带去,而开放式的画廊空间更是提供了深入建筑物内部的潜在路线。

? Brigida Gonzalez ? Brigida Gonzalez

大厅的一个隐藏特征是当地艺术家Martin Bruno Schmid不安分的建筑艺术作品,通过拆分支撑柱的方式,挑战建筑的静止性。 一条穿过七米半高柱子的垂直缝隙不光揭示了柱子的内部状态,更挑战了结构承载能力的极限。

? Brigida Gonzalez

? Brigida Gonzalez

? Brigida Gonzalez

实验室和工作空间的设计以平面布局的高效性及其未来灵活度为导向,被置于建筑东侧的两个紧凑区块中。建筑师依据“从粗到细”的原则将其分布于建筑的六个楼层,从最底层的岩石制备车间,直至顶部的洁净室。

示意 图 -  独立 工作空间


? Brigida Gonzalez

? Brigida Gonzalez

从远处望向建筑,地质与环境中心有如一块带着深脊的石头,并露出一个玻璃体。倘若仔细观察,还会发现其立面被包裹在与现有校园建筑特征相匹配的水平环之中。

? Brigida Gonzalez

? Brigida Gonzalez

建筑表面这些看似实心的带子,实则是空心结构,其高度和深度均为2米,由预制混凝土元件和格栅所覆盖,以便于通风和维护。这些带子还可提供遮阳与灯光控制的需求,继而使外部遮阳帘变得多余。这样一来,该中心的专业活动也就被更加清晰地展示而出,于校园内留下了明显的印记,尤其是当中心在夜间亮起时。同时,因建筑外立面带是由连续的无竖框玻璃分割的剪力墙支撑而起,通长且连续不断的观景视野因此也就成为可能。这些混凝土翅片承担了外部承重支撑的功用,从而使内部布局更为灵活。

示意图


? Brigida Gonzalez

? Brigida Gonzalez

位于北、西和南侧的办公室和会议室通过内部走廊相连,同时也围合出了两个内部庭院。凭借其细致的石砌外墙与整齐窗户,庭院特征使人想起以前旧办公室所在的图宾根历史中心。这样一来,内部办公室充满熟悉感的空间环境还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缺少外立面的景观视野。

示意 图 - 共享学习交流空间


? Brigida Gonzalez

? Brigida Gonzalez

庭院间的垂直轴线则将实验室区块与办公室串联,并容纳了日常运营所需的所有功能区域。 位于整栋建筑的核心部位,其给地质与环境中心的工作人员提供了一个社交空间,也是天井庭院之间的重要空间定位点。 通过一个僻静且私密的南部庭院可直接看到周围的草坡; 而北部庭院则可以俯瞰校园广场的入口大厅,并与开放的公共空间相连通。 KAAN Architecten的联合创始人Dikkie Scipio教授这样总结道: “虽然其嵌于地形之间,但地质与环境中心是一座易于访问、可见且以交流为基础的人性化建筑,为人而设计。

? Brigida Gonzalez


? Brigida Gonzalez


? Brigida Gonzalez


项目图纸


总平面图

平面图

平面图

平面图

剖面图

面图

面图

面图

墙身详图



项目信息

建筑设计:KAAN Architecten

地址:图宾根, 德国

项目年份:2022

摄影师:Brigida Gonzalez



责编:韩双羽;编辑:嵇瑞雪;译者:江垚

*本文由建筑事务所投稿

翻译,标题及版式由ArchDaily整理

转载或任何形式的引用请联系设计团队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 文献中心,纽伦堡,德国
    本资料为:文献中心,纽伦堡,德国pdf,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地质环境评价的课程课件
    关于对于现在当今社会由于人类的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产生的影响和灾害
  • 区域地质环境调查总则
    本总则包括前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基本术语、基本要求、设计书编制、调查内容与要求、调查工作技术方法、地质环境评价、报告书与图件编制及成果验收。本总则原则上适用于比例尺1∶500000、1∶10000
  • 德国哈默五轴联动加工中心:是一种高级数控机床,具有很高的加工精度和五轴联动加工能力。这种加工中心通常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的复杂零件加工,可以实现高效、高精度的加工。
  • 2010年地质环境工作总结
    本资料为:2010年地质环境工作总结,本文非常具有参考借鉴价值,特此分享,供大家学习,内容详实,可供下载参考。
  • 2010年地质环境工作总结
    2010年地质环境工作总结2010年地质环境工作总结2010年地质环境工作总结2010年地质环境工作总结2010年地质环境工作总结2010年地质环境工作总结2010年地质环境工作总结
  • 煤矿地质环境治理方案
    本方案有以下内容:1、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涉及矿山开采设计的一些知识;2、矿山地质环境背景:地质类知识,矿山地质,区域地质,地形地貌,水文地质;3、预测评估:一些地质灾害发生可能性的计算方法,就是工
  • 宝马中心大楼,莱比锡,德国
    本资料为:宝马中心大楼,莱比锡,德国,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德国默克机床,巧妙设计,深思熟虑。直接驱动式磨削主轴和一个集成式六工位砂轮更换器,采用先进设计,自动化解决方案基于链式装载系统或自动机械装置元件,同时配有新式控制系统和高效软件,是高要求刀具高收益和高
  • 某矿区地质环境治理监理规划
    依据财政部、自然资源部《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管理办法(试行)》及《关于组织申报2009年度矿山环境治理和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通知》等相关文件精神,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延庆分局为做好****矿山
  • 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定(试行)
    本资料为: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技术规定(试行),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2010年地质环境个人工作总结
    201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年地质灾害多发,地质环境工作任务繁重,但我局克服了人员少、资金不足等重重困难,在省国土资源厅、市国土资源局的指导和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各乡镇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
  •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及应用研究
    重庆市为著名的山城,坡高路陡、江河发育、河谷深切,滑坡、危岩分布范围广,地质环境相对较复杂,选择合理的因素及方法对其进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阐述了环境地质质量评价原理,并通过实例来
  • 内含矿山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安装程序及升级程序
  • 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柏林,德国
    本资料为:波茨坦广场索尼中心,柏林,德国,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德国巨浪公司的双主轴立式加工中心,可同时加工两个工件,附件为SW格式,通过Step转过来的,可用于自动化设计和仿真等应用场合,欢迎下载参考。...
  •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环境设计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环境设计/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水环境设计
  • 某省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验收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基本原则,治理与验收对象,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总体要求,应解决的主要地质环境问题以及矿山地质环境分类验收标准
  • 某水疗中心环境设计平面图
    某水疗中心环境设计平面图。

阅读下一篇

街角的博物馆

项目位于宫城县都美市的丰马町,江户时代前这里曾是仙台藩的城下町。该镇正在重建旧武士时代的街道景观,隈研吾建筑都市设计事务所受邀设计了这个位于街角的博物馆,专门展示丰马町的历史与武士文化的器物。 设计将博物馆的主体分割成更小的体量,以复原人性化尺度的武士房屋。设计还从茅草屋顶变化的现象中汲取灵感,随着时间的流逝,茅草屋顶将随着苔藓的生长而渐渐变绿。登米懐古館的设计即将当地石材和绿化屋顶融入其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