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中国的碳中和道路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中国的碳中和道路不是直线而是曲线

发布于:2021-12-21 15:38:21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本文根据吴志强院士2021年10月16日主题报告整理。“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土空间治理”研讨会暨2021中国土地经济学年会、2021年江苏科技论坛分论坛。

长期以来始终坚持在绿色生态领域的研究,早在上海世博会期间,举办全球屋顶绿化大会,集聚并展示了大量绿色技术。

在全球碳中和时代,各国都要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的贡献。2006年联合国大会上,瑞典宣布将成为全球第一个country beyond oil 。

而国家想要不用石油,城市就要先实现这一目标。因此,我们组织了瑞典三所大学以及中国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六所学校学生共同探讨“城市如何超越石油”。

“碳中和”雄心下,瑞典通过国家立法设定2045年达到碳中和,大部分国家通过政策承诺或政策立法手段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中国明确宣布3060两大目标。

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也是必然要达到的目标。

碳达峰但不是一条两点之间的简单直线,而是精准的曲线选择,这是中国特色、地方特点、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如何选择一条绿色的、智慧的、创新的发展路径,是出给各个城市的、考验城市文明高度的智慧考题。

回顾中国人均碳排的变化,中国的人均碳排放量从1960年的1。2吨/人·年到2016年的7。2吨/人·年,增加到6倍。人均碳排放量增长1960--1964年,1979--1983年,1996--2000年,2012--2016年分别经历了几波周期性下降。

全球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随着城镇化的人越多,人均碳排也在升高。如果将全球国家划分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两类,同样的城镇化率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数据要远高于发达国家,而中国碳排数据更加突出。

中国到底哪里在碳排?

如果分别从2010、2015、2020年三个断面来看,碳排放密度与中国城市极其相关。

总体来看,城市市民碳排放量大体相同,造成差异的就在于第三产业不同的布局配置。

碳中和发展不是“短跑运动”,需要精准方案、需要数字测试、需要不懈努力。

需要依托智能技术,对家园、城市、区域、国家不同层面进行智能治理的长效维护,呵护地球生命。

近期,基于CBDB城市大数据库对各个城市进行了精准的预测。在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城市新区规划设计优化技术”中,架构全球城市绿色设计智能平台。

(1)实时计算设计方案的碳排、碳汇平衡,科学辅助碳中和城市设计布局优化。

(2)从国家层面、片区层面、项目层面的碳排和碳汇进行平衡和跟踪。

(3)在平台上调整建筑形态、建筑层数、建筑类型都可以实时计算碳排、碳汇。

结语

碳中和发展要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同时,在新时代生态文明背景下,以科技动力策源,走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智能碳中和道路。

站在2021年,面向2030年,我们需要快速精准找到碳中和的发展曲线,展现中国的能力和实力,完成历史使命,作出中国人作出对世界的贡献。

全部回复(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沙发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6 万条内容 · 24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广州市规划院院全力支撑《广州市产业地图》重磅发布,超90平方公里土地擘画产业蓝图

广州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用地主要分布在哪里?全市各区能提供多大面积的产业用地?这些都成为投资者选择在这座城市扎根发展时最为关心的问题。为打造全球企业投资首选地和最佳发展地,广州市近日审议通过了《广州市产业地图》(点击文末原文链接可下载),为投资者送上了一份全方位的"广州指南",也是广州首次推出如此大体量的综合性产业地图。《广州市产业地图》全面梳理全市3--5年内可供开发利用的产业用地,共564个地块、总面积超过90平方公里,覆盖全市12个区(含空港经济区),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在全国均居前列,充分体现了广州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决心。同时,产业地图将产业招商与项目落地相结合,根据产业发展导向推动土地精准供应和项目高效落地,重点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装备和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方便招商工作"挂图作战、按图索骥",充分保障招商项目能切实落地。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