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专业
1 总平面消防设计
1.1 防火间距
本工程 (单体建筑名称)与 (单体建筑名称)之间的距离为 m,(单
体建筑名称) 与周边建筑之间的距离为 m,……,符合规范要求。(填写本工程各栋建筑之间及与周边建筑之间的最近防火间距;当存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中“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表注中的情况时,应予说明)
1.2 消防车道
本工程场地内设置环形消防车道,在设置 个出入口与外部道路连通。(单体建筑名称)□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沿建筑物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当有多栋建筑时分别描述;当存在尽头式或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时,应予说明)消防车道的净宽度不小于 m,净空高度不小于 m,转弯半径不小于 m,消防车道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小于 m,坡度不大于 %。消防车道的路面及其下面的建筑结构、管道和暗沟等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
1.3 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本工程 (单体建筑名称)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 □沿一个长边 □沿周边长度的 1/4 且不小于一个长边长度的底边 连续布置,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大于 m。场地与建筑之间未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树木、架空管线等障碍物和车库出入口。(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间隔布置时,应说明每段长度及间隔距离;当有多栋建筑时分别描述)场地与消防车道连通,长度和宽度分别不小于 m 和 m,靠建筑外墙一侧的边缘距离建筑外墙不小于 m,且不大于 m,坡度不大于 %。场地及其下面的建筑结构、管道和暗沟等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
建筑物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设置有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设置情况见表2.1.3。
2 消防设施设置
2.1 消防控制室
本工程消防控制室设置在 ,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和1.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门采用防火门,疏散门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防水淹措施为。
2.2 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房、消防水箱
本工程消防水池设置在 ,总蓄水有效容积为 m3;消防水池取水口(井)设置在 ,吸水高度为 m;消防水泵房设置在 ,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 m,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和1.50h 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房间门采用防火门,疏散门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防水淹措施为;高位消防水箱设置在 ,总蓄水有效容积为 m3。
2.3 平面布置和防火分区
本工程为 (民用建筑分类),地上主要功能为 ,地下主要功能 为 。 (当有多栋建筑时分别描述)
2.3.1 地下机动车库
本工程地下机动车库设置在 ,停车数量为 辆,为 类汽车库,其中%的车位配建充电设施。机动车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区每个防火单元不大于1000 ㎡。
2.3.2 地下非机动车库
本工程地下非机动车库设置在 ,其中电动自行车库设置在 ,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 m。非机动车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000 ㎡。
2.3.3 地下设备用房
本工程地下设备用房设置在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 ㎡。
2.3.4 地下商业
本工程地下商业设置在 ,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 m,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商业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2000 ㎡,餐饮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000 ㎡。本工程地下商业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 ㎡,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楼板分隔为个建筑面积不大于20000 ㎡的区域。相邻区域采用□下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防火隔间□避难走道□防烟楼梯间进行局部连通。
2.3.5 地下……(按功能描述)
2.3.6 地上商业
本工程地上商业设置在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商业营业厅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 ㎡;餐饮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 ㎡;影院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 ㎡,……。
2.3.7 地上办公
本工程地上办公设置在 ,设有自动灭火系统,每个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 ㎡。
2.3.8 地上旅馆(其他使用性质类同)
2.4 安全疏散和避难
2.4.1 地下机动车库
地下机动车库停车数量为 辆,为 类汽车库,设置个汽车疏散出口,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 个人员安全出口,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室内任一点至最近人员安全出口的疏散距离不大于 m。
2.4.3 地下设备用房
地下设备用房防火分区面积不大于1000 ㎡时,至少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
出口,再利用防火墙上通向相邻防火分区的甲级防火门作为第二安全出口;防 火分区面积大于1000 ㎡且不大于2000 ㎡时,至少设两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 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 当位于两个安全 出口之间时不大于 m,当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时不大于 m。 房间 内任一点至房间直通疏散走道的疏散门的直线距离不大于 m。
2.4.4 地下商业
地下商业营业厅疏散人数按照 人/㎡的人员密度进行计算。……(按功能描述)。疏散净宽度指标为 m/百人。商业营业厅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 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采用(措施) 至最近的安全出口。……(按功能描述)。
本工程□无□有下沉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分隔后的不同区域通向下沉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的开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m。室外开敞空间用于人员疏散的净面积不小于 ㎡。该室外开敞空间设置部直通面的疏散楼梯,疏散楼梯的总净宽度不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室外开敞空间的设计疏散总净宽度。
本工程□无□有防火隔间,防火隔间面积不小于 ㎡,采用甲级防火门,不同防火分区通向防火隔间的门不计入安全出口,门的最小间距不小于 m,防火隔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为A 级,防火隔间不用于除人员通行外的其他用途。
本工程□无□有避难走道,避难走道防火隔墙的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楼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避难走道设置个直通地面的出口,并设置在不同方向;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的距离不大于 m。避难走道的净宽度不小于任一防火分区通向该避难走道的设计疏散总宽度。避难走道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为A 级。防火分区至避难走道的入口处设置防烟前室,前室的使用面积不小于㎡,开向前室的门为甲级防火门,前室开向避难走道的门为乙级防火门。
2.4.5 地下……(按功能描述)
2.4.6 地上商业
商业营业厅疏散人数:本工程商店总建筑面积 ㎡,属于 (规模) ,人员密度按□上限值 人/㎡,□下限值 人/㎡,□插入值 人/㎡取值。(分楼层描述)
餐饮疏散人数:就餐人数按照 ㎡/座计算,公共区域按照计算,工作人员按照 计算,……。
影院疏散人数:影厅观影人数按座位数计算,工作人员 按计算,影院大厅的人数按 计算。 ……(按功能描述)
疏散净宽度指标为m/百人。
商业营业厅室内任一点至最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大于 m,当疏散门不能直通室外地面或疏散楼梯间时,采用(措施) 至最近的安全 出口。 ……(按功能描述)
2.4.7 地上……(按功能描述)
上述各层各防火分区的面积、功能、总疏散宽度以及各安全出口的宽度见 表2.4。
2.4.8 避难层(间)
本工程□无□有避难层(间),避难层(间)设置在 ,共 个。 各避难层(间)的净面积需求按照避难人数 人/㎡计算确定,避难层(间) 的设置情况见表2.4.9。
通向避难层(间)的疏散楼梯在避难层分隔、同层错位或上下层断开。避难层兼作设备层,设备管道区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和设备间的门开向避难区时,与避难层区出入口的距离不小于5m,采用甲级防火门。避难层设置□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外窗采用乙级防火窗。
2.5 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
2.5.1 疏散楼梯
本工程 (部位) 设置封闭楼梯间, (部位) 设置防烟楼梯间, (部位) 设置室外疏散楼梯。疏散楼梯间首层直通室外或通过扩大楼梯间、扩大前室直通室外。防烟楼梯间前室面积不小于 ㎡,当与消防电梯合用时,合用前室面积不小于 ㎡。商业、餐饮、影院疏散楼梯梯段净宽不小于 m,办公疏散楼梯梯段净宽不小于 m,……(按照功能描述)。疏散楼梯的设置情况见表2.5.1。
2.5.2 消防电梯
本工程(除以外)每个防火分区至少设置一部消防电梯,消防电梯载重 kg,从首层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大于60s,消防电梯每层停靠。消防电梯前室面积不小于 ㎡,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面积不小于 ㎡,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短边净尺寸不小于 m。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采用乙级防火门,首层直通室外或经过长度不大于30m 的通道通向室外。消防电梯的梯井、机房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与其他电梯的梯井、机房进行分隔,隔墙上的门为甲级防火门。消防电梯的设置情况见表2.5.2。
2.6 灭火救援设施
2.6.1 救援窗设置
本工程外墙在每层 (描述位置) 设置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 净高度和净宽度不小于 m,下沿距室内地面 m,间距不大于 m, 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少于2 个,窗口玻璃易于破碎或可从外开启,室外设置易于 识别的明显标志。
2.6.2 屋顶直升机停机坪或供直升机救助的设施
(当工程设置时进行描述)
2.7 建筑构造
2.7.1 防火墙、隔墙、窗槛墙
防火墙均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并从楼地面基 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 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0m,内转角处距离不小于4.0m。 当距离不足时,采用(措施) 防止火灾蔓延。 楼梯间、前室及合用前室外墙上的窗口与两侧门、窗、洞口最近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小于1.0m,当距离不足时,采用 (措施) 防止火灾蔓延。 建筑外窗上、下层之间窗槛墙高度不小于 m。
2.7.2 防护挑檐
高层建筑出入口上方均设置防护挑檐,挑出宽度不小于1.0m、长度不小于 开口宽度。 (根据设计情况进行描述)
2.7.3 电梯井、管道井
电梯井独立设置,井壁除设置电梯门、安全逃生门和通气孔洞外,不设置其他开口。电梯层门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并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梯层门耐火试验完整性、隔热性和热通量测定法》GB/T 27903 规定的完整性和隔热性要求。电缆井、排烟道、排气道等竖向井道,分别独立设置,井壁的耐火极 限不低于1.00h。
2.7.4 设备箱体安装
消火栓箱等设备箱体尽可能采用明装。当嵌墙安装时,采取 (措施) , 满足相应墙体耐火极限要求。
2.7.5 建筑封堵
变形缝内的填充材料和变形缝的构造基层采用不燃材料。管道在建筑内的变形缝穿过处加设不燃材料制作的套管或采取其他防变形措施,并采用防火封堵材料封堵。除电梯井道、通风竖井之外,所有电缆井、管道井在管线安装完毕后,每层楼板处封平,封堵措施为 。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封堵措施为 。建筑幕墙与每层楼板、隔墙处的缝隙,楼面与墙体之间的缝隙等封堵措施为 。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与基层墙体、装饰层之间的空腔,在每层楼板处的封堵措施为 。
2.7.6 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
本工程建筑外墙、挑空楼板保温材料为 ,燃烧性能等级 级;屋 面保温材料为 ,燃烧性能等级 级。
2.7.7 建筑构件
本工程地上耐火等级为 级,地下耐火等级为一级,主要建筑构件满足防火规范中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要求。汽车库、电动自行车库与其他部位之间,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不燃性楼板分隔;厨房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与其他部位分隔,墙上的门、窗采用 ;影院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
2.7.8 防火门窗、疏散门
配电间、空调机房等设备用房的门采用 防火门,影厅的门采用 ,厨房门采用 防火门,楼梯间、前室门采用 防火门。设备管井检修门采用 防火门。(可根据设计情况分别描述)疏散走道在防火分区处设置常开甲级防火门,建筑内经常有人通行处的防火门采用常开防火门。人员密集场所内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和设置门禁系统的建筑外门,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在显著位置设置具有使用提示的标识。
2.7.9 防火卷帘
用于防火墙上的防火卷帘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以背火面温升做耐火极限判定条件,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的规定。防火卷帘安装在建筑的承重构件上。(根据设计情况进行描述)除中庭外,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 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大于10m;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 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大于该防火分隔部位宽度的1/3,且不大于20m。防火卷帘上部如不到顶,封堵措施为 。
2.7.10 挡烟垂壁
本工程挡烟垂壁材料为 ,燃烧性能等级A 级。
2.7.11 钢结构防火
本工程 (部位) 采用钢结构,钢结构防火保护措为 ,钢柱耐火极限 h,钢梁耐火极限 h,钢楼板、钢楼梯耐火极限 ,具体做法详结构专业设计说明及图纸。
2.8 建筑防烟排烟设计
2.8.1 防烟设计
1 楼梯间、前室自然通风设施本工程(楼梯编号) 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在最高部位设置面积不小于1.0 ㎡的可开启外窗;楼梯间的外墙上每5 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0m2 的可开启外窗,且布置间隔不大于3 层。本工程 (楼梯编号) 前室、 (消防电梯编号) 前室采用自然通风方式,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小于2.0 ㎡,合用前室不小于3.0 ㎡。
楼梯间、前室自然通风设施见表2.8.1-1。
注:表中楼梯间每5 层外墙可开启外窗面积、前室可开启外窗面积均取最不利楼层的可开启外窗净面积。
2 楼梯间、前室机械加压送风设施
本工程 (楼梯编号) 、 (楼梯编号) 前室、 (消防电梯编号) 前室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在其顶部设置不小于1 ㎡的固定窗;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外墙上每5 层内设置总面积不小于2 ㎡的固定窗。楼梯间固定窗的设置情况见表2.8.1-2。
3 避难层(间)
本工程避难层(间)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有效面积不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小于2.0 ㎡,外窗采用乙级防火窗。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避难层(间),在外墙设置可开启外窗,有效面 积不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1%,外窗采用乙级防火窗。 避难层(间)可开启外窗见表2.8.1-3。
2.8.2 排烟设计
1 防烟分区
本工程 (部位) 每个防烟分区面积不大于 ㎡(根据场所分别描述)。设置排烟系统的场所或部位采用□隔墙□结构梁□挡烟垂壁等划分防烟分区;挡烟垂壁等挡烟分隔设施的深度不小于mm。敞开楼梯和自动扶梯穿越楼板的开口部位采用□挡烟垂壁□结构梁□隔墙等设施分隔。
2 自然排烟
本工程 (部位) 等区域采用自然排烟,排烟窗设置情况见表2.8.2-1。
3 机械排烟
本工程 (部位) 等区域采用机械排烟,具体详暖通专业设计说明及图纸。设置排烟系统的 (地上建筑或部位) 在外墙或屋顶设置固定窗。非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布置在每层的外墙上,顶层的固定窗布置在屋顶或顶层的外墙上。固定窗按每个防烟分区在屋顶或建筑外墙上均匀布置,不跨越防火分区。设置在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其总面积不小于楼地面面积的2%。设置在靠外墙且不位于顶层区域的固定窗,单个固定窗面积不小于1 ㎡,且间距不大于20m,其下沿距室内地面的高度不小于层高的1/2。设置在中庭区域的固定窗,其总面积不小于中庭楼地面面积的5%。固定窗的设置情况见表2.8.2-2。
2.8.3 可开启外窗开启方式
本工程设在高处不便于开启的外窗设有手动开启装置,手动开启装置距地面 m。本工程净空高度大于9m,设置集中手动开启装置和消防联动自动开 启设施。
2.9 室内装饰装修设计
本工程室内各部位的装修材料(含基层做法)及其燃烧性能等级见表2.9。
2.10 其他消防设计
本工程无上述内容以外的其他消防设计。(如有,需说明)
2.11 本工程所采用的消防产品的质量、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的防火性能应保证 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且符合市场准入规则的合格产品。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6人已点赞
分享
建筑消防给水
返回版块28.35 万条内容 · 720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台湾一公寓爆发火灾致7死7伤!3月6日下午,台湾省台中市兴中街出租套房公寓爆发火灾,已造成 7死7伤 悲剧,在场灭火、搜救的消防队在案发后,说明该火场在 梯间有堆满杂物 ,除妨碍救灾之外,也助长火势,造成烟囱效应,另外,虽然该出租公寓有直通梯,但每个楼层之间,都有装设门板,加上房间铁门也有上锁,也拖慢救灾速度。 火势在18时30分受到控制后,救援人员先在3楼找到1名妇人,但其已无生命迹象,经送医抢救后伤重不治;此外,救援人员在电梯内再救出1名受困妇人轻微呛伤。因6楼仍有5人失联,消防人员持续搜救,于当日20时左右,先在6楼发现1具遗体,又在同层楼发现4人已无生命迹象,送医后均伤重不治。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谢谢谢谢
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