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遵义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

遵义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

发布于:2022-03-09 11:12:09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 1_DJI_0309.jpg

项目背景
遵义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旨在为广大群众、捐献者家属以及青少年等不同社会群体提供一处静谧的公共场所,以悼念和缅怀人体器官(人体、眼角膜组织等)捐献者们,表达对他们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的敬仰。建筑师受业主委托,介入到此项与生命有关的半公益性设计。

2_DJI_0437.jpg

项目选址在凤凰山半山腰西南角的一处市民休闲健身广场。基地毗邻凤凰山隧道入口,靠近山脚,与市内交通衔接便利,市民可从山脚沿台阶步行直达参观。项目尊重原有场地及其自然环境肌理,仅拆除部分健身器材,并充分保留了广场的休息凉亭等设施及其原有的基础布局,以最大化适应性介入周边环境;同时使得新建筑尽可能呈现质朴和低调的姿态,与当地的自然风貌以及当代社会人文精神保持谦逊而开放的互动。


设计理念

建筑赞美生命:那些在生命终点前志愿捐出身体或器官的人,一定拥有一个乐观灿烂的生命。设计基于“光/Englightment”的理念来展开:生命的光亮,或强或弱,但四散开去照亮一隅,美好而沉静!这是纪念碑的最初原型。

26_01_设计草图.jpg

17_DJI_0441.jpg

诗性:遵义遗体器官捐献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个开放的命题,功能的限定是模糊的,也恰好给到精神的与诗性的考量第一位次的机会。“建筑物本身从来不是诗性的”(彼得?卒姆托),而建筑师正是物质与精神的联结者,是物质的精神赋予者。


空:“空”是建筑师面对纪念性诉求的一贯策略,对于“物”的中心性的抵触,使建筑师一开始就以场所的思考代替物的标志,从而使得纪念的过程成为一种静谧的、沉思的空间体验过程。“空”构建了一个光的中心,片墙辐射开来,巧妙嵌入到山脚高低零落的场地,这是设计的赋形和启示的时刻,设计激活了这一平凡乏味的场地,亦谓之“启蒙/Enlightenment”。


场所系统与物质构建

纪念碑成为一个微型的日常场所系统,全部由白色混凝土浇注而成,如同磬石,与山脚自然的林木、地势嵌为一体。建筑的材料是纯一的、厚重的,衔接呼应,如同生长出大地。

18__DSF4831.jpg沿放射线形成不同的台地与阶梯,提供端坐静思之地,沿台级而上的路线形成折转忽见的参观之径,纪念碑、纪念墙与坐凳围合成核心的圆形场地,提供可供五六十人使用的小型纪念活动场所。

9__DSF3873.jpg

花台之上,回首可见城市繁华灯火,在沉思与反观之间感受生命之美好;汉白玉的石板用以雕刻每一位捐赠者的姓名,每一批名字的雕刻成为一种纪念的仪式。



项目图纸


△ 总平面图

△ 一层平面图

△ 功能流线分析图

△ 分析图

△ 分析图

△ 分析图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6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乘上海浪看上海

“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隐秘的上海,彼此之间看上去并没有联系。它们镶嵌在那个巨大闪闪发光的大上海里沉默。终有一个人把这些碎片的隐秘的上海联系起来,才猛然发现这才是活着的上海。它们定义了我们所见的那个进击的大上海。” W-mills by Wutopia Lab受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和丝路视觉委托以万里滔滔江水为主题打造的地下公共交通空间于2022年春节后正式落成。 这个仅3000平米的地下空间却分成了四部分。A连接迪美地下商业的11米×91米的有坡度的大通道,B大通道尽头的4×43米展览通道,C连接人民广场地铁站的4×20米通道,D最后汇集ABC以及地面进入地下空间人流的380平方米的集散大厅。我有些犹豫,因为这是四个功能性不同,尺度不同的空间组成的空间,需要一个有力故事框架把它们整合成一个整体。说实话,有些难。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