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白玉京,来源:知乎,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侵删
关于国内业界建筑设计创作的抄袭现象,分享一些有趣的设计院行为:
(1)设计院第一乐意抄的应该还真就不是zaha,而是BIG,因为感觉big的比zaha的容易实现。某次院内的方案汇报会上,创作团队总老板对于某主创建筑师随手抄的BIG某方案爱不释手。整个讨论团队人人满头黑线。。最后,抄袭方案的主创建筑师主动掏出原图,跟老板说,这个只是刚抄完,还没来得及改的不像一些,老板你先别着急定方案,我再改改。
(2)还是说BIG。更尴尬的是管理团队画投标文本的时候,总有一个方案生成环节。实习生总是不由自主的顺带抄袭BIG的方案生成,这将是一个更有趣的过程,明明就是抄的生成图,还要把背景、场地换成投标的现状,假装成这个方案是自己做的,你看,连生成过程都有。
(3)记得有一个小伙子,当年在隔壁实习,目睹了这些设计院做方案的乱现状拍案而起辞职留学。听说现在在某知名大院工作(不知道是不是现在也抄的“真香”。)
(4)其实至少在投标行为中,都是由公示环节的,在公示环节中,只要有理有据的投诉公示方案抄袭,都是会得到公平的裁决的。但是实际上,还真是经常抄袭方案的设计院最善于投诉别人抄袭。自己抄的多嘛,当然是看见别人的一下就知道别人抄的哪个。
(5)那么委托方案是不是存在抄袭投诉呢,个人的经验是,不仅没有这样的环节,而且还有甲方主动拿出来一个方案,让设计院copy一下的。当然,这种还是可以跟甲方沟通一下,copy不好之类的。但是其实这个事情你可以打个比方,甲方去一个高档别墅区买别墅,他花的钱买的别墅也是跟左右邻居几乎一模一样的,他想装修一下家里的别墅,也是想的是照着朋友家的装修搞一搞的。现在甲方像建一个博物馆了,给设计院一个照片,说想搞一个一模一样的,设计院还真的是很难跟他说明白,不行,我必须给你设计一个不一样的。
(6)某同班同学,上学时候就热爱创作,苦心孤诣。去设计院工作的头一天,接到的是一周之内做100个立面改造。而且需要改成民国建筑风格。在工作的头一年,她都是极其痛苦的。一年之后的某一天,她突然对我说,以前特别瞧不起我,觉得我除了照着网站抄啥也不会,如今才明白,这就是设计院工作的真谛。
(7)设计院的确不生产方案,设计院只是参考图的搬运工。就从产出效益角度,事务所、外国留学生作业啥的,都可以用一年半载的推敲一个自己的由内而外的作品,设计院肯定没这个可能性,因为他也可以选择1秒钟就把看着好看的作品存起来,照着平面改一改。
(8)自己做设计,比的是天赋和设计水平。但是,自己做设计的极限,就是自己的水平。抄袭,比的只是直觉,因为只要由两个不一样的参考图放在人的面前,任何人都能分出来哪个好看哪个不好看。所以当建筑师的设计水平和天赋触顶了。那么开始凭着直觉,找到比自己的设计做的好看的其他人的图,然后替换掉自己的设计,改改抄抄交上去,这也是为了生存。
(9)不乏由专门研究怎么抄袭和拼贴的建筑师。他们做方案的步骤,就是首先找到非常多的参考图。然后将其中有用的部分拼贴在一起。然后通过平面的深入不断的融合这些拼贴的图,逐渐形成一个完整的有生命力的方案。
(10)没必要盯着这个方案,答案主要是有人邀请,虔诚的作答一下。让人一看就是抄袭的方案,真的太多了。
(11)有没有只靠自己推敲,完全掌握自己的语言,然后能够投标成功的设计院建筑师?应该是有吧。只能说,没有啥语言,但是知道很多参考图网站,勤奋的找参考图高效的拼贴出方案的建筑师比较多。
(12)其实评标体系也有其一定的问题。好多时候就是比一下多媒体影片和效果图谁家做的更好看。在互相比谁更好看的模式下,更快的抄袭更好看的图,在一个已经很好看的基础上抄袭一下并且改的更好看,这样的思路的衍生,也只能算是一脉相承。
这就是这一现象,这一现状。无需怀疑,无论是拼贴建筑师还是原创建筑师,没有任何人是想伤害别人的,大家都只是在大环境下混口饭吃。在每一个建筑师的内心深处,最佩服的,最有成就感的,当然也是真正的原创。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51.18 万条内容 · 441 人订阅
阅读下一篇
飘带一般的中央公寓楼项目位于特拉维夫南部的 Neve Shaanan 地区,该片区在当地快速发展变迁过程中正在衰落。项目名为 Fein 1中央公寓楼,综合体意在提供必需的住宅和沿街商业,并适当地保留基址上现有楼房的传统碎片。该地区还是特拉维夫-雅法市政总体规划的一部分,总规旨在对城市日益衰败的南部街区进行转型升级。 街区的文化与经济增长是该地中产化过程中的一环,聚焦于文化层面,以给邻里街区创造一个全新且更加开放进步的样貌。这一中产化的过程包含了项目对街著名 Bat Sheva 舞蹈公司的扩建,以及 Fein 1中央公寓楼旁全新轻轨站的修建。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